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健康游戲我常玩
所屬欄目:品德社會生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教材《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我們好好玩《健康游戲我常玩》四川省 - 宜賓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健康游戲我常玩》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本課選擇部編教材《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我們好好玩》。本單元通過選擇健康的游戲玩、了解傳統游戲的玩法、創造性地改進游戲的玩法以及安全地玩游戲等課題內容,引導學生更健康、更有創意、更安全地玩游戲,使他們有意識地通過玩游戲獲得成長。第五課是本單元的開篇內容,目的在于引導學生樹立健康游戲的觀念,學習辨別有益、健康的游戲。
二、課時設計
本課分兩個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引導學生通過現場玩游戲體驗活動,用兒歌的方式穿插游戲活動中,感受游戲帶來的快樂,學會在玩健康的游戲中快樂成長。引導學生通過活動,學會考慮游戲時的各種條件、狀況,培養學生因地制宜地選擇健康游戲的能力,認識和遠離危險性較高的游戲。
第二課時:活動體驗課。引導學生能根據第一課時學習的知識,選擇一兩項合適的集體游戲,體驗不同玩伴帶來的不同游戲樂趣,實現知情意行的統一。
三、學情分析
由于二年級小學生上學時間還不到兩年,他們的自控能力、判斷能力都處于正在發展的階段。他們對許多游戲的性質缺少正確的認識,對什么是健康的游戲判斷不清晰,以及游戲應在什么情況下玩,玩多長時間等,都需要家長和教師的不斷教導、幫助和提醒。學習這一課,通過孩子們邊玩邊用兒歌的方式貫穿整個課堂,有助于學生辨識游戲的利弊,幫助學生在玩健康的游戲過程中獲得成長。
四、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學會選擇合適、健康的游戲,遠離危險性高的游戲,做到玩得愉快、玩得輕松;
2.引導學生通過游戲,學會考慮游戲時的各種條件、狀況,培養學生因地制宜地選擇健康游戲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通過現場玩游戲體驗活動,用兒歌的方式穿插游戲,感受游戲帶來的快樂,學會在玩健康的游戲中快樂成長 (三)情感與態度
通過讓學生分享自己的游戲體驗,培養玩健康游戲的意識;
五、教學重點
學會遠離危險性游戲,選擇合適、健康的游戲,做到玩得愉快、玩得輕松
六、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游戲,學會考慮游戲時的各種條件、狀況,培養學生因地制宜地選擇健康游戲的能力。
七、教學準備
了解學生常玩的游戲、課件、獎品
八、教學課時
第一課時
九、教學過程
活動一:快樂的游戲
1. 師生互動猜游戲:喚起學生游戲的興趣,老師通過做動作或者語言的描述,讓學生猜出游戲的名字
2. 師生對陣做游戲:老師和學生一起來玩“石頭剪刀布”的游戲!體驗P.K賽的激情
3. 師生交流話游戲:學生分享表達自己玩過或愛玩的游戲。
4. 學生分組玩游戲:分小組玩游戲,提前準備好的游戲玩具,小組內可以一起玩一個游戲,也可以幾個人依次玩自己所擅長的游戲,每組推薦一個最受歡迎的游戲,評選出游戲大王。
活動二:游戲診斷我能行
1. 辨識危險游戲:教師出示危險游戲圖片,讓學生辨析危險游戲,遠離游戲傷害。
2. 認識健康游戲:學生交流,教師隨機引導并相應的板書:安全、益智、益體
3. 了解手機游戲的利弊:播放手機游戲傷害眼睛的視頻(學生觀看,并交流觀看后的感受,教師隨機指導)
游戲三:情境游戲大家說
我們要選擇健康、安全的游戲,并且不能沉迷于游戲,要安排好學習和玩游戲的時間。那么,在不同的情境下,我們怎么處理呢?
情境1:小白兔想約小熊出去踢足球,但是小熊說:“我不能做劇烈的運動。”我們能幫小熊想一想,什么運動時候小熊玩呢?
情境2:小白兔又約了小猴爬山,小猴說:“今天有霧霾,你適合戶外運動。”我們能幫小猴想一想,什么運動時候小猴玩呢?
情境3:小白兔約了明明出去玩,但這個時候明明生病了,怎么辦呢? 情境4:不同的天氣,應該玩什么游戲好呢?不同的地點,又該玩什么游戲呢? (學生交流)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活動四:我的地盤我做主
游戲名字:跳跳格
游戲規則:
1. 分組:分成兩組,每組派一名代表上臺
2. 選擇游戲:游戲單上還有四個空格未完成,老師出示幾個游戲環節,由孩子們來選擇哪一個游戲最合適,把最合適的游戲放在空格里,我們就可以開心地玩游戲了。
3. 開展游戲:游戲開始于起點位置,根據所投色子點數前進到相應方格,并根據方格提示的文字,進行游戲,最先到達終點者為勝利方。
活動五:強化認知唱兒歌
活動體驗最終應化為活動認知。課尾老師將本課所學內容總結成兒歌《健康游戲歌》,請同學們全體起立一起拍手朗讀。
(設計意圖:將本節課內容編成兒歌送給孩子們,以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形式引導孩子們記住如何從安全、益智、益體等等方面對識別健康游戲。。)
板書設計 健康游戲我常玩 安全、益智、益體 合理的時間 適宜的環境 適宜的天氣 身體的狀況
教學兒歌及其運用
本課中運用的教學兒歌選自宜賓市名校長、政治學科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黃靖名師工作室專項課題“兒歌在小學低中段《道德與法治》的創作及運用”成果。
該課題研究已經形成《小學低段道德與法治課教學兒歌》四冊(一二年級上下冊)。
該成果對教材有一定的突破性貢獻。當下,在魯潔教授生活德育論的引領下,小學德育綜合課程教學走向活動性、體驗化方面取得了顯著性進展。但是,如同新課改開始時出現了強調學生的自主性的同時丟失了教師引導性的現象一樣,當下我們的德育教學活動在強調道德的情感體驗、意志培養,行為踐行的同時,把道德認知的引導淡化了,甚至把應有的一些道德認知的傳授當著德目灌輸進行排斥,這種不左即右的跟風思潮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行動需要內化,行動內化源于認知扎心,認知扎心需要體驗碰撞!教學兒歌的出現,實現了德育教學的知情意行的統一,做到了:體驗活動有認知總結,認知總結中有精煉文字,精煉文字中有激趣游戲!這一教學形式既傳授了一定的兒童必備的基礎認知,又因內容朗朗上口而深受兒童喜愛。本課
正是對“教學兒歌在小學低中段《道德與法治》的創作及運用”成果的一次實踐性運用。
游戲兒歌記心中
玩游戲,真有趣,歡聲笑語滿天地 玩游戲,要牢記,健康安全是前提 玩游戲,要控制,時間安排要合理 玩游戲,要注意,場地天氣和身體 健康游戲我常玩,益智益體真有趣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