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五彩池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yōu)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語文人教課標版四年級上冊選讀課文2五彩池-天津市省優(yōu)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學語文人教課標版四年級上冊選讀課文2五彩池-天津市省優(yōu)課
教學目標
1.熟練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騰云駕霧、瑤池、漫山遍野、矗立”等詞語的意思。
2.引導學生感受文章的語言美,發(fā)揮想象,體會五彩池的神奇及形成的原因,感受大自然的美。
3.初步了解文章的寫作技巧,嘗試寫話。
2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jīng)學習過一些寫景的文章,對此類文章有一定的閱讀基礎。能讀懂文章所描繪的五彩池的美麗景色。文章運用大量比喻修辭,突顯出五彩池的神奇,需要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深入理解此部分對理解文章中心,即對自然之美的贊頌,有重要作用。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感受文章的語言美,發(fā)揮想象,體會五彩池的神奇及形成的原因,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學難點:初步了解文章的寫作技巧,嘗試寫話。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一)講解傳說,激發(fā)興趣
1、老師先來為大家播放一組圖片,請同學們仔細觀賞。提問:同學們,這些風景美嗎?你知道這美麗的風景是誰創(chuàng)造的嗎?
2、欣賞完圖片,我們驚嘆于錢塘江大潮的壯觀,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奇異,鳥的天堂蓬勃而旺盛的生命力。而這些都是大自然這位神奇魔術師的杰作。小的時候我聽奶奶講,西方有座昆侖山,山上有個瑤池,那是天上神仙住得地方,池里的水好看極了,有五種顏色,紅的,黃的,綠的,藍的,紫的。同學們,你們想不想去這神奇的瑤池看一看?板書課題:五彩池。
(設計意圖:抓住學生剛剛觀賞圖片的感受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自由讀文的主動性。)
活動2【講授】(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提問:讀了課文,五彩池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學生自由匯報。
2.五彩池給了你美的感受,文章中有一句話寫出了作者的感受,你能找到嗎?
出示課文原句:沒想到今年夏天去四川松潘旅游,在藏龍山上,我真的看到了像瑤池那樣神奇的五彩池。(個別讀、齊讀體會)
3.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這種感受,你覺得是哪個詞?(板書:神奇)
4.你們想不想看看這神奇的景色?(出示五彩池圖片)
作者看到這樣的景色,不禁用筆記錄下這種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作者是怎樣描寫的。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學會概括自己的感受,并找出課文關鍵詞“神奇”。)
活動3【活動】(三)品讀課文,感受神奇
1.品讀第二自然段,感受神奇。
(1)自讀第二自然段
師:五彩池到底神奇在哪里呢?請同學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畫出體描寫五彩池神奇的語句,并分小組交流說說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寫五彩池的神奇。(引導學生總結小標題:數(shù)量、大小、形狀,教師板書。)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走進文字,去感受作者筆下神奇的五彩池。
師:作者來到藏龍山,他看到的水池是這樣的:(指名讀)
(2)“那是個晴朗的日子,我乘汽車來到藏龍山,只見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
①指名讀
②此處做“對比讀”練習,體會“漫山遍野”、“大大小小”的意思。
師:老師再來讀一句,你體會體會我讀的和作者寫的哪個更好?
那是個個晴朗的日子,我乘汽車來到藏龍山,只見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
那是個晴朗的日子,我乘汽車來到藏龍山,只見到處都是水池。
師:你覺得哪個句子寫的更好?
