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金色的草地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語文人教版部編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16金色的草地-天津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小學語文人教版部編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16 金色的草地-天津
部編義務教育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十六課
《金色的草地》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金色的草地》是部編義務教育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二篇精讀課文。本單元圍繞“觀察”的人文主題,以“體會作者是怎樣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為語文要素,最終要落實“仔細觀察,把觀察所得寫下來”的習作要求。
本單元第一課《搭船的鳥》重點指導學習怎樣細致觀察事物,培養細致觀察的意識。《金色的草地》一課描繪了四幅場景圖,重點描繪了“草地會變色”的場景。課后題也指向學習觀察事物的變化,鼓勵學生要留心事物的變化。
我們知道觀察事物變化不像靜態事物,細致觀察一次就可能夠了,還需要長期且有目的的觀察。因此本課除繼續學習細致觀察外,重點是要激發學生留心觀察的意識、培養留心觀察的習慣、學習留心觀察事物變化的方法。
二、學情分析
本單元圍繞“觀察”展開教學。學習第一課后,學生開始有了觀察的興趣。但我也發現學生對事物缺乏長期且有目的的觀察意識和習慣。本課的小男孩之所以能有新發現,正是因為留心觀察了熟悉的草地,還進行了反復觀察。因此可以利用本課資源培養學生這種意識和習慣。
《搭船的鳥》學生初步掌握了按一定順序觀察事物的方法?墒亲匀蝗f物往往是在變化的,學生很缺乏這種觀察事物變化的能力。因此本課可以指導學生初步學習作者按不同時間和地點觀察事物變化的方法。
三、教學目標
1.會認“蒲”“英”等6個生字,會寫“蒲”“英”等13個生字,理解“一本正經”“引人注目”等詞語。
2.能說出草地的變化情況及變化原因,體會“我”觀察的細致,學習按不同時間和地點觀察事物變化的方法,激發留心觀察的意識。
3.能嘗試運用本課習得的觀察方法留心觀察身邊事物的變化,并進行交流。
四、教學重點
能說出草地的變化情況及變化原因,體會“我”觀察的細致,學習按不同時間和地點觀察事物變化的方法,激發留心觀察的意識。
五、教學難點
能嘗試運用本課習得的觀察方法留心觀察身邊事物的變化,并進行交流。
六、教學準備
1.學生:收集蒲公英的相關資料。
2.教師:收集周圍事物變化的資料,制作現代化多媒體課件。
七、課時安排 兩課時
八、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交流資料,導入新課
1.交流資料:鼓勵學生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蒲公英的文字或圖片,介紹自己所知道的關于蒲公英的知識。
2.觀察蒲公英:出示蒲公英的圖片,學生欣賞。
3.描述蒲公英:根據在《搭船的鳥》中學到的觀察方法,說說自己眼中的蒲公英是什么樣的。
4.談話導入:那么你有沒有細心觀察過小小的蒲公英每天都有什么變化呢?今天我們就來再一次認識蒲公英,看看蒲公英的變化和草地又有什么聯系呢?【板書:16 金色的草地】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自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把課文讀正確。
2.自讀詞語,小老師領讀。
蒲pú
公英yīnɡ
盛shènɡ
開 玩耍shuǎ
喊hǎn
叫 哈欠qiàn
釣diào
魚 而ér
是 觀察chá
合攏lǒnɡ
有趣qù
喜xǐ
愛 睡shuì
覺 使勁jìn
絨rónɡ
毛 假裝 花瓣 傍晚 手掌 引人注目 一本正經jīnɡ
3.糾正讀音:
一本正經的“經”的讀音,蒲公英的“蒲”的讀音,
讀準翹舌音“盛、耍、察、睡”,前鼻音“欠”,后鼻音“英、攏”。 4.去掉拼音,開火車讀詞語。
蒲公英 盛開 玩耍 喊叫 哈欠 釣魚 而是 觀察 合攏 有趣 喜愛 睡覺 使勁 絨毛 假裝 花瓣 傍晚 手掌 引人注目 一本正經
(三)書寫漢字,總結規律 1.搶讀生字
蒲 英 盛 耍 喊 欠 釣 而 察 攏 趣 喜 睡
2.小組討論難寫或易錯的字,并全班交流方法,老師重點提示 3.出示“英 耍 喜”,寫好主筆橫 4.出示“蒲 睡”,寫好多筆橫 (四)整體感知,想象畫面
1.想象畫面:自讀課文,標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想象課文描寫了幾幅畫面。 2.小組討論:課文描寫了哪些畫面,進行總結。 3.全班匯報:指名回答,朗讀相關段落。
4.總結場景:草地變金色、草地上玩耍、草地會變色、草地陪伴我【板書】 5.課文填空:齊讀課文,通過本節課生字詞和課文內容的學習進行填空,總結文章主要內容。
出示填空:我們住在( ),窗前有( )。我和弟弟常在草地上玩吹( )的游戲。有一次,我發現草地早上是( )色的,中午是( )色的,傍晚是( )色的。仔細( )后我又發現,當花朵( ),草地是( )色的;花朵( ),草地就變成( )色的。從此,我們就喜歡上了( )的草地和( )的蒲公英。
(五)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讀課文,圈畫句子:自讀第一自然段,把能夠體現草地可愛,蒲公英有趣的句子畫下來。
2.交流匯報,說明理由:“當蒲公英盛開的時候,這片草地就變成金色的了。” 3.指名讀文,思考問題:草地是金色跟什么有密切關系?
