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打電話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數學下冊《打電話》北京小學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數學下冊《打電話》北京小學
一、 經歷優化打電話方案的過程,明確最優化方案
(一) 引導學生從眾多方案中選擇最優方案 在展示打電話方案的過程中研究與討論 1. 明確問題情境 ①讀題
交流:前些天,我們做了一個關于打電話的小問卷,是這樣的問題(課件顯示)找一學生
讀 周末,王老師接到一項緊急任務,需要盡快通知全校的另外7位數學教師,如果王老師采用打電話的方式,每分鐘通知1個人,怎樣通知最省時間?最少需要多少時間才能通知到每一個人? 問題:這么長的一段話,關鍵信息是什么?提取關鍵詞。 ②解讀,提取關鍵詞 這段話中的關鍵詞是? 小結:明確關鍵詞,幫助我們正確高效的解決問題 ③強調研究的目標
在方案中,有同學提醒我:老師,您完全可以用微信通知、短信通知,方便又快捷,的確也是好辦法,但今天我們不用微信通知,不用短信通知,今天我們就研究用“打電話”人工通知鐘的道理和學問。
下面我們來看看同學們對打電話方案的想法。(3人7分鐘,14人4分鐘,12人3分鐘)
2.解讀同學方案
分別展示同學典型的方案出示前測材料:幾分鐘能通知到呢? (1)7分鐘的方案
小結: 一個一個通知的方案,起個名字叫?我們就叫逐個通知,慢(板書:由初始人逐個通知:慢)
(2)4分鐘的方案
我們班有13人的方案是4分鐘的,我們也來好好分析一下,來看看這名同學設計的,只用了4分鐘。
這個方案比7分鐘的方案的確快了,快在哪里了呢?(不是王老師一人打電話,分了組同時打)
小結:分組的方案 參與通知的人變多了 再看看也用了4分鐘的這名同學的想法。 對比兩個方案都用了4分鐘,共同之處?
小結:關鍵的問題,設計了“同時”打電話的情況,節省了時間。 (板書:分組通知,比較快 同時) 小結:同時我們還發現,表示打電話的方案,用文字描述比較不容易看懂,用圖形和符號表示更清楚,簡潔,一目了然。 追問:這個方案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嗎?怎樣更快? 針對每一個具體方案分析,第二分鐘接到通知的人都不能閑著,應該繼續通知。 接到通知后的第一個人,第二個人每一分鐘都不閑著。
學生讀題
學生參
與思考: 提取關鍵信息。
學生明確了研究目標
學生評價7分鐘方案
學生感知評價4分鐘的方案 學生觀察、對比
初步感知,
明確研究的問題
理解問題和目標
在對比方案的過程中明確最省時間的方法: 每個接到電話通知的老
5
(3)3分鐘的方案 ①我們同學中的確還有時間更短的方案,這位同學只用了3分鐘,解讀,3分鐘是怎么通知到的?
解讀方案 ②同樣是3分鐘的方案進行對比: 更加簡潔,用字母、用圖形、用代號表示自己的方案流程,更加清晰簡潔。(一種用文字描述,一種用圖形符號表示) 總結:用圖形符號表示出自己設計的方案,更加一目了然,流程更清楚。 ③給這種方案起個名字?(尊重同學的想法) 強調:全員參與,快 小結:接到電話的每一位教師都馬上通知別人,接下來再繼續通知其他人,每一分鐘,知道消息的每一個人都不閑著,包括初始人。
對比:剛才幾種方案中,無論如何,總有人閑著,所以時間自然多,而現在的方案中,每分鐘,知道消息的人都沒有閑著,效率達到最高了。隨著認真細致的籌劃,方案不斷的優化。
總結:優化就是在各種可行方案(決策)中挑選最優的方案(決策),追求高效。幫助我們更
好的解決問題。
二、 引導發現規律
(一)共同在黑板上用圖形符號表示出方案
①都貼上,王老師也表示出了自己的方案,桃心代表王老師,用了這些圖形,代表7位老
師,猜猜,分別代表第幾分鐘通知到的老師,剩下的圖案是怎樣分配的?
(學生根據圖形的數目猜是第幾次接到通知的)
小結:你們真會思考,根據數量猜出是第幾分鐘通知的
②我們一起表示出來
③時間怎樣表示?用線上的數字
小結:用簡潔的圖形和數字符號表示打電話的流程,更加清晰,一目了然。(板書:圖形
符號 清晰)
③鼓勵學生修改方案:
同學們,綜合分析對比了大家的方案,之前沒用圖形,的同學,嘗試著用這種更簡潔的方
案表示你的方案。
2. 黑板上幫助王老師展示方案。我們來回顧記錄
我們把第幾分鐘通知的情況記錄下來:
①需要記錄什么呢
時間 過程 知道消息的總人數 通知到的總人數
追問:知道消息的總人數和 通知到的總人數有什么區別
小結:區別在于包不包括初始人王老師
②填寫表格
第一分鐘1人通知1人,共2人,通知到1人。第二分鐘2人通知2人,共4人知道消息
了,通知到了4-1人。第三分鐘4人通知4人,共8人知道消息了,通知到了8-1人。
學生分
析理解3
分鐘的方案
學生理
解每個
接到通
知的人
都不閑
著,繼續通知
學生思
考規律
總結規
師都不閑著,繼續幫助通知。
對比中強調用符號展示方案,幫助思考的優勢。
發現最優化打電話策略下存在的規律。
6
3分鐘最多通知到7個人,我們看得更清楚了! ③觀察表格,尋找發現 2倍 2的幾次方
小結:與2有緣,每一分鐘新通知的人數都是前一分鐘知道通知人數的2倍。
2 2×2 2×2×2 „„
數學上有更簡潔的記法,兩個2相乘就是2的平方也叫2次方,3個2相乘就是2的3次方,4個2相乘就是2的4次方。(課件) 2的5次方與2的4次方什么關系?是2倍的關系。 總結:我們得到了通知流程,不知不覺還得到了一個表格。(指)既借助圖形符號幫助我們分析,還借助數字發現出規律,復雜的問題也變得好理解 追問:接下來繼續通知,像這樣,第4分鐘每個知道消息的人都繼續通知,又會通知多少人?(8人通知8人,16人,15人)找8個學生繼續畫方案流程。 3.請學生完善表格 總結出第幾分鐘通知到人數的關系表達式 照這樣通知下去 如果:第5分鐘繼續通知,會通知到多少人呢?
