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羿射九日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統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25課《羿射九日》河北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基于思維發展的部編小學語文教材二年級下冊
第八單元教學策略課程 遙想世紀之初 激發豐富想象 《羿射九日》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 學習默讀,做到不指讀,不出聲。
2.利用思維導圖,理清文章結構,理解課文課文內容,體會羿為民除害的大無畏精神。
3.感受故事內容的神奇部分,樂于和同學交流分享。
4.能按照表格內容提示,有順序地復述“羿射九日”的故事。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了解羿是如何射日的,體會故事內容神奇在哪。 教學難點
能按照表格內容提示,有條理地復述故事。 三、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疑課題 我國流傳著許多美麗、動人的神話故事,它們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你們看那他們來了!
1.看圖猜神話。(課件出示四幅神話圖片)【設計意圖:彩色圖片對低年級孩子的吸引力最大,尤其是讓他們“看圖猜故事”這么有趣的事情,更加激起他們學習的欲望,為走進文本鋪設好了道路。】
2.《盤古開天》、《女媧補天》、《嫦娥奔月》、《大禹治水》,這些神話故事猶如暗夜里璀璨的群星,引發我們無數的遐想。在這群星之中,有一顆分外明亮,那就是——《羿射九日》。出示羿射九日的畫面和課題。
3.齊讀課題。學生圍繞課題質疑。
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都是圍繞“羿為什么要射日?羿是怎么射日的?羿射日的結果怎樣?”這些問題來提的。要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先得讀課文。【設計意圖:“學
2
貴有疑。”學生只有自己有疑問,才能主動去探索知識。這才是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理念的實際應用。】
(二)理清結構明梗概 今天我們學習一種新的閱讀課文的方法——默讀。默讀就是不指讀、不出聲,快速的看課文的一種讀書方法。它會提高我們的閱讀速度,并有利于我們安靜的思考問題。
1.現在我們就用默讀的方法來讀課文找一找《羿射九日》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用自己喜歡的思維導圖的方式畫出來。
【設計意圖:這是這節課學習的重點閱讀方式。默讀是提高閱讀速度的一種閱讀的方式,使學生在安靜的環境里更易于思考。思維導圖即思維的可視化,它能清晰地顯示學生的思路歷程。】
2. 根據圖示講一講故事的主要內容。
故事先介紹了十個太陽因為覺得輪流值班沒意思,十個太陽一齊炙烤著大地,人類的日子很艱難,接著說羿怎么樣射了九個太陽,留下一個,最后,大地重現勃勃生機。【設計意圖:理清脈絡結構說主要內容,為后面復述課文這個難點教學做了很好的鋪墊。】
導語:理清結構明梗概之后,我們就要講故事了。 (三)通關游戲學內容
3
要想講好故事,必須先細致地學習重要內容。為了學好內容,我給大家設計了一個通關游戲,想玩嗎?課件出示四關游戲名稱:
1.首先,我們來到第一關:抓住詞語品艱難 (1)誰能找出人們日子過的艱難的段落?指名讀。 (2)從哪些詞語中可看出人們的生活過得艱難? (3)課件出示填空:
禾苗被( )了,土地被( )了,江河里的水被( )了,連地上的沙石好像都要被( )了。人類的日子非常( )。
(4)當時的情景到底怎樣呢?你能想象得出來嗎?好,徐老師給你們展示一下當時的情景。我們來看這組圖片。看到這里,你的心情怎樣?帶著難過、同情的心情來讀讀這段話。【設計意圖:詞語教學和感情朗讀是語文要素的核心內容,本環節較好的落實了教學目標。】
2.現在我們來到的第二關:圖文結合學神勇 人們的日子過得這么艱難,誰來救民于水火呢? (1)看插圖,用自己的話說說羿是怎樣射日的。
(2)看看書上哪一自然段與插圖相對應?指名讀,其他同學圈畫 “翻、蹚、登、搭、拉、射”等關鍵動作詞,以及太陽被射下的危險程度。從中你感覺羿是怎樣的一個人?(英勇威武)
(3)想象:九個太陽被射下,炎熱漸漸退去。人們會對羿說些什么呢?【設計意圖:充分利用課文插圖說射日、圈動詞、練想象都使羿這個人物形象更豐滿。】
4
(4)體會太陽的“害怕”。九個太陽被射下后,剩下那個太陽去了哪里? 填空:
①這個太陽害怕極了 ,( )地( )了大海里。 ②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體會所填詞的妙處。 ③根據提示,再仿照例句說一說
同學們( )極了,( )進了教室。【設計意圖:仿句練習讓學生不僅學到了擬人的妙用,更讓學生聯系實際生活,達到學以致用。】 (5)默讀第六自然段。思考:為什么羿還要留下一個太陽呢?從文中找出答案(為民著想)【設計意圖:進一步強化默讀在文中的作用。】
3.現在我們又來到下一關:了解結果悟美好。 導語:天空中只有一個太陽了,大地發生了什么變化?
(1)學生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出示課件四幅美好生活畫面。思考:這美好的生活是誰創造的?
