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去年的樹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去年的樹》合肥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去年的樹》合肥市滁州路小學
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去年的樹》
【設計理念】 現代教育倡導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輔助
者,幫助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體驗和理解,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因此本課的設計旨在引導學生,在朗讀中走進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童話,感受童話簡潔
干凈的語言特色,在朗讀中品味鳥兒四次的對話,讀出“語文味”。
【教材分析】 從教材編排來看,本組課文都是以“童話故事”為主題的,旨在讓學生通過本組課文的
學習,能夠了解更多的童話,品味童話的語言,感受童話的特點。這篇童話的作者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作者主要寫了一棵大樹和一只鳥是好朋友,鳥兒天天給大樹唱歌,在離別之際,鳥兒答應明年春天再回來唱歌給他聽。等到第二年鳥兒回來后,卻找不到大樹。鳥兒歷經千辛萬苦,最后找到了由大樹做成的火柴點燃的燈火。鳥兒對著大樹用自己的生命點燃的燈火,唱起去年的歌。朋友不在,但友情還在,表現了朋友之間真摯的友誼。這篇童話最大的特色就是以對話來推進情節,情節中充滿了淡淡的傷感,語言質樸,真誠感人。
【教學流程圖】
【教學時間】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媒體激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在我們人與人的相處中,常常會出現許多令人感動的故事。有感人肺腑的親情,有難忘的師生情,也有珍貴的友情,大自然也有這樣的情感。瞧,這兒有一只美麗的小鳥坐在大樹上,正動情地為他的好朋友──大樹唱歌,大樹搖曳著茂盛的枝葉,正入神地聽著。
2.
今天我們就走進日本作家新美南吉寫的一篇童話故事,看老師寫課題。
(板書課題)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我們一起看看課題,有疑問嗎?生自由發言,大膽質疑。
設計意圖:“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否,從根本上取決于教師能否在最短的時間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為此,上課伊始,采用談話導入的方式,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拉近了學生與文本,教師與學生的距離。
二、疏通字詞,書寫指導
(一)出示自學提示
1.自由輕聲讀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2.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學生自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二)檢查字詞句、學習生字,
重點詞語出示:
第一組:融化 剩下 哪兒 教師相機評價:后鼻音、兒化音讀準確
第二組:細條條 煤油燈。(希沃蒙層出示圖片)利用圖片理解詞語:細條條、煤油燈
重點句子出示:
出示句子:伐木人用斧子把它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相機指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伐木;圖片理解斧子、山谷
指導書寫:斧、谷
1. 學生觀察字形。教師點撥:斧、谷,上寬下窄,撇捺舒展,撇捺交點落在豎中線上,結構中正。
2. 師范寫,生練習,學生互相評價再練習。
5
重點句子出示 1. 出示兩個長句子:
山谷里有座很大的工廠,鋸木頭的聲音“沙沙”地響著。樹嘛,在廠子里給切成細條條兒,做成火柴,運到那邊的村子里賣掉了。
指導學生借助動作理解 :鋸和切這兩個動作,能用多音字“切”組詞。
設計意圖: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入手,在有理有趣的氛圍中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學生憑借已有的生活經驗給多音字擴詞。教師適當的引導,能讓學生領悟到漢字字的多種含義,從而加深理解。
三、自學交流,理清文脈。
(一)誰來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自學交流
任務一: 出示自學提示:默讀課文,在文中圈畫出鳥兒為了尋找好朋友樹,去了哪些地方?找了誰?結果怎樣?
相機出示思維導讀:森林里 山谷里 村子里 鳥兒和樹 鳥問樹根 鳥問大門 鳥問女孩 鳥兒唱歌圖片(板貼)
任務二: 這篇課文是通過對話形式展開的,共有幾次對話?
