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分數的再認識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數學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一課時《分數的再認識(一)》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數學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一課時《分數的再認識(一)》
教 學 設 計 模 板
1、教學內容: 數學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一課時《分數的再認識(一)》 2、教材分析
(1)教材內容的結構特點:本課是學生在三年級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進行深入和拓展的。在三年級,學生已結合情境和直觀操作,體驗了分數產生的過程,認識了整體“1”,初步了解了分數的意義,能認、讀、寫一些簡單的分數。本節課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學生認識和理解分數,為后面進一步學習、運用分數知識做好鋪墊。 (2)教學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課的課題是《分數的再認識》,這個“再認識”,我想應該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進一步認識、理解分數的意義,二是結合具體的情境,讓學生體會“整體”與“部分”的關系,體會“整體不同,同一個分數所對應的數量也不同”,從而體驗數學知識形成的全過程。 3、學情分析
(1)學生的認知基礎:在三年級時,學生已對分數的意義有了初步的認識。
(2)學生的活動經驗基礎:五年級的學生也積累了一定的思維方式和方法,語言積累較豐富,表達已有條理,他們的求知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強,對新鮮事物開始思考、追求、探索。
(3)學生學習新知遇到的困難:學生的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理解知識需要動手操作,需要具體的事物作支持。
4、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包括核心素養):結合具體的情境,經歷概括分數意義的過程,理解分數表示多少的相對性。
(2)過程與方法: 經歷觀察、體驗、合作、探究等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概括能力、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具體的情境中,發展數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5、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理解整體“1”,體會一個分數對應的整體不同,所表示的具體數量也不同。
(2)教學難點:使學生充分體會“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感受分數的相對性。
6、教學方法(體現出個性化的教學)
新課程理念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基于此,我準備采用以下幾種教法和學法:
教法: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數學活動中主動探索、開展討論、準確表達。
學法:在“說一說”、“畫一畫”、“圈一圈”及“想一想”的數學活動中主動探索、合作交流,開展探究性學習。
7、媒體資源(網絡 白板 ipad 手機移動終端鏡像投屏 PPT課件 flash課件 )
Ipad鏡像投屏、PPT課件
8、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行為
設計意圖 創設情境
1.猜謎語導入: 一分為二;七上八下;百里挑一。 2.提示課題:板書課題 回答。
生:1/2 ,7/8 ,1/100
謎語導入在放松學生心情的同時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上課之始用謎語導入讓學生在放松心情的同時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
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為下面的教學做鋪墊。
探究新知 1、理解整體1,小結分數的意義。
活動一:說一說,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圖中的涂色部分。
活動二:說一說3/4可以表示什么?舉例說一說,畫一畫。 師總結分數的意義 2、理解分數中“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活動三:畫一畫,一個圖形的1/4是 ,畫出這個圖形。 活動四:拿一拿,拿出你所有鉛筆的二分之一。 師小結。
生:1/4,
生:因為先平均分成了4份,取一份。
生:3/4就是把任何物體平均分成4份取3份,只要是平均分就是3/4.
生:一個分數“部
分”的個數相同時,“整體”的個數也相同。 讓學生從實際的情境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激發學生對再
認識分數的探索欲望。 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經歷“討論——初步得出結論——驗證——總結歸納結論”的一個體驗數學的過程,然后明確指出:一個分數對應的“整體”不同,所表示的具體數量也不同,以加深學生對分數的進一步認識。
鞏固應用
練一練第3題 練一練第2題 獨立完成,匯報。
階梯式的練習讓學
生加深對分數的進
練一練第5題 一步認識。
學生通過階梯式的練習由分數的意義到分數的性質和特點,一步一步地理解了分數,從而對分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課堂總結 師:一節課結束了,我想同學們
對分數一定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你都認識了什么?
匯報收獲。
對所學知識進行梳
理,從而使內容更清
晰。
板書設計 分數的再認識(一)
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 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表示。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