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課間十分鐘
所屬欄目:品德社會生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第7課《課間十分鐘》河北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課間十分鐘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課間十分鐘》是《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校園生活真快樂》中的第三個主題。
教材根據學生的課間生活安排四個話題。“我喜歡的課間游戲”,展示學生玩翻繩、集體跳繩、跳房子等室、內外游戲的場景,引導學生體驗感悟校園課間生活帶來的快樂;“玩個課間小游戲”以“投沙包”游戲為例,引導學生了解游戲過程、掌握游戲規則,尋找游戲成功的竅門,在游戲中發展智慧。“課間還要做什么”,旨在讓學生懂得課間不僅要游戲,還要合理安排好喝水、上廁所、整理文具等準備工作,這些準備工作是上好下一節課的前提。“這樣做好嗎?”,旨在讓學生通過辨析,明白課間需要勞逸結合,遵規守紀,安全自護。
二、學情分析
新入學的學生不會合理支配自己的時間,大多數學生下課后沒有養成良好習慣,有的學生聽到預備鈴才想起去廁所;有的學生課間忘記喝水,上課時感到口渴立刻拿起水杯喝水,影響課堂秩序;由于學生在生活中缺少與人交流、與群體游戲的機會,團隊意識差,合作意識薄弱,不知道如何安全游戲,大部分學生了解和掌握的課間游戲十分有限,所以造成課間瘋跑追鬧現象嚴重。需要教師引導學生盡快適應環境變化,了解校園生活規則,學會合理安排課間生活,感受校園生活的快樂。
三、教學目標
1.學會在課間開展適當的游戲,享受課間游戲帶來的快樂。 2.知道課間游戲要文明守規,形成初步規則意識和安全意識。 3.學會合理安排課間活動
四、教學重難點
學會在課間開展適當的游戲,懂得共同遵守游戲規則和學校紀律是愉快校園生活和安全游戲的保證。
五、教學過程
活動一,暢所欲言,聊課間 1.歌曲激趣,導入新課
(1)孩子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首歡快的歌曲,跟老師一起來唱吧!播放視頻《哦,課間十分鐘》,學生認真聽。
(2)問歌中唱的是發生在什么時候的事嗎?歌曲中的小朋友快樂嗎?那今天我們也來說說我們的課間十分鐘吧。(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喜歡歌曲,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我設計了《哦,課間十分鐘》的歌曲引入新課,讓學生在歌曲播放的情境中,一邊跟唱一邊感受課間活動的快樂,既能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進而很好地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中去! 2.你說我說,聊課間
(1)你們喜歡課間十分鐘嗎?你課間十分鐘都做些什么事情? (2)你最喜歡的課間游戲是什么?
(3)大家的課間游戲可真豐富呀,老師也帶來一些非常適合課間十
分鐘的游戲,想來看一看?出示游戲圖片,學生一邊看,一邊說出游戲的名稱。教師與學生合作示范“翻花繩”,實物展示傳統游戲“拔根”。
(老鷹捉小雞、踢毽子、跳皮筋、跳房子、石頭剪刀布、翻花繩、拔根等)
【設計意圖: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以學生的生活邏輯為主線,談論課間要做的事情,進而談到學生最感興趣的游戲,突出本課教學主題,體現以生為本的理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本教學環節以學定教,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最喜歡的課間游戲,盡情地說,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教師出示課間游戲,傳統游戲與現代游戲相結合,引導學生學習適合課間的游戲。】 活動二,明確規則,學做游戲
1.選擇其中的一個游戲,玩一玩。“石頭剪刀布”
過渡:這么多的游戲,大家是不是已經迫不及待了?咱們選擇其中一個室內游戲來玩一玩吧!
(1)指名學生上臺做講解如何用手玩“石頭剪刀布”。 (2)師生示范玩,教師犯規(慢出)學生發現游戲規則。 【設計意圖:通過講解,鍛煉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喚起學生做游戲的興趣。通過師生示范游戲,學生發現問題,引導學生說出游戲必須遵守游戲規則,文明游戲。在無痕的游戲情境中,達成教學目標“遵守游戲規則”!
(3)同桌互玩,體驗快樂。第一次,規則是一局定勝負;第二次,
規則是三局兩勝。
【設計意圖:在游戲活動中感受游戲帶來的快樂,明確游戲規則,知道游戲只有守規則大家才能都快樂。】 2.學做新游戲“蘿卜蹲”。
過渡:請大家交流一下這些游戲給我們帶來什么好處呢?你們喜歡這些課間游戲嗎?(喜歡)為什么?(根據學生回答,引出游戲規則的介紹。)
(1)教師介紹游戲規則。
(2)師生示范游戲。(教師與三名學生一起游戲) (4)四人小組玩“蘿卜蹲”,體驗游戲的快樂。
【設計意圖:在新游戲的體驗中,感受明確游戲規則和遵守游戲規則的重要,享受游戲帶來的快樂,更重要的是鍛煉學生的大腦快速反應和肢體協調。是對上一環節游戲規則的實踐和運用,是對學生課間有意義游戲的補充和拓展。】
活動總結:這么多好玩的游戲,我們課間就玩這些有益我們身心的游戲,好嗎?
活動三,正確選擇,有效活動(安全游戲)
過渡:孩子們快來看一看,這幾位小朋友在課間玩游戲時遇到了問題,你能幫他們解決嗎?
問題一:下課了,小紅和小明在教室里你追我跑,高興極了。這樣玩好不好?
