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玩得真開心
所屬欄目:品德社會生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部編版小學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9、《玩得真開心》福建省 - 莆田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
9、《玩得真開心》教學設計
解讀理念
《玩得真開心》是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第一課。學生放學回家后,勞逸結合,會進行一些與在校不同的娛樂活動,引導學生在家玩什么和玩耍時如何做到健康、安全、文明、開心,是本課教學的重難點,也是我們本課所要實現的教學目標。
學情分析
根據課前的調查和了解,所執教的班級的學生對“玩”這個話題,都很感興趣。他們放學回家常常會進行各種各樣的娛樂活動,但在玩的同時也存在一些不良的傾向,如玩的時候不注意安全、不顧忌他人感受等,因此,必須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和公共意識。課前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搜集他們玩得開心的資料,在課堂上進行交流探究,引導學生懂得該如何玩,才能既開心又健康、安全、文明、合理,從而達成目標,實現品德教學的有效性。
教材分析
內容標準
《課程標準》的課程目標強調了面向兒童的整個生活世界,重視地方、學校、教師與兒童的創造性。課程內容從教科書擴展到所有對兒童有意義、有興趣的話題;課堂內容從學校生活擴展到家庭、社區及其兒童的其他生活空間。由此,教材設置了相應的指導學生如何在家玩的話題。本課時為《玩得真開心》的第一課時,主要內容是引導學生交流放學回家后最喜歡玩什么,該怎么玩才能既開心又健康、安全、文明。
教學目標
1、初步懂得放學回家該做哪些有益我們身心健康的娛樂活動,如何做到玩得既開心又健康、安全、文明。 2、初步形成安全意識和公共意識。
教學資源
教材、課件、網絡資源、家庭資源、學生的學習和生
活體驗
教學重點 如何引導學生懂得該怎樣玩才能既開心又健康、安全、文明。
教學難點
初步形成安全意識與公共意識。
方法解讀
教學方法 創設情境法、組織活動法、引導感悟法、指導實踐法 學習方法 認知探究法、小組討論法、體驗感知法等 教學準備
教師:整理制作課件。
學生:課前在家長幫助下搜集放學回家玩得開心的資料(包括照片、圖片、事例等)。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創設情境 談話導課
播放視頻,引導學生觀后談感受,小結并導入新課。
觀看視頻并談感受。 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并導出活動主題。
自主探究 感悟認知 懂得放學回家該玩什么,怎么玩才能既開心又健康、安全、文明。 ①組織學生先在小組內進行交流放學回家玩得開心的資料。
②組織學生選派代表在班上進行交流介紹。
③引導學生聽介紹后談感受,說說他們為什么會玩得開心,該怎么玩才能既開心又健康、
①在小組內交流放學回家玩得開心的資料。 ②選派代表在班上進行交流介紹。 ③聽代表介紹后談感受,說出他們為什么會玩得開心,探究感悟出該怎么玩才能既開心又健康、安全、文明。 結合學生的生活實踐,引導他們自主探究,感
悟認知放學
回家該玩什
么,怎么玩才能既開心又健康、安全、文明,
從而初步培養他們的安全意識和公共意識。
安全、文明。
辨析導行 深化認識
出示場景 辨析導行
①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場景畫面,引導學生進行判斷辨析,并幫助他們改正錯誤的做法。 ②小結,引導學生深化認識。
認真觀察畫面內容,進行判斷辨析,并幫助改正錯誤的做法。 聯系生活實際,創設一些生活中的場景圖,讓學生在辨析中明理導行,深化認識,做到知行合一,這樣讓教學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指導生活。
回歸生活 總結延伸
暢談收獲, 回歸生活實際,總結升華
①結合板書,讓學生暢談學習后的收獲。
②回歸實際生活,引導學生談今后放學后該怎么玩。
①暢談學習后的收獲。 ②回歸生活,結合實際談今后放學后該怎么玩。 總結學習收獲,回歸生活實際,暢談今后行
動,起到歸納延伸的作用。
板書設計
教學效果預測
在制定教學目標前,先對家長進行了調查和訪談,并作了研究與分析,整理出學生放學回家后玩存在的一些問題。基于對學情的充分把握,教學中對此展開了有針對性的引導,解決學生放學后回家如何玩,才能玩得既開心又健康、安全、文明、有節制的難題。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