生:第一個,漫山遍野、大大小小能讓我們感受到水池數(shù)量多。
師:漫山遍野是什么意思?(遍布山野,到處都是。)大大小小呢?(水池的面積不一樣,有的大,有的小。)
③總結學法,朗讀體會
師:你們見過滿山都是水池的山嗎?真是太神奇了!你們知道嗎?據(jù)有關資料介紹,藏龍山上共有大大小小的水池4000多個(出示圖片)你自己練習讀讀這句話,讀出水池多的感覺。(指名匯報)讓我們帶著體會再來讀這句話。(齊讀。)(板書:眾多)
總結學習方法:我們通過抓住“漫山遍野”、“大大小小”這兩個關鍵詞,體會到了作者用詞的準確,更讓我們感受到了五彩池的神奇。
(設計意圖:及時總結學習方法,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能力。)
師:老師也想讀讀,請你們閉上眼睛想象畫面。
(3)“無數(shù)的水池在燦爛的陽光下,閃耀著各種不同的顏色的光輝,好像是鋪展著的巨幅地毯上的寶石。”
①師教師范讀,學生說說浮現(xiàn)怎樣的畫面。
②再讀句子,感受神奇
指名讀句子,說說哪個詞讓你感受到了五彩池的神奇。(指導理解比喻句,結合圖片,找出把誰比做誰。)
預設: “無數(shù)”一詞讓我看到了水池遍布整個藏龍山。
“燦爛”一詞讓我看到了水池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巨幅”一詞讓我感受到藏龍山很遼闊。
“寶石”一詞讓我感受到五彩池非常美麗,光彩奪目。
③總結學法,有感情朗讀
師:恰當?shù)谋扔鞑粌H能使語句更生動,更讓一幅幅美景浮現(xiàn)在我們面前。同學們欣賞寫景的文章還有一個常用的方法,就是想象畫面,讓我們跟隨作者的文字展開想象,漫山遍野的水池在陽光的照射下發(fā)出耀眼的光芒,宛若一顆顆寶石鑲嵌在廣闊的藏龍山上。(出示水池圖片,讀這句話。)
師:帶著我們的想象,讀出這美麗的畫面吧!
師小結:真美,你們不僅能體會到美,想象出美,還能有感情地讀出美,真不錯!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利用抓住關鍵詞語,想象畫面的方法理解句子,培養(yǎng)了學生的表達能力的同時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了,最后通過圖片展示和配樂朗讀把情感推向高潮。)
師:下面讓我們繼續(xù)跟隨作者的文字看看下一幅神奇的畫面。
(3)池邊是金黃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帶,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圍成各種不同的形狀,有像葫蘆的,有像鐮刀的,有像盤子的,有像蓮花的……
►指名讀
►品讀寫法
師:你從哪些詞語體會出神奇的?
預設: 金黃色的石粉、一圈圈彩帶。(出示圖片,配合學生理解。)
有像葫蘆的,有像鐮刀的,有像盤子的,有像蓮花的……
師:寫出了什么?
預設:五彩池形狀多樣。(板書:多樣。)
師:還有哪寫的好?
預設:省略號
師:學習文章我們不僅要關注文字,還要關注標點,標點往往是作者的話外音,你能說說作者的畫外音是什么嗎?
預設:五彩池的形狀多的數(shù)也數(shù)不完。
師:你們想不想看看這形狀各異的五彩池?(出示圖片)讓我們來配合讀讀這美麗的畫面。(師生配合填空朗讀。)
(設計意圖:抓住特殊表達學習本句話,引導學生注意文本的標點符號。)
2.品讀第三自然段
師:欣賞完第二自然段,我們都感受到了五彩池數(shù)量,大小,形狀的神奇,而最讓作者感到驚奇的卻在下文中。
自讀第三自然段
師:請同學們快速閱讀第三自然段,用一個詞語概括這一段神奇的特點是什么?
預設:五彩池的顏色非常多,五彩繽紛。
(2)導讀填空(將描寫顏色的詞語挖空。)
“有些水池的水還不止一種顏色,上層是(咖啡色)的,下層卻成了(檸檬黃);左半邊是(天藍色)的,右半邊卻成了(橄欖綠)?墒前阉ㄆ饋砜,又跟普通的清水一個樣,什么顏色也沒有。”
(3)總結詞語特點
師:你發(fā)現(xiàn)這些表示顏色的詞語有什么特點?
