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安徽省中小學
所屬欄目:初中主題班會課
視頻課題:安徽省中小學班主任基本功大賽初中班會《吾輩之信仰中華之崛起》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安徽省中小學班主任基本功大賽蚌埠初中班會教案《吾輩之信仰中華之崛起》
吾輩之信仰
中華之崛起
主題班會
基本信息 | ||||||
姓名 | ||||||
學段 | ||||||
主題班會題目、背景、目標、準備 | ||||||
班會題目 | 吾輩之信仰,中華之崛起 | |||||
背景分析
|
||||||
班會目標 認知目標:1.了解什么是信仰 2.錢學森以及孟晚舟的愛國主義信仰3.青少年的信仰 情感目標:通過本次班會課的學習與討論,激發自己的愛國之情,樹立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行為目標:將愛國主義信仰深植于心,用實際行動踐行,為擔負起建設祖國、振興中華的光榮使命做好準備 |
||||||
班會準備 學生準備:課下搜集信仰的名人名言并思考“什么是信仰” 教師準備:搜集視頻文字圖片等素材,制作課件 |
||||||
班會過程 | ||||||
環節一:問題導入——什么是信仰? 1.先讓學生讀一讀自己在課下搜集到的關于信仰的名人名言。 2.他們怎么說:展示四條關于信仰的名人名言。 總結:信仰是人對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等的選擇和持有。一個人要有信仰,有信仰代表心底存在希望,信仰是種態度。
學生活動:分享觀后感 設計意圖:提前給學生布置的任務可以讓學生對于信仰有初步的了解。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自我認識,自我教育,為主題班會的召開做好全員的認知準備。用視頻和圖片講述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的歷史事件,激發學生內心的愛國情懷。為接下來的探討做鋪墊。 環節二:因為信仰有力量 1. 錢學森的故事:一張圖片,一個故事。 學生活動:一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其余學生認真聽。 1955年9月17日,“克利夫蘭總統號”遠航輪船上,世界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眼含熱淚,激動不已。在美國滯留整整5年的他,終于踏上回國的歸途。在被監禁的那段黑暗的日子里,他能做的就是不斷學習、不斷提升自己,時刻為國家準備著。他堅信終有一天,一定會回到祖國。 教師活動:請同學們討論,當身處黑暗之中,是什么支撐著錢學森? 錢學森的崇高信仰:為國爭光,開創中國航天偉業! 2. 用幾張圖片引出電影《長津湖》的討論 學生活動:談談看完電影后的感受,得出結論。戰士們的崇高信仰:山河無恙,用錚錚鐵骨照亮祖國萬里河山! 設計意圖:課堂實施階段是主題班會三個階段中的中心環節,是班主任和學生在充分的課前準備基礎上進行交往互動和對話交流的過程,是教師的價值引領和學生自主建構有機統一的過程,是主題班會認知、情感、行為目標集中達成的過程。 通過閱讀材料,我們了解到,即使在遭受到身體和精神的雙重迫害之下,錢學森依舊沒有屈服,這是源于他內心的信仰,以及對祖國的熱愛。又是什么樣的信仰支撐著年輕的志愿軍戰士寧愿凍死也絕不暴露目標?依舊是堅定的愛國主義信仰。 |
||||||
環節三:如果信仰有顏色 活動一:展示一張的圖片:孟晚舟腳踝上的淤青 一個數字:1028天 活動二:利用材料,還原整個事件 學生活動:通過一系列的資料,你們有怎么的感受?學生思考討論后進行分享 活動三:為什么說如果信仰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 學生活動:討論“中國紅”的含義。 得出結論:堅守正義,不畏強權,誓死維護國家利益! 設計意圖:孟晚舟女士的歸來還是我們祖國外交的勝利,她的背后有強大的祖國以及團結在一起的祖國同胞們。中國紅不僅是無數先烈拋灑的熱血,還是我們全體人民內心的力量,對祖國的摯愛!如果信仰有顏色,那就是中國紅。 |
||||||
環節四:因為信仰能強國 1.視頻:我國外交部天團的發言,對比1919年巴黎和會上的外交失敗 學生活動:觀看后分享從視頻中得到的感悟:沒有大國崛起,何來小民尊嚴。 分享兩張我們身邊普通人的照片,討論他們有怎樣的信仰。 設計意圖:我國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我國外交日益強大,我國國際地位不斷提升,我們的生活也更加幸福。這一切都離不開黨的領導,離不開各族人民的奮斗。青少年們應該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將愛國主義信仰深植于心,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我們的國家更加繁榮昌盛! |
||||||
總結: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教師活動:提出問題——青少年應該怎么做? 教師提出對學生的期待,并進行總結。 教師和學生活動:師生齊讀“我們的使命”,升華本節班會課的主題。將愛國主義信仰內化。 設計意圖:本環節屬于課后落實階段,是課堂實施階段達成的行為目標的踐行與落實。 |
||||||
班會后延伸教育活動 | ||||||
|
||||||
班會反思 | ||||||
愛國,是人世間最自然、最樸素,也是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華民族最主要的精神財富。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希望讓學生們意識到,我們青少年們應該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將愛國主義信仰根植于心,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我們的國家更加繁榮昌盛! 但同時我也意識到本次班會還有缺憾之處。例如在探討總結不同時代,不同人的信仰時,由于受時間限制未能讓學生充分展開討論,匆忙得出結論,沒有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其次,本次班會的活動形式比較單一,應該再豐富多樣些,能讓學生有更充分的體驗感會更好。關于信仰的教育不是一節課就能完成的任務,要滲透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才能達到最佳教育效果。 |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