問題二:瞧這幾個小朋友在樓道玩兒“疊羅漢”,這樣玩好不好?
問題三:下課了,同學們都你推我我推你的趕緊往樓下跑,這樣做對嗎?
問題四:小明要去打水,看到前面有好多同學,于是就使勁往前擠,這樣做對嗎?
【設計意圖:通過看圖片,交流討論感受課間安全游戲的重要性。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課間生活實際,辨析遇到的問題,通過自己辨析得出的結論,進而解決生活中遇到的類似問題,形成初步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這樣立足現實生活實際的問題易引起學生的共鳴,也更具生活指導性,體現課內與課外的緊密結合,體現道德與法治的生活性。】
活動四,合理安排,快樂游戲
過渡:課間我們光顧著玩游戲了,好多重要的事情給拋在腦后了,小朋友們,我們課間除了做游戲外還必須要做什么? 1.我們課間除了做游戲外還要做什么? 2.你能給他們排排序嗎?為什么這樣排? (小組討論、學生交流、小組匯報)
3.教師教給課前準備的方法。(一收二拿三放)
【設計意圖:在課間十分鐘的游戲介紹、規則講解后,通過簡單的課間活動排序,感受課間活動必須合理安排才能讓課間過得快樂,同時也將好的習慣應用于生活中!
課后總結:小朋友吧,這節課我們在游戲和交流中知道的課間游戲要遵守游戲規則,注意安全,安全游戲記心中,下課鈴就要響啦,老師
獎勵你們再次聽著課間十分鐘,等待快樂十分鐘的到來!。(會唱同學,可以跟著一起唱) 板書設計:
課間十分鐘 規則 快樂 安全 課前準備 喝水 做游戲
上廁所
六、教學反思
本學期我們道德與法治課堂的主題是“為學而教”的目標教學法,所以在設計本課的時候我先要做的就是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一開始我在研讀了課本,教參和課標之后陷入了迷茫,因為關于課間十分鐘要學習的內容真的是太多了,怎樣才能在短短的一節課中讓孩子們真正有所收獲呢?道德與法治課堂是生活化的課堂,所以我開始試著走進孩子們真實的課間十分鐘,通過觀察我發現大部分學生不知道如何安全游戲,了解和掌握的課間游戲也十分有限,所以造成了課間瘋跑追鬧的現象嚴重。而且由于是一年級的小朋友,所以他們還不會合理安排和支配自己的時間,大多數學生下課后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常常會有同學上課了才想起來喝水上廁所,課前準備也還沒有養成習慣。結合教材和實際調查,我確立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學會在課間開展適當的游戲,享受課間游戲帶來的快樂。 2.知道課間游戲要文明守規,形成初步規則意識和安全意識。 3.學會合理安排課間活動
為了達到以上教學目標,我在課堂中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第一個環節是歌曲《課間十分鐘》導入,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喜歡歌曲,由歌曲導入,在學生在歌曲播放的情境中,感受課間活動的快樂,既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又能很好的讓學生很快的投入到接下來要進行的新課中。第二個環節是喜歡的課間游戲。這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先讓孩子們七嘴八舌說一說,然后展示各種游戲圖片,“翻花繩”和“拔根”游戲的實物展示,讓孩子們感受到課間游戲的豐富,激起孩子們想玩游戲的欲望。然后讓孩子們一起玩一玩“石頭剪刀布”和學一學“蘿卜蹲”游戲,既讓孩子們在課堂上動起來,又要讓孩子們真切的感受到游戲的快樂,并且具有初步的規則意識。第三個環節是解決課間里出現的問題。課間跑鬧,危險游戲,上下樓梯,打水推擠,這是課間出現的幾個典型問題,把它們拿出來讓孩子們判斷對錯,說一說,比一比,讓孩子們意識到課間游戲不僅要快樂,更要注意安全。第四個環節是課間排排序,讓孩子們看一看,寫一寫,排一排,懂得合理安排課間四件事的順序和時間,達到學會合理安排課間十分鐘的教學目標。
這一節課上完了,我感到自己有很多不足之處。比如第四個環節給課間排排序,我感覺時間太倉促了,所以在孩子們排序結束后,都沒來得及好好說一說為什么要這樣排,其實這個環節本來我設計的是小組討論的,孩子們可以暢所欲言的說出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然后通過大家一起討論,最終讓他們意識到正確的安排課間十分鐘的重要性。孩子們自己得出的結論和老師直接告訴孩子們的結論,我想前
者應該更有效。
還有就是在課堂常規管理上,對于一些問題學生的課堂紀律管理一直是讓我頭疼的問題,在本節課中有這么一兩個學生總是不能集中注意力在課堂上,我就在反思自己是不是有的環節設計的還是不夠吸引力,不夠有趣,如何提高課堂的趣味性讓孩子們真正愿意參與到課堂中來,是我繼續需要學習的。
再有就是我上完課之后發現,在剛剛課程結束之后,孩子們都會主動的去玩上課學的游戲,也會按課上要求的先去做課前準備。但是過幾節課,過一兩天課之后,孩子們還是會又回歸以前的樣子。也就是說上課能學會,但是去難以保持和運用到生活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是應該是生活化的教學,從生活中來最后指導學生們的生活,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想我應該打持久仗,循序漸進的幫助孩子們養成良好的習慣。
希望各位老師給我提出寶貴的建議,幫助我進步,更快的成長!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