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分數的意義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冀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1課時《分數的意義》河北省 - 滄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 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冀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1課時。
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事例,經歷用“1”描述一個整體,用分數表示一個整體的幾分之幾的過程。2、理解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的實際意義,能用分數表示一個整體的一部分。3、積極參加動手操作、交流等活動,獲得愉快的體驗,激發學習分數的興趣。
教學重點:認識“一個整體”的幾分之幾的真正含義,能用分數表示整體的一部分。
教學難點:結合具體的情境,體會“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教學準備:每人1捆小棒、彩筆。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
1、出示1根小棒,提問:用哪一個數表示? 指名回答。
2、出示10根小棒,提問:這些小棒用哪個數表示?
師:老師還可以用“1”來表示這些小棒,你們猜一猜,老師該怎么做呢? 學生交流。
出示:把這些小棒捆成一捆。 出示:12個西紅柿。
師:這些西紅柿不能捆成一捆了,還能用“1”表示嗎? 學生交流。
出示把這些西紅柿裝在一個筐中。 學生交流。
小結:像這樣一捆小棒、一筐西紅柿、一束鮮花都可以看作一個整體,用“1”來表示。
師:生活中還有很多事物可以看作一個整體,你能來說一說嗎? 學生交流。
〖教學意圖:本節教學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讓學生經歷從個體到整體的轉變,初步建立單位“1”的概念。〗 二、自主探求、交流整理
1、教學例1
師:小棒是數學學習的老朋友了,下面我們就繼續用小棒來展開今天的學習。 (1)出示:把1捆小棒平均分成10份, 學生操作。
出示:每份是這捆小棒的( )。
提問:你們認為這個括號中應該填什么呢? 學生交流。 出示:
追問:為什么填
。
學生交流。
小結:在這里,把這些小棒看作一個整體,每份是這個整體的一部分,用分數
表示,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分數的意義。
揭示課題:分數的意義。 出示:是( )根。 指名回答。
指名完整敘述,再交讀。
出示:2份是這捆小棒的( ),是( )根。 指名回答。 出示:( )份是這捆小棒的( ),是( )根。 指名回答。
(2)出示把1捆小棒
提問:這一捆小棒還可以平均分成幾份? 學生分小棒。
請學生舉起其中的一份,提問:這是這捆小棒的( )? 指名回答。
提問:是幾根? 指名敘述。
提問:如果不看圖,你能知道有幾根嗎? 2份呢?3份呢?4份?
提問:為什么我們填的分數的分母都是10呢? 學生交流。
〖教學意圖:學生通過分一分,填一填,初步理解用分數表示部分與整體的數量關系,區分份數與根數,真正理解分數的意義。〗
2、學生嘗試獨立操作。 出示試一試,指名讀題。
提問:讀明白了嗎?題目中的“若干份”是什么意思? 小結:在這里,“若干份”是指把12個西紅柿進行平均分,有不同的分法,同學們能夠平均分成幾份就分成幾份。
鼓勵學生兩人合作用小棒代替西紅柿分一分,并作好記錄。 記錄單:把一筐西紅柿平均分成( )份,( )份是這筐西紅柿的( ),是( )個。
集體交流,注意學生語言的嚴謹性。
〖教學意圖:在學生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的基礎上,通過小組合作探究,親自動手分一分,在具體操作中實現從具體到抽象的過渡,理解用分數表示部分與整體的關系,突破難點,深化學生學生對分數意義的認識。〗
三、鞏固練習。
1、出示第2題,指名說一說。 怎樣看出是1/3.
2、出示第3題,先分一分,再涂色。 指名板演,并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4、數學游戲。 我來說,你來拿。
各組準備數量不同的棋子。
學生6人為一小組,每位同學分別編號,
教師敘述:每組的1號拿出棋子的
。
集體交流,說一說各組拿到幾個棋子。
有的小組拿到的不同,引導學生討論:為什么會不同呢?
小結 :因為棋子的總數不同,所以不管同時拿出棋子的幾分之幾,表示的具體數量都不相同。
猜一猜:五組和六組的同學各拿出了3個棋子,其他組同學猜一猜他們各自共有多少棋子呢?
學生交流。
〖教學意圖: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有助于加深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幫助學生拓展知識網絡。〗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