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11-20,各數的認識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一年級數學《11-20各數的認識》上饒市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學一年級數學《11-20各數的認識》上饒市教育局直屬小學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認識11~20各數,能正確數出數量在11~20之間的物體的個數,知道這些數是由1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
(二)過程與方法
借助實物、小棒、直尺等直觀素材,充分經歷數數的過程,認識數的組成、數序并感受數的大小關系。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在活動中體會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學情分析
小學一年級學生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好動,喜歡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學生的學習要通過大量的操作活動或其他的數學活動,使所學的新知識不斷內化到已有的認知結構中。一年級的學生基本上已經會數數到20,也已經認識11-20的數,知道2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11~20各數,能準確數數、讀數,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并能比較數的大小。教學難點是理解11~20各數是由1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教學難點:11~20各數的組成,由以“一”為計數單位,到以“十”和“一”為計數單位的連用,是學生認知上的飛躍,也是學生認知的難點。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11-20各數的認識
(一)復習舊知,引出新知
師:之前我們認識了哪些數字,誰能來數一數。在我們生活中經常會遇到比10大的數,今天就來認識這樣的數。(板書課題)
(二)利用小棒,經歷學習過程
1.對比中初步感知數的組成。
(1)請學生數出11根小棒擺在桌子上,想辦法讓人一眼就看出是11根。
(2)出示各種擺法。
①連續并排擺出11根。
②10根小棒并排放在左邊,1根小棒放在右邊。
③10根小棒捆成一捆放在左邊,1根小棒放在右邊。
(3)學生交流與評價(大家欣賞哪種擺法)。
2.利用學生資源,深入理解數的組成。
(1)學生和教師一起數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表示1個“十”,讀“十”。
(2)明確1根小棒是1個“一”,1個“十”和1個“一”合起來是11,讀作“十一”。
3.借助學習經驗,自主探究12~20數的組成。
(1)認識12。
師:已經數出11根小棒了,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兩人一組邊擺邊說,12根小棒再
添上1根,是多少根?
(2)認識13~19各數。
(3)總結11~19各數,這些書的組成均是“1個十和幾個一”合起來的數。
(4)認識20.
師:19根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怎樣能清楚看出是20根?
①10根捆成一捆放在左邊,10根并排小棒放在右邊。
②10根捆成一捆,一共2捆。
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比較20個一和2個十。
兩幅圖表示的數一樣嗎?哪個圖讓大家一眼看得清楚。
在學生的活動中,讓學生明白20是由2個十組成的,也是由20個一組成的。
(三)利用多種素材,建構數序觀念
1.利用直尺,初步感知20以內數的順序。
(1)出示標有0~10各數的直尺,請同學們讀一讀,說說發現了什么規律。
①從左往右,數越來越大;從右往左,數越來越小。
②相鄰的兩個數之間相差1。
(2)出示直尺11~20的刻度,讓學生幫助11~20各數找到相應的位置。
(3)從小到大讀一讀0到20之間各數,再從大到小讀一讀。
2.通過提問活動,加深學生對20以內數序的認識。
(1)比10多1的是幾,比17少1的是幾?
(2)16前面一個數是幾,后面一個數是幾?
(3)15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4)幾個一和幾個十合起來是13.
(5)16和18中間的一個數是幾。
(6)與19相鄰的兩個是幾。
3.利用數字卡片,進一步培養數感。
將數字卡片“17”“13”“15”“16”“18”和“12”按一定順序排排隊。
(四)實踐應用
1、翻書游戲。
分別找出書本的第8、12、17、20頁。
2、我會數
從七數到十。
從十二數到二十。
從二十數到九。
3、我會答
(1)比12多1的數是幾?
(2)和18相鄰的數是幾?
(3)10和12中間的數是幾?
(4)15在幾和幾的中間?
4、向生活延伸。
觀看生活中的數。
(五)全課總結
師:11-20各數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只要我們用心去發現,你就能發現它們。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嗎?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