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第18課《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內蒙古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繼續學文,了解具體事件,體會人物的崇高品質,知道魯迅先生是一個“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人。
2.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3.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難點: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談話,導入新課
1.談話:回憶課文中講了魯迅的那幾件事情。 2.生回答,師板書。(笑談水滸、談“碰壁”、救助車夫、關心女傭) 二、了解事件,體會品質
(一)出示閱讀提示,自由學習:
請任選一個你感興趣的事例,快速、自由地朗讀課文,把令你感動的句子和詞語畫下來多讀幾遍,并把你的體會在旁邊標注下來。 (二)學生匯報,師相機引導。 1.談《水滸傳》。
(1)理解句子:“哈哈!還是我的記憶好。”
魯迅先生對作者的愛護、教育,不乏風趣,暗含批評——不能那樣囫圇吞棗地讀書。
(2)“比挨打挨罵還難受”是因為“我”聽出了伯父的話中之意,伯父說自己記性好。實際上是說自己讀書比“我”認真。伯父說這話是在婉轉地批評“我”的學習態度。教育“我”讀什么書都不能馬馬虎虎的。 (3)出示資料:《表》是前蘇聯作家寫的兒童小說,《小約翰》是荷蘭作家寫的童話,為了讓更多的孩子讀到好書,這兩本書都是魯迅先生在百忙之中為孩子們翻譯的,他時刻想著“救救孩子” 、“幫幫孩子 ”。 送書給作者,更表現了他對作者的關懷與期望。 (4)指導朗讀。
(5)議議:這個小故事反映了魯迅先生的什么品質?(關心孩子) 對待學習認真嚴謹,更表現了他對作者的關懷與期望。 2. 談“碰壁”。
(1)理解句子:四周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
(2)出示資料,了解當時的社會背景:當時的社會非常黑暗,革命者根本沒有言論自由,魯迅寫了很多文章,抨擊國民黨反動派的黑暗統治,揭露舊社會的罪惡,號召人們奮起抗爭,引起反動派的極度恐慌,他們千方百計的查禁
魯迅的作品,不允許發表,而且對他本人進行了殘酷的迫害。 (3)分角色朗讀課文。
(4)這個事例體現了魯迅的什么品質?是通過什么描寫手法體現的? (幽默)(語言描寫) 3. 救助車夫。
(1)伯父他們是怎樣救助車夫的?找出一系列表示動作的詞,說說:從這些詞語中你體會到魯迅先生的什么情感?
動作詞:扶、蹲、跪、拿、夾出、洗、敷上、扎好、掏、給。 這些動作詞,表現了魯迅先生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與熱愛。
(2)事后魯迅先生為什么臉上變得那么嚴肅,最后深深地嘆了一口氣呢? a “臉變得嚴肅”是因為想到車夫在那樣寒冷的天氣里,還光著腳拉車,受了傷也沒錢治,這是黑暗的舊社會造成的。他無法控制自己對舊社會的憎恨的思想情緒。
b“嘆了一口氣”是魯迅先生對在舊社會苦難中掙扎的勞動人民的同情,和對給勞動人民帶來如此痛苦的黑暗社會的憎恨。
(3)小練筆:寫寫魯迅先生這時候心理會想些什么? (4)指導朗讀。
(5)小結:作者用什么樣的描寫方法體現了人物的特點。 4. 關心女傭。
(1)出示女傭說的話
(2)通過這件事表現了魯迅先生的什么精神品質? 表現了魯迅先生關心體貼勞動人民,平等待人;還看出他那忘我的戰斗精神。 5.出示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齊讀。
6.體會這句話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既是對文章開頭的照應,又是全文的中心句;既是第五部分的總結,也是全文的總結。起到點明中心的作用。 三、總結全文,認識寫法
1.教師小結:伯父魯迅先生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作為一個長者,他關心下一代的成長;作為一個革命者,他為人民說話,為勞苦大眾吶喊而四處“碰壁”;作為一個先生,他救助車夫、關心女傭,同情勞動人民。正如他自己說的那樣“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2.了解文章的寫作方法。
⑴通過具體事例,抓住人物的語言、神態和動作來表現人物的精神品質。 ⑵前后照應,篇末點明中心。 四、作業設計
推薦閱讀《有的人》
《回憶魯迅先生》 《吶喊》 《彷徨》
板書設計: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笑談水滸 和藹 寬厚
談“碰壁” 幽默 頑強
救護車夫 關心勞苦大眾
關心女傭
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