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家庭的記憶
所屬欄目:品德社會生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統編教材《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12.《家庭的記憶》寧夏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小學統編教材《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12.《家庭的記憶》寧 夏
部編三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家庭的記憶》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了解家庭成員的稱呼,知道家庭的發展變化,知道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理解語言文字中的“家”。
2、感受家庭的傳統和價值,體會自己的成長與家庭發展變化的關系。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家庭成員的稱呼,知道家庭的發展變化,知道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
教學難點:理解語言文字中的“家”,感受家庭的傳統和價值,體會自己的成長與家庭發展變化的關系。 課前準備: 教師:課件。
學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教師: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可愛、溫馨、美麗的家。 聽歌曲“讓愛住我家”,說說你的家,你家里有幾口人?你長得像誰呢? 二、新知講授
活動一:家庭稱呼搶答賽
教師:開展“我來問,你來答”的小活動。 學生交流:搶答。
教師:開展“我來問,你來答”的小活動。 學生交流:搶答。
教師:請同學們帶著節奏拍手讀兒歌。 《稱謂歌》
爸爸的爸爸叫什么爸爸的爸爸叫爺爺 爸爸的媽媽叫什么爸爸的媽媽叫奶奶 爸爸的弟弟叫什么爸爸的弟弟叫叔叔 爸爸的姐妹叫什么爸爸的姐妹叫姑姑 媽媽的爸爸叫什么媽媽的爸爸叫外公 媽媽的媽媽叫什么媽媽的媽媽叫外婆 媽媽的兄弟叫什么媽媽的兄弟叫舅舅 媽媽的姐妹叫什么媽媽的姐妹叫姨媽 教師:進行搶答競賽,看誰說的又快又正確。
教師:社會生活的變化,往往會帶動家庭規模的變化。目前,大多數的家庭是由爸爸、媽媽和孩子組成的,人們稱之為“核心家庭”。以往那種和爺谷、奶奶等三代人生活在一一起的大家庭已經變得越來越少了,“四代同堂”的家庭則更為少見。 活動二:“家史”小調查
教師:隨著我們的成長,家庭也在發生變化。讓我們做一個“家史”小調查吧!
教師:你是如何知道這些事情的?你能感受到不斷傳承的家庭美德嗎?在過去的幾十年,你家發生了哪些大事? 學生交流:自主發言。
教師:比較父母和自己的童年,你發現了什么? 活動三;傳統節日中的“家”
教師:每當春節來臨,我們都會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飯”。大家知道“年夜飯”的由來嗎? 學生交流:小組討論。
教師:講講“年夜飯”相關小知識。
教師:你家的“年夜飯”通常有哪些人呢?說說當時的情形和你的心情。你家的“年夜飯”常吃些什么?你知道它們與家庭美好生活有什么關聯嗎? 學生交流:自主發言。
教師:打開教材P82頁,閱讀“回”老家“過春節”。為什么很多中國人過春節一定要回“老家”呢? 學生交流:小組討論。
教師:除了春節以外,在我們國家,還有很多傳統節日與“家”有關,你知道嗎? 活動四:語言文字中的“家”
教師:在中國,不僅很多傳統節日與“家”有關,而且很多語言文字也與“家”有關呢!
教師:你知道哪些祝福家庭的詞語和諺語嗎?通過這些成語
和諺語,你發現中國人最重視什么呢?
學生交流:闔家歡樂;家書抵萬金;家和萬事興…… 教師:通過小組合作形式收集有關“家”的成語、諺語、格言、詩篇或者故事,進行交流。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