師:同學們,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最近在咱班卻出現了多起不誠信的現象,有學習上弄虛作假的,有生活中出爾反爾的,還有為了朋友義氣欺騙家長和老師的……所以我們有必要再次探討“誠信”這個永恒的話題,今天我們就來上一節主題班會——《內誠于心,外信于人》。
|
【設計意圖:由近期班級出現的不良現象入手,開宗明義,體現出開展本次班會活動的必要性和及時性。】
|
環節一:成語競賽,走進誠信文化
中國人歷來推崇誠信,在我國傳統文化寶庫中,有許多成語都和誠信有關,現在我們就來比一比,看看誰知道的最多?
預設:一諾千金、立木取信、一言九鼎、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師:同學們知道的真不少。原來和誠信有關的成語有這么多,可見誠信已經成為一種文化,深深地融入我們民族的血液里。
|
【設計意圖:成語競賽活動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檢驗學生對誠信的了解程度,為下一階段深入講述誠信故事做準備。】
|
環節二:講述故事,尋找誠信榜樣
同學們,從小到大,在你讀過的誠信故事中,哪一個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最令你感動?請小組代表分享。
生:最打動我的誠信故事是郭伋守信。
生:最讓我感動的故事是北宋著名將領種世衡以情結羌。
生:“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提起這兩句,大家馬上就會想到北宋詞人晏殊。今天我要講的誠信故事就跟他有關。
生:最打動我的誠信故事是李苦禪燒畫。
師:李苦禪失信于朋友,留下了深深的遺憾,告訴我們承諾的話要放在心上,及時兌現,不能一直等待。現在就有這么一個80后小伙子許濤,當年募捐救父,3年后,那些曾經幫助過他的人都遺忘了自己的善舉,他卻主動本息還款57萬元,一諾千金。請看視頻。
|
【設計意圖:誠信是一種品質,單純講道理有點抽象,通過故事、視頻讓學生感悟誠信,直觀、富有趣味。關于誠信的故事古今中外有很多,我們應立足中華傳統文化,深耕優秀傳統文化,探尋誠信的內涵,領悟誠信的真諦。
同時,學生搜集整理的過程也是思考感悟的過程,能啟發他們思考。】
|
環節三:追本溯源,探求誠信內涵
師:同學們,結合剛才的故事和視頻,想一想:何為“誠”,何為“信”呢?
(學生討論“誠信”的內涵。)
生:“誠”是誠實,有一說一,有二說二;是真誠,以心交心,以情換情;是坦誠,童叟無欺。
生:“信”是守信,言出必行;是信用,言必信,行必果。
明確“誠”“信”的內涵,學生齊讀。
師:現在我們來思考人們為什么將“誠”和“信”組合在一起。
學生思考。
師出示“誠”“信”的繁體字形。
師:你有什么發現?
師:你有什么發現?
生:兩個字都有言字部,說明“誠”“信”都有言而有信的意思。
師:還有呢?遮住言字部,再看。你還有什么發現?兩個字有什么關聯呢?
生:中間部分為“成”與單人旁,合起來就是“成人”。
師:這給我們什么啟發呢?
生:言而有信,才能成人。孔子說“人無信不立”,只有做到誠信,才算得上一個真正的、大寫的人。
生:一個人不講信用,就喪失了做人的底線和尊嚴,將無法立身,最終也將失去大家對他的信任,難以在社會上立足!
師:我國漢字的構成蘊含了古人的智慧,“誠”是從內心發出的一種善的力量,內心有誠,表現在行動上就是“信”,“誠”和“信”密不可分、缺一不可。
|
【設計意圖:這部分從“誠信”的字義出發,追本溯源,明確誠信二字蘊含的智慧,為下一環節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崇尚誠信,遠離虛偽欺詐做準備。這是從知到意的一步。】
|
環節四:面對兩難,選擇誠信之善
請觀看校園情景劇《說還是不說?》
第一幕:
小王:(苦惱地)唉呀,馬上要考試了,我爸說了,要是這次還考不好,就把我手機給收了。
小楊:我媽更狠,她說“你這次考試要是再退步,我就把家里的網線給拔了,看你怎么打游戲!”我的王者啊!
小王:(愁眉苦臉,連連嘆氣)唉,天要亡我!
小楊:(靈光一現)有了!
(倆人交頭接耳,一陣嘀咕 )
小楊:咱倆在一個考場,你負責政治,我負責歷史。考試的時候咱倆互相幫助。
小王:(充滿擔心地)這能行嗎?
小楊:(得意洋洋地)沒事,我以前也這么干過,從來沒被抓到。
不過,咱倆可說好了,要是被發現了,誰也不能出賣誰!
小王:(有點猶豫還是點點頭)好吧。
第二幕:
(考試當天)
(老師正在教室巡考)
(小楊偷偷拿出小抄,抄完后偷偷遞給小王)
(小王拿著小抄正在奮筆疾書,被老師當場抓住)
小王:(驚慌地站起來)老師,我……
老師:(嚴肅地)這紙條哪來的?
小王(低著頭)
……
字幕:說?還是不說?
學生討論。認為該“說”的和“不該說”的學生人數相當,開展課堂辯論,闡述理由。
生:不說。答應了小楊不告訴老師,說了就是言而無信,出賣朋友。
生:要說。不說就成了合伙欺騙老師,這不是更加不誠信嗎?
