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生命最寶貴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道德與法治人教版三年級上《生命最寶貴》四川省瀘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道德與法治人教版三年級上《生命最寶貴》四川省瀘州
第二課時 愛護身體 珍惜生命
教學目標
1.懂得生命不可從來,有愛惜身體,珍愛生命的意識。
2.知道怎樣做才是愛惜身體,珍惜生命的行為。
2.了解身體受傷后要面臨的不便與困難,以及給家人帶來的巨大傷害。
重難點
1.將愛惜身體,珍愛生命的意識落實到行動中。
2.認識到身體受傷后要面臨的不便與困難,以及給家人帶來的巨大痛苦。
教學資源
教學課件、每人準備一幅蒙眼睛布條
教學過程
活動一、創設情境,激趣揭題
導語:同學們,通過上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生命很寶貴,我們要保護來之不易的生命,但有一個孩子卻不是這樣做得,讓我們來聽一聽。
(一)莫莫的故事
1.播放“莫莫玩火的故事”音頻(課件出示)
2.思考:
(1)莫莫是個什么樣的孩子?他做了一件什么事情?結果怎樣?
(2)想象一下:受傷后他的心情怎么樣?家人的心情怎么樣?
(3)在愛護自己身體方面,莫莫有哪些做得不好的地方?
3.學生交流、匯報
小結:莫莫由于玩火而被大面積燒傷致殘,給自己和家人帶來了巨大的傷害,同時自己的夢想也破滅了,古人說的好“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就是說父母賜予我們生命,我們要愛惜自己的身體,珍惜生命。(板書課題:愛護身體珍惜生命)
(二)反思自己
過渡:在當今社會,人們越來越意識到身體的重要性,生活方式更加的積極健康,(課件出示)回憶一下,在愛護自己的生命和身體方面,你有哪些做得好的地方?哪些做得不好的地方?
1.小組討論、交流、記錄
2.全班匯報,教師適時追問、指導、點撥。
(做得好的方面是怎樣做得?分享給同學們,做得不好的方面會有哪些不良后果,以后怎么做?)
預設:
(1) 好的方面:
經常鍛煉身體,每天寫完作業去公園踢會球,經常跑步鍛煉。
衛生習慣好,勤洗手、洗臉、勤換衣服,勤剪指甲……
不做危險動作;有規律的作息……
(2)不好的方面:
樓道里追逐打鬧,容易受傷,以后嚴格按照要求上下樓梯,不吵不鬧。
吃飯挑食,營養不均衡,身體抵抗力弱,以后要多吃蔬菜,增強免疫力。
不愛鍛煉;愛吃零食……
3.小結:看來,大家都有一定的愛護自己身體的意識了,希望好的方面繼續堅持,做得不好的,時時提醒自己,不斷改進。
活動二、活動體驗,愛護身體
過渡:同學們,看一看摸一摸,我們的手、胳膊、腿……大家設想一下:如果我們身體的某一部分不小心受傷了,我們的生活和學習會遇到哪些困難?(學生交流匯報)下面我們就依次來做幾個和我們身體有關的體驗活動。(課件出示)
(一)體驗活動
體驗活動1:
要求:四位學生上臺,第一位手、眼都可以用,第二位蒙上眼睛,第三位單臂背后,第四位雙臂背后,用最快的速度將校服穿上,系上紅領巾。
體驗活動2:
要求:所有學生不能出聲音,用手勢告訴同桌:我們是好朋友。
體驗活動3:
要求:所有學生蒙上眼睛,從書包里拿出老師指定的學習用品
(二)交流:通過這三個活動你有什么感受?
預設:1.分別采訪參與體驗活動1的四位同學:
生1:我可以很快穿好校服,系好紅領巾。
生2:眼睛看不見,穿校服、系紅領巾非常慢,我覺得眼睛對我們很重要。
生3:用一個手穿校服很慢,沒有另一只手的配合系紅領巾幾乎是不可完成的,手臂在生活中作用太重要了。
生4:沒有雙手,我穿不上校服,系不上紅領巾,干著急沒有辦法。
2.采訪參與活動2、活動3的部分同學:
生1:如果不能說話,只是用手勢表達,對方不明白我的意思。
生2:沒有眼睛,根本不能準確拿出要用的東西。
……
3.小結:如果不小心讓身體受到傷害,我們會面臨生活中的種種不便和困難,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愛護自己的身體!(板書:愛護身體)
(三)感受擁有的幸福
教師引導:我們體驗了沒有眼睛、沒有手臂、不能說話的情況。缺少了身體的某一部分,平時容易的事情就變得非常不方便,看來身體的各部分對我們太重要了。讓我們一起來摸一摸我們的嘴巴,拍一拍我們的手臂,伸一伸我們的腿,眨一眨我們的眼睛,讓我們感受擁有它們的幸福吧!