如果第6分鐘,會通知到多少人呢? 請學生填表格。匯報 小結:第n分鐘,我們找到了關系表達式,2的n次方,2的n次方-1,這樣,第幾分鐘的通知情況就能借助計算來找到答案 4.逆向思考:引出數軸深入分析 如果,通知分校15位教師,最少需要幾分鐘呢? 如果,通知分校14位教師,最少需要幾分鐘呢? 為什么通知14人、15人都用4分鐘
學生匯報
引導:我們用數線來表示,上面的數據是人數,下面是對應的時間。
(二)借助數軸更精確清晰的思考 1.引入數軸 引導:我們需要思考得更全面細致,我們用數線來幫助思考 小結:我們借助數軸,將時間和通知的人數更清晰的展示 總結:13人,14人都是4分鐘,9至15都是4分鐘,是一個范圍,怎樣找這個范圍,借助2的次方表達式。 2.借助數軸分析,知道方法 通知全年級180名同學,大約需要多少分鐘?(在練習本上算一算) 分析:最接近2的幾次方,2的8次方是256,180在2的7次方到2的8次方之間,所以是8分鐘。
3.感受神奇
發現了規律,有個問題,全中國13.8億人,如果理想的通知方法,多長時間能通知到
讓學生計算2的次方,展示真實的過程。
13.8億在2的30次方和2的31次方之間,所以時間是31分鐘。 追問:31分鐘通知到全中國人,你有什么感覺?
律
在數軸上進一步理解規律
運用
規律解決問題
溝通聯系
學生體
會數學圖形符
號的簡潔,一目了然
感受幾分鐘通
知多少人是一個范圍。
借助數軸,引導學生數形結合分析問題 小結:想想不可思議,實際上是真實規律。
4.聽故事,了解“幾何倍增” 小故事,幾何倍增的來歷,國王獎勵國際象棋發明人的故事,愛因斯坦稱之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小結:后一次通知的人數都是前一分鐘的2倍,這在數學上屬于“倍增” ①教師:每一分鐘是前一分鐘的2倍,不知不覺間竟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變成天文數字, ②倍增是數學家關注的,在自然界,倍增得現象的確存在并發生著,比如浮萍的繁殖(一片浮萍分為兩株,兩株分為四株,四株分為八株,就這樣倍增很快就變為滿滿一池塘)、細胞分裂,一個分裂為兩個,兩個分裂為四個(視頻和圖)。 總結: 1.在數學界有研究價值同時也成為科學研究、醫學研究的依據。 2.學到這里,你明白我們為什么要研究“打電話”的事情了嗎?
在通訊如此發達的今天,王老師發一條微信就可以解決問題。那么我們今天探討的意義,我們通過研究打電話這件熟悉的事,借助這個例子,運用優化思想,在最優化的方案中發現了寶貴的規律。 三、溝通聯系 拓展延伸 (一)聯系生活(縱向溝通) ①每分鐘打一個電話,這只是一種排除其他情況的理想狀態。 如何發作業如何更節省時間 其實,王老師每次把作業給課代表發,是很慢的,效率低,有時,會分給6個組長(先到的組長多給一些,后到的相比較少一些)還可以怎樣發? 設計好方案,每個拿到作業的都參與發,生活中不必計算到這么細致。 小結:我們探索出規律,利用規律,有效把握! (二)優化思想在各領域的應用及價值(橫向溝通)
之前研究的田忌賽馬問題、燒水沏茶問題,烙餅問題、(教材圖片)找次品問題都是運用統籌方法,面對問題,優化方案。 結合中國歷史上田忌賽馬的故事,體會籌劃思想是非常重要的,感受運籌學的魅力。 全課小結: 希望同學們多多思考,掌握規律,運籌帷幄,優化,讓生活更美好!
體會幾何倍增的神奇
理解“運
籌學”
明確為什么要研究“打
電話”
理解打電話問題背后的科學依據:幾何倍增學
聯系之前研究過的優化問題,體會運籌學的價值。
與之前運用優化思想的
數學問題溝
通
統籌思想 啟發思考
本教學設計與以往或其他教學設計相比的特點
一、 課堂教學中以學生前測的數據偉素材,合理使用提升效率。
二、注重數形結合,通過對數線的使用,幫助孩子將通知到的“人數”和“時間”串聯起來。 三、借助“問題串兒”,加強學生對“幾何倍增”思想的清晰把握。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