生:我認為還是不能說。小楊也是為小王好,不說是一個人受罰,說了是兩個人受罰。
生:我認為必須說。一起作弊的朋友,不是真正的朋友。要是真把小楊當朋友就應該一起認錯,一起承擔。
生:可以私下跟小楊說,以后不要作弊,沒必要一定告訴老師啊!
生:如果這次躲過了懲罰,嘗到了甜頭,你能確定他下次不會再作弊嗎?
師:我聞到了一股濃濃的火藥味,說還是不說,這的確是個難題,那小王會如何選擇呢?請大家繼續看。
播放第三幕:
(小王的內心獨白)
我答應小楊不告訴老師的。但從小到大,老師都教育我們要誠實守信,作弊本來就不光彩,如果再撒謊,誰還會再相信我呢?唉,編一個謊言,就要用無數個謊言來圓。生活在謊言里,最終只會害了朋友,也害了我自己,真講義氣就應該勇敢地承擔責任。
小王(面對老師,誠懇地):老師,我錯了。
師小結:編造一個謊言就要用無數個謊言來圓,靠欺騙得來的名利是可恥的。面對一些看似不費力氣就能得來的“好處”,我們要經得住誘惑,守得住底線。面對生活中兩難的處境,我們更要明辨是非,目光長遠,選擇善意的誠信,正義的誠信。
|
【設計意圖:“學生的道德實踐能力不是抽象的知識轉化來的,而是來自他們對生活、對環境乃至對細節的體驗”。在誠信教育中,如果脫離豐富的生活場景,既無法讓學生深刻感受到誠信的生活價值,也無法在復雜、多元的實際生活中形成正確的道德判斷。
這個情境具有兩難性,由于情境的生活性和沖突性,可以吸引他們積極地參與到討論之中。由于是本班學生傾情出演,內容又貼近生活,學生特別感興趣。】
|
環節五:對比命運,堅守誠信之義
師: 人無信不立,那對于商家、企業而言誠信又意味著什么呢?下面請看材料《百年老店的不同命運》。
出示文字資料。
百年老店——北京同仁堂
創辦于1669年的北京同仁堂,雖經歷了300多年的時代變遷和風風雨雨,但“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祖訓始終不變。這使同仁堂數百年不衰,并獲得“天下第一中藥店”的殊榮。
百年老店——南京冠生園
作為老字號,南京冠生園的月餅深受百姓喜愛。隨著時間的推移,公司心態發生了轉變,開始考慮如何降低成本以提升利潤,并開始用陳餡翻炒后再制成月餅出售。有消費者碰巧吃到了仍在保質期內的霉變餡,并舉報到央視《新聞30分》,媒體經過調查,于2001年中秋節前將該事件曝光。一時舉國嘩然,痛斥其無信之舉。其月餅頓時無人問津,其它產品如元宵、糕點等也很快受到“株連”,沒人敢要。不久,江蘇省衛生防疫、技術監督等部門組成調查組進駐調查,查封全部成品庫、餡料庫。并責令全面停產整頓。80多年的老字號就這樣垮了。
師:南京冠生園最終凄涼申請破產,這兩個百年老店的不同命運給我們什么啟發?
生:誠信是無形的財富,無論是做人,還是經商,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我們都應該堅守誠信。
生:企業拋棄了誠信,必將會被消費者拋棄,老字號長盛不衰的秘訣就是用料地道,始終如一,這樣才能一直興旺發達。
結論:商無信不興。
|
【設計意圖:對比兩種選擇,思考兩種命運,在對比中堅定選擇正義的誠信,這是加強學生崇尚誠信意志的一步。】
|
環節六:莊嚴承諾,踐行誠信誓言
師:人無信不立,商無信不興,那國呢? 同學們一定還記得,今年的7月1日,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青年們對黨許下了莊嚴的承諾,讓我們再聽一聽那鏗鏘的宣言。
播放視頻。
師:“請黨放心,強國有我”是當代青年對黨許下的承諾。我們的祖國的富強要靠誰?
生:我們。
師:青年是祖國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未來的希望。青年誠信則國誠信,今日青年誠信做人,誠信學習,誠信考試,明日祖國科技強、文化強、軍事強,一個復興的中國便指日可待。
請同學們拿出筆,結合自己平時的生活,反思一下自己,我哪些地方沒有做到誠信,以后我該如何做,寫一寫你的感觸。
學生交流。
下面請同學們起立,請班長帶領大家莊嚴宣誓:
我宣誓:
誠信做人
誠信學習
誠信考試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寧愿高貴地失敗,也不茍且地成功
最后,齊讀關于誠信的名言。
1.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2.守信萬里還嫌近,無信一寸步難行。
3.人生百年以誠為貴,國家興旺依法則靈。
4.失信就是失敗——左拉
5.如果要別人誠信,首先要自己誠信 |
【設計意圖:本環節升華誠信內涵,讓學生明白從個人到商家,最后到祖國的發展,都離不開誠信,使學生崇尚誠信,遠離虛偽欺詐,把誠信作為做人,學習,日常交往的基本原則。通過自我反思和宣誓活動,引導學生從知到行,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踐行誠信,做到知行合一。】
|
總結:
誠者,天之道,思誠者,人之道。誠信不僅是一種品行,更是一種準則;不僅是一種習慣,更是一種責任。同學們,讓我們時刻謹記今天的誓言,內誠于心,外信于人,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中學生,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