預設:都是把熟悉的詞語后面加一個顏色。
師:你能在說出幾個這樣的詞語嗎?
預設:乳白色,蘋果綠,柿子紅。
(4)小結:同學們,看來五彩池的水的顏色紛繁多樣,也給我們帶來了神奇的感受。(出示圖片)(板書:斑斕)
過渡:可是把水舀起來看,卻又——————?是什么原因呢?下面咱們來進行“小導游培訓活動”。
3.以語文活動的形式學習第四自然段
(1)將學生分為兩個學習小組。
出示自學提示:請兩組導游自己閱讀培訓資料(第三、四自然段)練習介紹五彩池的水顏色斑斕以及成因。
智慧星組:以導游的身份介紹。
小博士組:請模擬游客與導游對話的場景,進行介紹。
(2)教師小結:同學們不僅讀懂了內容體會了神奇,更能轉化成自己的語言介紹神奇,你們都是合格的小導游!
活動4【講授】(四)層層引讀,升華情感
師:我們跟隨作者的筆觸領略了五彩池的神奇,下面讓我們透過朗讀再次感受這美麗神奇的五彩池。(隨著學生一句句朗讀,出示一個個圖片。)
師:這神奇的地貌,優(yōu)美的環(huán)境,使得五彩池的水五彩斑斕,美麗極了,看到這神奇美麗的水池,作者情不自禁地發(fā)出這樣的感嘆!(學生讀最后一句。)
師:朗讀文章開頭的傳說,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最后一句。
師:根據(jù)板書引讀:這滿山遍野的水池,這形狀各異的水池,這五彩斑斕的水池讓作者驚嘆不已,原來——(引讀學生讀最后一句。板書:在人間)
總結板書:1.透過傳說寫神奇
2.分別寫出了神奇的特點和原因
3.照應前文寫出了這神奇的五彩池就在人間。
板書: 總 分 總
(設計意圖:層層引讀,情感升華。一讀是對最后一段在文中作用的總結,二讀照應文章開頭,三讀總結全文。在層層引讀中,升華情感。)
活動5【練習】(五)遷移訓練,讀寫結合
遠望張家界的群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一座座山峰有像______的,有像______的,有像______的。
而更使我驚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束語:同學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希望大家在今后多讀好書,多去飽覽祖國的大好河山,用你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美景,用你的文字去記錄美景吧!
(設計意圖:讀寫遷移訓練,學習完文章的寫法后及時進行寫段的訓練。)
活動6【講授】(六)板書
五彩池
數(shù)量眾多
大小不一
神奇 形狀各異 在人間
顏色斑斕
總 分 總
設計意圖:將文章的主要內容及結構清晰呈現(xiàn),幫助學生圖表式掌握本課重點內容。
活動7【講授】(七)教學反思
本堂課較好的完成了預設的教學目標,學生通過學習感受到了“五彩池”的神奇,體會到了祖國大好河山的風光。掌握了本篇文章發(fā)揮想象的寫作特點。在課程最后的讀寫結合訓練中進行了鞏固練習。學生們認真觀察圖片,積極展開想象,踴躍發(fā)言,不乏妙語連珠。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更加注重對文本寫作特點的發(fā)掘,有針對的進行教學,已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視頻來源:優(yōu)質課網(wǎng) www.jjlqy.cn
首頁 | 網(wǎng)站地圖| 關于會員| 移動設備| 購買本站VIP會員
本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共享上傳,除本站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和本站聯(lián)系并提供相關證據(jù),我們將在3個工作日內改正。
Copyright© 2011-2021 優(yōu)質課網(wǎng) 版權所有 by dedecms&zz 豫ICP備11000100號
工作時間: AM9:00-PM6:00 優(yōu)質課網(wǎng)QQ客服:983228566 投稿信箱:983228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