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24.《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福建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24.《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福建省龍巖
24.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
(第二課時)
一、教材分析
課文用輕松活潑、通俗淺白的語言,編織出世界之初簡單、自由、和諧的生活。全文共9個自然段,講述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一切事物都像幼稚的孩子一樣,要學會想要做的事情,最終形成自己的生活方式,世界因此變得和諧而美好。課文構思新奇,充滿兒童情趣,表達上很有特點。一是想象豐富。在作者筆下,世界萬物都有了生命。經過作者的奇思妙想,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變得特別有趣。二是留白巧妙。為學生發揮想象、續編故事提供了思路。三是文章語言生動,充滿童趣,非常適合學生朗讀訓練,說話訓練,培養學生想象力,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探究興趣。
二、學習目標
1.認識“紀、必”等14個生字,會寫“世、界”等9個字. 2.朗讀課文,感受課文奇妙的想象,讀好自己喜歡的部分。 3.能根據提示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話續編故事。
三、學習重點
1.朗讀課文,感受課文奇妙的想象 2.品讀帶有反復寫法的句子。
四、學習難點
1.理解“秩序”的意思,并了解這個世界是相當有“秩序”的。 2.展開合理想象,用自己的話續編故事。
五、學習準備
PPT多媒體、視頻
六、設計理念
教材是知識的載體,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中介物,它對教學起著指導作用。
根據教材本身特點,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更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本課教學時應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和說話能力。教學時,利用課文中有很多“反復”寫法的句子,緊緊圍繞“反復學習”這一主旨,引導學生走進課文,品讀語句,品味語言,感受作者的奇妙想象。
(一)從扶到放,扶放有致。
扶,就是舉例子,引導學生了解例子的特點;放,就是引導學生自主閱讀,發現、學習跟例子同樣形式的句子。本課時的教學,先引導學生發現第三自然段中描寫“月亮”用了兩次“一陣子”,通過想象朗讀,知道月亮在學習不斷變化,初步感知“反復”就是相同詞語句子重復出現的寫法,這是“扶”。而后,讓學生閱讀,找帶有“反復”的句子,通過閱讀、思考、朗讀,理解這些句子背后的含義,體會“反復”這種寫法在表達上的獨特作用,這是“放”。這樣的教學處理扶中有放,放中有扶,扶放有致,把老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機結合。
(二)巧用方法,有效朗讀
朗讀教學不僅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且是小學
語文課堂教學的一種主要手段。因此注重閱讀教學中的朗讀指導,是語文教學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本課時的教學注重學生的朗讀指導和訓練。
1.體會內涵,培養語感。
在對課文產生獨特感受、體驗與理解的基礎上,還要能通過朗讀來進行創造性的外顯表現。學生只有通過富有感情的朗讀和心領神會的揣摩,才能對語言文字進行真切敏銳的感受,才能表情達意地讀出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才能培養對語言材料的感受、體驗、理解與品味的能力。如第四自然段中描寫“水”的語句,該怎么讀好?可以創造性地進行兩種讀法:一是語速越讀越慢,聲音越讀越輕,因為學生體會到水越流越遠。二是語氣越來越重,語調越讀越歡快,因為在老師的引導想象下,體會到水流向森林,澆灌樹木;流向稻田,灌溉禾苗;流向草原,滋潤小草;流向村莊,供人們飲用……水,做了很多很多好事,很自豪,很高興。這樣的教學,學生就能深刻地感受到作者“反復”的表現手法如此巧妙,語言如此有魅力。
2.多種形式,讀得夠味。
朗讀技巧的自覺掌握和運用不能一蹴而就,要在反復的、多種形式的朗讀中進行訓練。本節課教學中根據教學對象和本文的特點,選擇自由讀、想象讀、對比讀,多種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展開討論、推敲、揣摩語言運用的準確精妙,挖掘其蘊含意義,從而有所感悟,增強學生對語言的敏感程度,更好地進行朗讀訓練。
(三)想象說話,相得益彰
想象是人類學習和智力活動的翅膀,也是創造性思維的心理基礎。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是開發學生智力和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本課教材充盈著想象,對于培養學生想象力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比如:想象“月亮一陣子這樣,一陣子那樣”,讓學生想象月亮是什么樣?引導學生用句式說話,邊讀邊想象,讀出月亮的變化。
又如:引導學生說說生活中有哪些“秩序”?大自然有哪些“秩序”?引發學生用自己的生活積累加以想象,展現生活畫面,變抽象為具體,讓學生如聞其聲,如臨其境
文字是語言的藝術,也是“空白”的藝術,如何讓學生發現它,填補它,是提高語文教學成效的重要途徑。 如:水往低處流,會流向哪兒?引導學生想象說話,真切地感受到水做了很多好事后,內心的歡快。
(四)閱讀素養,有意培養
閱讀素養是讀者理解并且運用書面語言的能力。閱讀素養從低層級到高層級,分為檢索,理解,運用,評鑒,質疑和創新五個層級。本節課的教學也在有意識地培養、訓練學生的閱讀素養。
二年級的學生,對于檢索,理解這兩個層級的閱讀能力比較能達到,所以課堂上有意識地對較高層級的閱讀能力進行培養。如:文中“很久”這個詞重復兩次,與沒有重復相比,讓學生評鑒用上反復在表達效果上有什么不同?又如:學習了文中表現這個世界是有“秩序”的寫法,也寫一寫你眼中的“秩序”,這是運用。想一想:“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萬物又有怎樣的開頭?這是創新。
七、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復習梳理,導入新課
1.讀題引入新課。 2.梳理已學內容。 3.引出新學任務。
二、初識反復,感悟作用。
(一)學第三自然段,初步認識反復
1.自由讀課文第三自然段,思考:這一段主要寫什么?這東西是怎么學習的?