4.想象畫面,討論交流:草地是金色跟什么有密切關系?(草地上長滿了蒲公英。)
(六)學習第二自然段
1.整體概括觀察:指名讀第一句,體會先從整體上描寫了都有誰在干什么。 2.逐個人物觀察:指名第二到四句,體會當場景中人多比較多,可以一個人一個人的來描寫。
3.描述觀察感受:指名第五句,體會可以把印象最深的感受寫出來。 4.回讀本段:再讀第二自然段,抓住“一本正經”“引人注目”等詞語體會這個場景的快樂感受。
第二課時
(一)復習場景,導入新課
1.談話導入:上節課我們走進了一片金色的草地,認識了一種叫蒲公英的小花,我們認讀了生字詞,學習了一二自然段,這節課讓我們繼續學習。
2.描述場景:指名讀全文,回憶課文描繪的場景。
3.交代任務:這個單元是習作單元,我們最后是要把觀察所得寫下來,那這節課我們就來仔細讀讀第三自然段,進一步體會文中的小男孩是怎么留心周圍事物的變化并進行細致觀察的。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怎樣觀察事物的變化 1.學習第一次觀察 (1)概括觀察所得
指名讀第三自然段,概括這一段寫了什么?【板書:草地顏色變化】 (2)學習觀察方法
描述變化,了解男孩:描述草地顏色如何變化,體會小男孩(愛觀察)。 抓關鍵詞,體會留心:抓住“發現”和“草地”,思考小男孩怎樣觀察到草地顏色的變化?體會小男孩通過留心周圍熟悉的事物才有了新發現。【板書:留心觀察】
抓關鍵詞,學習方法:再讀前三句話,思考小男孩是按照怎樣的觀察方法觀察草地顏色的變化?體會小男孩按照不同時間反復觀察的方法進行觀察的!景鍟翰煌瑫r間】
(3)小結觀察收獲
早上,草地 ,中午,草地 ,傍晚,草地 。 2.學習第二次觀察 (1)概括觀察所得
指名讀后四句話,再逐句讀第五至七句,思考他還發現了什么?【板書:花朵形態變化】
(2)學習觀察方法
再讀句子,體會細致:再讀第五句,思考小男孩是怎么得到這么多新的發現?體會小男孩是(仔細觀察)的。【板書:細致觀察】
再讀句子,學習方法:再讀第五句,思考小男孩又是怎么觀察的?他是按照怎樣的方法才能進行這么細致的觀察?體會小男孩按照不同地點(由遠到近)反復觀察的方法進行觀察的!景鍟翰煌攸c】
添加時間,學習方法:給第七句添加對應時間,體會小男孩按照不同時間反復觀察的方法進行觀察的。
(3)小結觀察收獲
早上,草地 ,因為蒲公英 , 中午,草地 ,因為蒲公英 , 傍晚,草地 ,因為蒲公英 。 3.總結升華
引讀第三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總結觀察所得和方法。 (三)拓展閱讀
1.《日月潭》:指名讀,體會不同的時間,日月潭的景色在變化。 2.《我的影子》:指名讀,體會隨著地點的變化,影子的長短位置有變化。 (四)遷移運用
1.觀看事物變化:出示藤蔓、蘑菇、云彩、月亮的動態圖,回憶是否留心觀察過身邊的事物的變化。
2.交流觀察所得:交流身邊留心觀察過的事物的變化(教師重點從觀察所得和觀察方法角度進行總結提升)
3.總結本課習得:大自然和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這樣有趣的事物也是在變化的。其實你也有這樣的一雙眼,留心身邊的事物,還要細致觀察,可以試著用上這些方法去觀察,你一定也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
4.布置觀察任務 九、作業設計
選擇不同時間或地點觀察同一事物的變化,在出現變化后,要進行細致觀察,按計劃記錄下觀察所得。
觀察記錄單
觀察對象 時間或地點 如何變化
十、板書設計
第一課時: 16 金色的草地
畫面1:草地變金色 畫面2:草地上玩耍 畫面3:草地會變色 畫面4:草地陪伴我
第二課時: 16 金色的草地
草地顏色變化 不同時間 留心觀察 花朵形態變化 不同地點 細致觀察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