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倍的認識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新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五單元《比出來的——倍》《倍的認識》浙江省 - 溫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比出來的——倍》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小學數學人教版教材三年級上冊 P50 《倍的認識》。
【教材分析】
“倍”的認識是義務教育小學數學人教版教材三年級上冊的教學內容。在學習“倍”之前,學生頭腦中建構的關于比較兩個數量大小的方法是比較數量的多與少,即比較兩個數量的差,也就是常說的差比。在比較兩個數量關系時除了差比,還可以將一個量確定為標準量,通過判斷另一個量里面有多少個標準量,來比較兩者的比率關系,即我們常說的倍比。教材注重讓學生經歷從對生活中具體實物數量的比較中抽出倍的過程,通過溝通學生已學的“幾個幾”來建立“倍”的概念。
【學情分析】
我們常說:以學定教。對于“倍”的認識,學生的認知起點在哪里?基于以上思考,我對任教班級40名學生進行前測:第一行畫圓形,第二行畫三角形,三角形的個數是圓形的2倍。學生反饋如下:
情況反饋
畫2倍
畫3倍
(多2倍) 第二行比
第一行多2個 兩行
同樣多
完全不懂 題目意思
人數(人)
11
14
5
4
6
通過前測發現,近半的學生對“倍”并不陌生, 但通過對“畫對”的孩子進行交流發現:孩子們在生活中有接觸過“倍”,但對倍的認識還處在說不清道不明階段。基于三年級學生還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教學中,我將通過畫一畫、比一比、圈一圈、說一說、填一填等操作活動,讓學生在直觀的“畫”中抽象出“倍”的意義,并在不斷的生生、師生互動交流中深化理解概念。
【教學目標】
1.在觀察、操作、比較等活動中知道“倍”是兩個量之間的關系,是兩個量比較的結果,結合圖理解“幾倍”和“幾份”的聯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在畫一畫、比一比、圈一圈、說一說等活動中獲得“倍”的直觀體驗,并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3.讓學生經歷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發展觀察、比較、操作、表達、概括的能力,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學難點: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意義。 【教學準備】
幾何圖形塑料片、學習單、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激發興趣
通過世界名畫的欣賞以及想象數學“畫”等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為后續學習數學用畫圖的方法理解“倍”的意義埋下伏筆。 二、觀察操作,探究概念 1. 在“賞”中引出概念 (1)看 “畫”讀取數學信息 出示學生數學前測作品:
師:從畫中你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圓形和三角形在數量上有什么關系呢?你能比一比它們的個數關系嗎? (2)初識倍數關系
比較兩個數量,除了誰比誰多,誰比誰少這種相差關系外還可以用倍數關系來表示,剛才你們認為三角形的個數是圓形的2倍,你們有什么辦法讓人一眼就看出三角形的個數是圓形的2倍? (3)概括小結
剛才我們把圓形的個數看作1份,再找三角形的個數有這樣的2份,在數學上,就說“三角形的個數是圓形的2倍。”(板書:三角形的個數是圓形的2倍。)
【設計意圖:基于學生學情,借助具體的“圖形”來認知“2倍”。】 2.在“圈”中理解概念
(1)出示前測收集的數學“畫”。
3
(2)圈出倍數關系 出示活動要求:
比一比,下列畫中是不是2倍關系。 圈一圈,表示出圖中的倍數關系。 改一改,把不是的改出2倍關系。
(3)學生展示匯報。在師生、生生互動中進一步理解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2倍。
(4)比較概括。出示前面的4幅作品,問:你有什么發現?他們畫的兩行圖形的個數各不相同,為什么都說三角形的個數是圓形的2倍呢?只能畫2倍關系嗎?同桌說一說。
【設計意圖:通過比一比、圈一圈、改一改、說一說等活動,讓學生充分經歷倍的概念建立過程,通過互相質疑解答,讓學生在語言表征、圖形表征等多種表征之間進行轉化,建立“倍”的模型。】 3.在“畫”中強化概念 (1)畫圖。
出示操作要求:
想:自己最喜歡的倍數關系。 畫:簡單、清楚且與眾不同。 說:( )是( )的幾倍。
(2)學生展示匯報。在師生、生生互動中理解若干倍數意義。
(4)想象建模。如果這幅圖的第二行往里折,變成同樣多,現在還是倍數關系嗎?如果增加這樣的1份就是幾倍關系?100份呢?
【設計意圖:通過自由創造“倍”的活動,加深對“倍”的理解,培養創新精神,拓展學生的思維。】
三、拓展概念,升華意義。 1.出示題目
(1)藍珠子的個數是紅珠子的( )倍。
4
(2)涂色部分是沒涂色部分的( )倍。
(3)掃地的人數是擦桌子的( )倍
2. 獨立完成后同桌交流。 3.一材多用有效拓展。
【設計意圖:通過比一比、估一估、填一填等活動,在滲透“變與不變”的數學思想的同時,讓學生學會在不同的情境中找準“倍”的本質,在變化的倍數關系中探尋不變的“幾個幾是幾倍”的本質內涵。】 四、概念溝通,形成網絡
師:同學們,以前我們在比較兩個數“多”和“少”的關系時是這樣比較的(課件演示),兩個數去掉相同的部分后,剩下的就是“多”或“少”的部分;今天研究的倍,我們是怎么進行比較的?“倍”和我們以前學習的“多”和“少”一樣,都是比出來的,不同的是“倍”在比較時要把標準看做1份,看另一個數有這樣的幾份(板書:比出來的----倍)。
【設計意圖:通過新舊知識的溝通,幫助學生重新梳理知識,形成知識網絡。】
五、拓展閱讀,學以致用
生活中還有多地方也存在倍數關系,比如人體結構中就是以“頭長”為基本單位,認真閱讀材料想一想:“六頭身”存在怎樣的倍數關系?你能畫出“八頭身”的倍數關系嗎?
【設計意圖:拓展教材資源,豐富比較活動,初步感知部分與整體的倍數關系,同時也讓學生用數學“畫”表示生活中的倍數關系,前后呼應,溝通數學和繪畫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板書設計】
5
比出來的—倍
1份
2份
三角形的個數是圓的2倍。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