2.引導學生想象月亮“這樣”“那樣”的樣子和畫面,感受月亮的不斷變化。 (1)再讀這段課文,找出這一段中重復的詞語。(“一陣子”“有時”重復) (2)啟發學生想象月亮一陣子這樣,一陣子那樣會是怎么樣呢?像什么呢? (3) 用“月亮一陣子像 ,一陣子像 。”句式說話。 (4)指導學生要邊讀邊想象畫面。 3. 引導探究反復寫法的作用。
(1)思考:相同的詞語重復有什么作用呢?
(2)探究:詞語重復強調了月亮在反復學習變化,它學會了不斷變化。 (3)再讀句子,讀好“一陣子這樣,一陣子那樣”,讀出月亮的變化。
(二)學習帶有反復的句子,體會蘊含的作用。
1.找帶有反復的句子:
請默讀課文第4-9自然段,找帶有詞語或短語重復出現的句子出來,畫上橫線。
2.大家自由讀讀這些句子,思考:邊讀邊想這樣反復有什么好處?這些句子該怎么讀呢?
3.學生交流找到的帶有反復的句子,體會詞語或短語反復的作用。 4.學生隨機匯報,教師相機點撥。 預設:
(1)學習“很久很久以前,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
①“很久很久以前,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這句話中“很久”重復 ②引導學生體會比較“很久很久”反復了兩次,與不重復有什么不一樣呢?(“很久”反復表示時間的久遠。)
③指導讀好“很久很久以前,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 (2)學習“這個故事沒有結局,卻有很多開頭,很多很多開頭。”
①“這個故事沒有結局,卻有很多開頭,很多很多開頭。”這句話中“很多” 重復。
②引導學生體會比較“很多很多”反復了兩次,與不重復有什么不一樣呢?(“很多”反復表示強調數量多。)
③指導讀好“這個故事沒有結局,卻有很多開頭,很多很多開頭。” (3)學習“水開始學習流動。它很快就學會了,因為只有一種方式,那就是一直往低處流,往低處流,往低處流……”
①“它很快就學會了,因為只有一種方式,那就是一直往低處流,往低處流,往低處流……”這句中“往低處流,往低處流,往低處流”重復
②指導朗讀,讀出變化。 a讀出水越流越遠。
生:讀“水開始學習流動。它很快就學會了,因為只有一種方式,那就是一直往低處流,往低處流,往低處流……”
師:為什么“往低處流,往低處流,往低處流……”越讀越小聲? 生:因為水越流越遠了,所以聲音越來越小。 師:體會的真好,大家跟著他一起讀。
生:(齊)“水開始學習流動。它很快就學會了,因為只有一種方式,那就是一直往低處流,往低處流,往低處流……”
b讀出水越流越歡快、自豪。
師:這句話還可怎么讀?同學們自由想象一下,水往低處流,往低處流,它
會流到哪里去? 生:流到稻田里。 師:灌溉莊稼 生:流到果園里。 師:澆灌果樹 生:流到村莊里。 師:人們需要水。 生:流到江河、湖海里。 師:魚兒也需要水。
師:水往低處流,是在做好事呀,水越往低處流,好事越做越多。 師:好事越做越多,水心里越 生:高興 生:快樂 生:自豪
師:這句話要怎么讀?
生:“往低處流,往低處流,往低處流……”越讀越響亮。 師:學著他一起讀。
生:(齊)“往低處流,往低處流,往低處流……”越讀越響亮。 生:(齊)“水開始學習流動。它很快就學會了,因為只有一種方式,那就
是一直往低處流,往低處流,往低處流……”
師小結:這句話強調水一直學習,反復學習,我們讀時,要邊讀邊想,讀到
文字背后去,讀到作者的心里去。
(4)學習“只要萬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 這世界就很有秩序了。” “這世界還相當有秩序……”
a通過查字典,了解“秩序”的意思
b學生舉例說說生活中哪些事物是有秩序的?
c引導學生結合課文課文,舉例子,說說哪些事物做它最容易做的事,很有秩序?文中的事物——太陽、月亮、水很有秩序。
d拓展說話練習:
師:為什么寫了”這世界就很有秩序了“還要寫“這世界還相當有秩序……”呢?大家想一想。
師:大自然中還有哪些秩序呢?請觀看一段視頻(點擊鏈接) 生:看視頻
師:你看到什么有秩序?
生:小草發芽、長葉、開花很有秩序。 生:一年有四季,很有秩序。
生:農民在播種、插秧、收割也很有秩序。 ……
師:是呀,我們整個大自然的萬物都在做著它最容易做的事,所以說這個世
界還——
生:(接)相當有秩序。 師:一起讀這段話。
生:“只要萬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 這世界就很有秩序了。”
“這世界還相當有秩序……”
師:如果這個世界沒有秩序,整個社會就會一片混亂。我們能生活在這個有秩序的世界,還真得感謝秩序,用贊美的語氣再讀這兩句話。
生:“只要萬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 這世界就很有秩序了。”
“這世界還相當有秩序……”
師小結:這里的“有秩序”重復,可以讓我們體會到整個大自然的萬物都在反復學習,反復做著它最容易做的事,
三、課堂練筆,習得反復 (一)學生練筆,嘗試反復
1.(媒體出示:小朋友學本領的情景圖:彈鋼琴、滑冰、唱歌、讀書、畫畫、舞蹈、寫字、跳繩、武術……)世界萬物做著它們最容易做的事,太陽、月亮、水反復學習本領。我們小朋友現在年紀還小,也要反復學習。挑一種你最熟悉的項目,用三五句話說說你是怎樣反復學習、刻苦學習的。
2.學生練筆
(二)反饋練習,鞏固反復
1.學生反饋:談談自己是怎樣反復學習本領的。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