出示四次對話自學提示:畫下四次對話,讀一讀。學生自由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回答,教師給予一定的指導與評價。
設計意圖:這篇課文學生比較容易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但要深入體會大樹與鳥兒之間真摯的友情,理解鳥兒尋找過程中心情的變化是有難度的,需要從對話中感悟,在理清文脈后,切入四次對話,教師相機點撥。
6
四、文本補白,啟發想象
過渡語:鳥兒究竟與大樹、樹根、大門、小女孩之間如何對話?下面我們就走進鳥兒的內心世界,去逐一品讀。
(一)鳥兒與大樹——在朗讀中了解約定,感受友誼
1.品讀第一次對話。師引讀:一棵樹和一只鳥兒是好朋友。鳥兒站在樹枝上,天天給樹唱歌。樹呢,天天聽著鳥兒唱。你的眼前出現了怎樣的畫面?生抓住了關鍵詞:天天,談感受后感情朗讀。能用一個詞說一說這是怎樣的一對好朋友?情同手足、形影不離。
2.寒冷的冬天來到了,鳥兒飛往遙遠的南方。學生讀對話,體會鳥兒和大樹的內心世界,鳥兒與樹之間美好的春天的約定。留下了承諾。男女生分角色朗讀。抓住關鍵詞:一定 請等著
(二)鳥與樹根、大門、姑娘——在朗讀中補白,讀出心情變化
1.春天又來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去年朝夕相處的好朋友即將又要見面,鳥兒又回到了這里,找她的好朋友樹來了。她飛向了那片朝思暮想的森林,她想她的好朋友樹一定在等著她。(出示句子:可是,樹不見了,只剩下樹根留在那里。)
2. 出示句子:“立在這兒的那棵樹,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鳥兒問樹根。學生想象鳥兒的心情,說出理由,角色朗讀。我最心愛的朋友啊,我辛辛苦苦飛回來給你唱歌了,你怎么就不見了呢?我們不是約好的嗎?我疑惑,擔心,著急呀,我問樹根……(齊讀問的句子)
3.同學們和小鳥一樣,有著堅定的信念:大樹一定在某個地方等著自己。鳥兒開始了尋找,一路上,她的心里只有一個念頭……(選擇下面的一組關聯詞語說說。“不管……都”“哪怕……也”“只要……就”) 4.布置自學要求:鳥兒正是懷著這樣的念頭尋找著。自己想象鳥兒問大門、女孩時心情,概括為一個詞語。和同桌說說理由,并有感情地讀讀。剛才我們一邊讀一邊想象,小鳥的心情,這是童話最重要的特點。(板書:想象)
5.學生自讀匯報,想象鳥兒心情的變化。
6.三番五次、左尋右找,總是未果,引導學生讀出鳥兒問大門心急如焚的心情。引導讀好鳥兒問小女孩兒的話;當大門告訴鳥兒,她的好朋友樹已經做成火柴,我們的心里都有一個呼喚,我的好朋友,樹在哪兒,鳥兒的心跌到冰點。但她還是抱著最后一線希望,披星戴月,不放棄向村子飛去,大樹的下落總算知道了。
7.一次比一次急切,一次比一次難過。作者沒有具體描寫鳥兒的心情的詞語,而是給讀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間,這是新美南吉童話的特點,語言簡潔。板書:簡潔。
8.(觀看視頻)讓我們再來讀讀,讀鳥兒的問話,注意讀出鳥兒語氣的變化 設計意圖:“授之以漁不如授之以魚”,“給”永遠是死的東西,而“引導”卻是激活學生心靈的源泉。以讀促悟,感受童話故事對高尚友情的贊美,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在學的過程中,利用多種感官參與,學生的感受會更加深刻。
五、布置作業,拓展閱讀
(一)教師總結。鳥兒和大樹的深情厚誼讓同學們動情,鳥兒見到已被做成火柴的大樹,火柴又已用光,只有燈火還在點燃。重逢之后鳥兒的感情又后出現怎樣的變化?下節課我們繼續走進鳥兒的豐富世界。
(二)出示:新美南吉 我的作品包含了我的天性、性情和遠大的理想。……假如幾百年幾千年后,我的作品能夠得到人們的認同,那么我就可以從中獲得第二次生命!從這一點上來說,我是多么幸福啊!
(三)作業:1.和家人、伙伴練習說說這個故事;2.推薦閱讀新美南吉的其它童話故事。
(設計意圖:教材只是一種憑借,我們要教給學生的不僅僅是書本上的死知識,更要讓他們學會學習,學會利用課本外的資源,感受學習的樂趣。)
【板書設計】
設計意圖:
此板書力求體現作者的文路,教師的教路與學生的學路。并利用思維導圖的形式,為講故事提供線索。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