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盤古開天地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第三屆全國統編小學語文優質課四年級上冊第12課《盤古開天地》(第一課時)上海市奉賢區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三屆全國統編小學語文優質課第12課《盤古開天地》(第一課時)上海市奉賢區
《語文》義務教育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
盤古開天地
教學目標:
1.在語言環境中讀準“劈、濁”等7個生字;會寫“睜、斧”等17個生字;會寫“睜眼、黑乎乎”等14個詞語。
2.能邊讀邊想象畫面,說出課文中神奇的地方。
3.能講述盤古開天地的過程,交流對盤古的感受。
教學重點和難點:
1.能邊讀邊想象畫面,說出課文中神奇的地方。
2.能講述盤古開天地的過程,交流對盤古的感受。
教學準備:圖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在語言環境中讀準“劈、濁”等7個生字;會寫“睜、斧”等17個生字;會寫“睜眼、黑乎乎”等14個詞語。
2.在概括段意的基礎上,嘗試講述盤古開天地的過程。
3.對盤古開天地的過程作出評價。
說明:本單元以神話組織單元,“了解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學習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和“感受神話中神奇的想象和鮮明的人物形象”是本單元要落實的兩條語文要素。“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是“感受神話中神奇的想象和鮮明的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基于這樣的分析以及學情,制定了本課時的教學目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揭示課題。
2.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學生輕聲讀課文,思考:哪句話概括了主要內容?
2.學生齊讀句子。
3.理解詞語:創造。
板書:創造。
4.學生借助插圖,梳理課文。
說明:學生在三年級時已經掌握了“借助關鍵語句概括一段話的大意”的方法,本環節通過借助關鍵句及課題的方法,幫助學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課文插圖展現了盤古開天地的過程,借助插圖,通過圖文對照,幫助學生理清文章脈絡,為學生“了解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學習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作鋪墊。
三、品讀內容,感受神奇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聚焦“一萬八千年”,感受神奇。
2.理解詞語:混沌。
3.學生齊讀第一自然段。
4.學生嘗試概括段落大意。
相機板書:盤古在混沌的宇宙中沉睡。
小結:這就是盤古開天地這個故事的開頭。
(二)學習第二至五自然段。
過渡:要想把盤古開天地的過程講下來,我們可以先概括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1.學生默讀第2-5自然段,試著概括段落大意,做好批注,并說說從哪里感受到了神奇?
2.學生嘗試概括第二自然段。
相機板書:盤古(用斧頭)劈開天地。
預設一:輕而清的東西,緩緩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降,變成了地。
(1)區分“輕”和“清”。
(2)引導學生關注多組反義詞。
(3)指導朗讀。
預設二:巨人見身邊有一把斧頭,就拿起斧頭,對著眼前的黑暗劈過去,只聽見一聲巨響,“大雞蛋”碎了。
(1)指導朗讀。
3.學生嘗試概括第三、四自然段。
相機板書:盤古支撐著天地,天地形成。
預設:天和地分開后,盤古怕它們還會合在一起,就頭頂天,腳踏地,站在天地當中,隨著它們的變化而變化。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盤古的身體也跟著長高。
(1) 了解:“丈”。
(2) 理解詞語:巍峨。
(3) 學生齊讀。
4.學生嘗試概括第五自然段。
相機板書:盤古身體發生巨變。
預設:“盤古倒下以后,他的身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1)關注修飾性詞語,感受神奇。
(2)啟發想象:盤古的身體還可能變成什么?
(3)體會省略號的作用。
補充板書:化為萬物。
5.小結:這就是盤古開天地的過程,最終他創造了這個美麗的世界。
補充板書:盤古 世界
說明:“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是“感受神話中神奇的想象和鮮明的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在讀通故事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關注盤古開天地過程中的動作以及天地的變化來概括段意。抓住故事中神奇的場景,啟發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體會神話故事的奇妙。
四、復述拓展
1.請學生瀏覽課文,找出表示時間的詞語。
相機板書:很久很久以前
有一天
天和地分開后
過了一萬八千年
盤古倒下以后
2.學生講述盤古開天地的過程。
說明:要完整地講述盤古開天地過程,除了借助重點詞句外,還要關注課文中表示時間的詞語。因此,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將文中表示時間的詞語作為線索,連接段意,講清盤古開天地的過程。
作業設計:
1.根據課文內容連線,再按順序講一講“盤古開天地”這個神話故事。
盤古沉睡 天和地逐漸成形
盤古醒來 宇宙萬物成形
盤古頂天立地 天和地分開了
盤古倒下 天和地沒有分開
說明:結合統編語文教材配套練習部分的相關練習,對學生課堂所學的知識進行檢測和鞏固,并以此作為學生練習復述的基本框架。
板書設計:
12 盤古開天地
圖(1) 很久很久以前 盤古在混沌的宇宙中沉睡。
圖(2) 有一天 盤古(用斧頭)劈開天地。
圖(3、4)天和地分開后
過了一萬八千年 盤古支撐著天地,天地形成。
圖(5) 盤古倒下以后 盤古身體發生巨變,化為萬物。
(6) 盤古創造世界。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能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神話故事的神奇。
2.能講述盤古開天地的過程,交流對盤古的感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講述故事
1.學生借助提示,講述盤古開天地的過程。
二、深入理解,感受人物形象
1.學生交流:你心目中的盤古是什么樣的?
預設一:勇敢
(1)引導學生關注盤古劈開天地時的動作。
(2)小結:盤古力大無窮,敢于打破黑暗。
板書:勇于開創
(3)指導朗讀。
預設二:頑強、堅毅
(1)啟發想象:盤古支撐著天地時可能會遇到什么困難,他又會怎么做?
(2)小結:盤古堅持不懈支撐著天地,具有頑強、堅毅品格。
(3)指導朗讀。
預設三:無私奉獻
(1)指導朗讀第5自然段。
(2)小結:盤古是個讓人敬仰的神話人物,他開天辟地,勇于獻身,創造了萬物。
板書:勇于獻身
2.啟發思考:《盤古開天地》這個神話故事想告訴我們什么?
(1)學生小組討論。
(2)學生交流。
(3)師小結:《盤古開天地》中國的創世神話之一,展現了我們祖先對世界來源的一種思考和解釋。
三、拓展提升,總結全文
1.請學生再講故事,可以加入神奇的想象和對神話人物的印象。
2.拓展閱讀文言文《盤古開天地》。
3.總結:我們通過邊讀邊想象畫面,抓住神話人物的具體行為,感受故事中神奇的想象,同時了解了古人眼中世界的開端是怎么樣的,也被盤古偉大的開創精神和勇于獻身的美好品質深深震撼。
板書:神奇的想象 鮮明的人物形象
四、寫字指導
1.出示“竭”“耀”。
(1)學生觀察字形結構,交流書寫要點。
(2)學生書寫。
2.書寫反饋。
五、作業布置
1.收集中國的神話故事,讀一讀,講給同學聽。
板書設計:
12 盤古開天地
神奇的想象 鮮明的人物形象
圖(1) 很久很久以前 盤古在混沌的宇宙中沉睡。
圖(2) 有一天 盤古(用斧頭)劈開天地。 敢于開創
圖(3、4)天和地分開后
過了一萬八千年 盤古支撐著天地,天地形成。
圖(5) 盤古倒下以后 盤古身體發生巨變,化為萬物。勇于獻身
(6) 盤古創造世界。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