討論交流:學完整篇課文,你覺得羿是怎樣的一個人?(從文中找理由)【設計意圖:學有所獲,完整的感悟羿的精神品質。】
4.現在我們來到最后一關:說清細節感神奇。
(1)神話之所以有魅力,就在于它的神奇。你覺得故事里哪些內容很神奇?和同學交流神奇在哪兒。【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神話的魅力所在。】
(2)預設:
①扶桑的枝頭站著一個太陽,底下還有九個太陽。每天天快亮時,扶桑枝頭的太陽坐上兩輪車,開始從東往西穿過天空。
②可是,有一天,這十個太陽覺得輪流值日太沒意思啦,于是,他們一齊跑了出來,出現在空中。
③他翻過了九十九座高山,蹚過了九十九條大河,來到了東海邊。他登上一座大山,搭上神箭,拉開神弓,對準天山的太陽,嗖地就是一箭。那個太陽一下子爆裂開,一團團火球到處亂竄。接著,“噗噗”地掉在地上……羿又伸手拔箭,準備射下最后一個太陽。這個太陽害怕極了,慌慌張張地躲進了大海里。 (四)講述故事揚個性
導語:我們剛才玩了通關游戲,想必大家已對內容了如指掌。現在,我們
5
就來講講這個故事。
1.根據表格內容,四人小組合作,生動地講述這個故事。
起 因
經 過
結 果
十個太陽炙烤著大地,人類的日子很艱難。
羿射下了九個太陽,留下了最后一個。
大地上重新現出了勃勃生機。
2.請一組同學到臺前給大家講述。講述完畢,組織同學對這個小組的講述情況進行點評,重點評價“說清細節(射日經過)”,引導講述者對同學的點評作出回應。【設計意圖:這一步看似簡單,實際上是在明梗概、品艱難、學神勇、悟美、感神奇的基礎上,才水到渠成的。】 (五)拓展故事促升華
1.你還知道哪些神話故事,用一兩句話講一講。
2.總結:為什么這樣的神話故事會一直流傳至今?中國人的祖先用這樣的故事告訴后代:可以輸,但不能屈服。面對困難,勇于抗爭的精神是我們民族文化的遺傳基因。【設計意圖:領會神話這種傳統文化的精髓。】 (六)實踐活動促延伸
推薦課后自主閱讀《夸父逐日》《精衛填海》等神話故事,在課前故事會中講述展評。【設計意圖:練習復述,激發學生產生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和愿望,親近神話英雄人物。】
6
教學反思:
在這節課的開始,我是用“看圖片猜故事”來激趣導入的。因為二年級學生年齡較小,豐富多彩的圖片相對于枯燥的文字特別有新鮮感,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神話故事的欲望。所以,我覺得在上課伊始安排這樣一個環節,是有必要的。這樣不僅調動了學生上課的積極性,而且使學生快速地對神話故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接著,我又引導學生質疑:“看到課題你有什么要問的?”學問學問,要勤學好問。學貴有疑,學生有疑問,證明他在思考了。然后,我把學生提出的問題歸納為三個大問題,順著學生的思路逐一解決。真正讓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人。
然后,我用默讀的方法讓學生理清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并讓每個孩子都繪制了思維導圖,充分做到了思維的可視化。
最讓我感到欣慰的是:我創設了一個通關游戲,使每個孩子的情緒在整節課都在亢奮之中。
除此之外,我還多次引導學生運用想象,來感受課文內容。例如:當九個太陽被羿射下來后,炎熱褪去,人們會對羿說些什么?在這樣的想象中,學生更輕易與文章形成共鳴。
在學習“羿為什么射日”這部分時,我讓學生到文中尋找“人們生活艱難的”的段落,學生一下子就找到了第三自然段。但是學生們生活經驗很少,他們想象不出禾苗被曬枯了,土地被烤焦了,江河里的水被蒸干的樣子 。所以,我就在學生最需要看到這些情景時給他們展示圖片,這樣才能激起學生那份難過與同情,學生才能帶著這份難過與同情去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使感情朗讀水到渠成。
在學習“怎樣射日”時,我讓學生圖文對照,圈畫關鍵動詞來感悟羿的不辭辛苦和勇敢無畏的精神。
在學完整篇課文時,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你覺得羿是怎樣一個人?然后,我讓學生讀書,在語言文字中尋找答案,并勾畫下來。最后,進行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對后羿有不同的認知 。有的認為他心地善良,有的認為他武藝高強,有的認為他勇敢,有的認為他有擔當,也有的認為他為民著想。學生在表達自己觀點的的同時,都能結合相應的語句來說明,并說出自己的理解。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收獲了讀書方法和語文技能。
7
在“講述故事揚個性”這一片段中 ,充分利用了表格,抓住了小細節——神奇,使學生有法可依,有標可循,扎實的落實了復述課文這個教學目標,使重難點不攻自破。
當然,在這節課的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我自己也感覺到了處理的不是很好。例如,有些設想很好,但在課堂教學中的效果并不如預想的好,可能是我對學生的學情把握得不是很清楚。在“講述故事揚個性”這個環節中,學生的參與度不夠。可能是我對教材理解的不夠透徹,也可能是時間不充分,對學生的學情把握得不是很清楚,還需要我在實踐中改進。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