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我們有精神
所屬欄目:品德社會生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下冊第2課《我們有精神》東莞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下冊第2課《我們有精神》東莞市東城區
《2 我們有精神》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我們有精神》是《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第二課。這個單元的主題是《我的好習慣》,主要針對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習慣問題而設計。第一課《我們愛整潔》和第二課《我們有精神》側重從外在基本文明開解的塑造到內在精神氣質的培養。《我們有精神》這一課旨在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如果說《我們愛整潔》這一課是側重對學生外在精神的塑造的話,那么本課就是實現內在和外在精神的結合。習慣上,大家容易從“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這些外在表現上對“有精神”做界定。因而,應該讓學生知道,只有當外在的精神與內在的精神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是真正的有精神。
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對于“我們有精神”理解得比較簡單,他們認為坐行端正、穿得干凈漂亮就是有精神了,而且就算知道還不一定能做到。還有些同學認為坐端正、站挺拔很累,松松垮垮還比較舒服。這些都是需要我們通過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去改變的。
教學目標:
(一)情感與態度:
引導學生體會“有精神”的狀態與感受,喜歡這些有精神的樣子。 (二)行為與習慣:
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保持有精神的狀態的習慣。 (三)知識與技能:
引導學生認識“有精神”的樣子,明白追求“有精神”的原因。 (四)過程與方法:
體驗在質疑、探究、討論中認識“有精神”過程。 重點:
讓學生體會不同的日常生活情境中“有精神”的感覺與狀態,并愿意這樣去做。 難點:
自己讓學生初步認識“內在的精神”。 教學方法:
直觀教學法、情境教學法、討論交流法、活動體驗法
教學過程:
活動一:聽一聽,知精神。 1.剛才同學們向老師問好的時候,聲音響亮,面帶微笑,很有禮貌,也很有精神!所以,我送給大家一份見面禮:聽一個有趣的故事——《誰精神?》。 2.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想法?誰來說一說?
3.同學們說得挺有道理的,讓我們也來聽聽小熊是怎么說的吧。(視頻)小熊:有精神不僅僅是眼大漂亮姿勢美,也不僅僅是聲音響亮會唱歌,還要包括內在的神采,比如熱情友好面帶笑、勤奮好學不驕傲、活潑機靈勤上進、自信陽光心情
好等。如果動物們都能做到這些,就都能評為“精神王”了! 4. 小結:是啊,只有內外統一,展現出一個人從內而外的“精”、“氣”、“神”,才是真正的有精神。
板書:我們有精神 內 外
【設計意圖】一年級學生正處在具體形象思維階段,理解“內在的精神”這樣抽象的概念是比較難的。上課伊始,老師借助有趣的繪本故事引入,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對真正的有精神有了初步的認知。
活動二:看一看,辨精神。
1.同學們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有精神,現在請打開書本,看看第6、7、8這三頁的圖片。圖片中哪些同學有精神?哪些沒精神?為什么?四人小組討論一下。 2.同學們討論得真熱烈,我想聽聽同學們的看法。現在就請同學們看看哪些圖片同學們的表現是有精神的,請用我們剛才學的點贊手勢為他們點贊。沒精神的我們就搖頭說:沒精神。
3.剛才大家為這些同學點贊了,(出示上面說的那些有精神的圖片),那么,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這些同學很精神?
4.剛才大家說的這些同學確實挺有精神的,你還看過哪些有精神的樣子? 5.我看過一段閱兵儀式的視頻,那些軍人們真是非常有精神,我們來欣賞一下吧。 看了閱兵儀式,你有什么感受?
小結:是啊,軍人們身姿挺拔、動作整齊、朝氣蓬勃,多精神呀! 6.請大家再看這幅圖(行走姿態對比圖),這位同學會給你什么感覺? 7.(出示第8頁的坐姿對比圖,)請看這位同學,誰來說一說,坐姿不端正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危害?
7.小結:原來有精神不僅是一個人形象的外在表現,而且,對我們的健康成長有利。
【設計意圖】通過大量的圖片、視頻,讓學生從正反兩個方面去辨析,對“有精神”的內涵有了更清楚、深刻的認識。
活動三:評一評,誰精神。
1.有精神對一個人那么重要,那我們都努力做一個有精神的人吧。同學們在一起學習快一年了,你發現我們班里哪些同學特別有精神?你為什么覺得他特別有精神?
2.將學生發現的班里有精神的學生請到前面來。 3.讓我來采訪一下這位精神小達人。
4.那同學們覺得,在日常生活中要不要每分每秒都要保持站如松、坐如鐘、非常挺拔的樣子?
5.小結:其實我們在升旗、集會、上課等正式嚴肅的場合,要努力保持為精神的狀態,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保持自然、舒適的狀態就行了。因為只要我們養成良好的習慣,熱愛生活、勤奮上進,就會顯得很有精神,這種精神是由內到外表現出來的一種精、氣、神,自然而然就會讓你精神抖擻、充滿神采。
【設計意圖】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推薦有精神的同學,形成對精神面貌佳的人的欣賞,也讓學生在活動中重視自己的精神面貌,產生良好的自我認同感。
3
活動四:做一做,比精神。
1.這些同學不愧是精神小達人,往這兒一站,顯得精神抖擻、自信陽光,我想和你們一起照個相,好嗎?
2.其實我們班有精神的孩子還有很多呢!我想多拍些有精神的同學。下面,我說你做,比比誰最有精神。請這幾位精神小達人做評委,評一評誰精神。 (1)(出示幻燈:升旗儀式。)
每個星期一我們學校就要舉行升旗儀式,在這個時候,怎么做才有精神?請聽口令:升旗儀式準備開始,全體起立。
請小評委說說現在誰精神。為什么?
當國歌奏響,國旗徐徐上升時,少先隊員要行隊禮,不是少先隊員的行注目禮。敬禮!
請小評委說說現在誰精神。為什么?
(2)我們學校特別鼓勵同學們多讀課外書,每周二、周四的午讀都是同學們的閱讀課。現在咱們班準備上閱讀了,同學們怎么做才有精神呢?
請準備,叮鈴鈴,現在開始上閱讀課了。
(3)再過幾天就到六一兒童節了,學校為同學們搭建了展示才藝的舞臺,那么在舞臺上怎么表現才有精神呢?現在請勇敢、自信地走上舞臺,為大家表演吧。誰來?
3.總結:同學們,養成良好的習慣、熱愛學習熱愛生活的人,就總是那么朝氣蓬勃、神采飛揚!讓我們努力做一個內外都有精神的學生吧。
【設計意圖】道德教育的規律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持之以恒。這里通過創設學習、生活場景,將學生的情感從“接受層”引向“體驗層”,引導學生去感受、體驗在不同場合的“有精神”。從而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讓其終身受益。
板書設計:
2.我們有精神
內 外
自信陽光 聲音響 勤奮好學 面帶笑 認真專注 身姿挺 熱情友好 衣整潔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