活動三、總結提升,珍惜生命
過渡:生命是一切希望的基礎,然而它又脆弱得如一朵易凋零的花。如果遇到巨大的傷害,甚至失去生命,最痛苦的人是誰?對,就是我們的父母,親人。
(一)交流關于生命的話題
1.你了解身邊有因意外失去生命的事件嗎?說說你的感受。
若沒有,教師可以介紹一個本地因酒后開車而喪生的年輕人,他家人的痛苦。
2. 討論:生命僅有一次
教師:壁虎的尾巴砍斷了,隔一段時間,又長出新的尾巴。樹枝被砍斷,還能長出新綠紙條,萌發新芽。我們有同學玩游戲可以有十條命,電視上還可以實現“穿越”,有同學認為,生命沒什么?失去了還可以重來?你同意嗎?
交流互動。
3.閱讀《生命》
小結:生命于每個人僅有一次,一旦失去就不可再來,因此帶給家人的痛苦也不是暫時的,而是一生一世。(板書:珍惜生命)
(二)閱讀角《妞妞》
教師:你能從這篇札記中體會到父親的哪些情感?你有什么想說的?
總結: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都傾注著家人無盡的關懷與呵護,我們的生命承載了家人的很多心血,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生命,健康成長。因為生命是不可重來的,生命是最寶貴的!(板書:生命最寶貴)
板書設計:
8.安全記心上
課程標準內容
依據《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我的健康成長”里的內容:“體會生命來之不易。知道應該愛護自己的身體和健康。知道日常生活中有關安全的常識,有安全意識和基本的自護自救能力。”及“我們的社區生活”里的內容:“了解本地區交通情況,知道有關的交通常識,自覺遵守交通法規,注意安全。”
教材分析
本課是統編《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安全護我成長”中的第二課。前一課的主旨在于“體會生命寶貴”;本課主旨在于“學會自護自救”;后面一課主旨在于“警惕人際安全”。本課內容有交通安全、預防溺水、預防火災等內容,從正面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安全隱患,初步學會日常生活中基本的自護自救方法,提高安全意識。組成本課的四個板塊中,第一板塊“平安出行”側重自覺遵守交通法規,及時發現生活中的安全隱患問題;第二板塊“不讓溺水悲劇發生”著重游泳的安全,注意安全意識,養成相應的行為習慣;第三板塊“‘119’的警示”側重學習用火安全,如果遇到火災學會自救自護;第四板塊“安全通行證”是對前面三個板塊內容的概括,側重了解意外傷害發生后的自救自護知識,提升相應的能力。
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雖然自主活動能力增強了,但是安全意識卻比較淡薄。不注意用火、用電的安全,不注意交通安全、游泳安全,時常存在僥幸心理。同時,當下學校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注重安全技能和知識教學,難免單調枯燥。而此階段的學生是有自己的生理、心理需求的,應先在學生心中樹立安全意識,再進行安全自救和防護的技能訓練。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平安出行
教學目標
1.在具體學習情境中領悟到自覺遵守交通法規的重要性。
2.了解溺水的具體原因,心中有所防范。
2.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識和技能。
重難點
在具體情境活動中意識到自我保護的重要。
教學資源
1.情境表演中需要用到的紅綠燈指示牌。
2.調查記錄表
3.課件
教學過程
活動一、安全交通行
(一)回望日常出行
1.出示兩幅上學路上的景色圖片。
2.教師啟發:我們每天上學、放學都要走一段或長或短的路。在這兩年多的時間里,你有沒有看到過危險情況的發生?而造成危險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3.給學生一定的回顧時間并梳理自己的發言。
(二)互動交流
1.學生暢談路上見聞,教師觀察其他學生反應。
2.對于學生講述中涉及到的危險情況,教師可以進行追問,目的是引導全體學生意識到危險發生的原因。
(三) 圖片中的安全觀察
1.請同學們打開課本54頁,閱讀標題下面那段文字。
2.課本54頁有四幅圖,請說說圖中人物遵守了什么交通規則?違反了什么交通規則?
(四)表演與辨析
1.表演。
請兩位同學表演母子二人過馬路,請一位同學拿著紅綠燈指示牌顯示紅燈亮了。教師在“母子”二人要不要紅燈亮時穿過馬路的對話中尋找話題。
2.思辨。
教師把剛才表演過程中尋找到的話題拿出來全班討論、辨析。
教師心中把握這樣兩點:一是“規則”是為了維護大多數人的利益而設定的,如果遵守就比較安全,如果不遵守那么遇到危險的可能性就會很大;二是學生怎么看待過馬路這件事是需要通過課上的思想碰撞以及課下的親自體驗綜合得出的一個結論,課堂上的思辨給學生留出一定的空間。
(五)對酒駕說“不”!
1.閱讀并討論、回答課本55頁的內容、問題。
2.熟讀課本55頁下面“知識窗”中的文字。
(六)小結
交通事故大多是違規造成的,為了保證人身安全,自覺遵守交通法規。
(板書:遵守交規安全行)
活動二、不讓溺水悲劇發生
(一)小組討論、匯總調查結果
1.學生將自己課前調查的溺水原因在小組中與其他成員討論,然后把組內成員的調查結果匯總整理到一張表格當中。
2.教師在巡視中觀察學生交流的情況,指導學生進行表格的匯總。
(二)全班交流
1.各小組輪流展示匯總后的調查結果,教師適時提煉重點。
2.結合課本中56、57頁內容把溺水原因和游泳小技巧融合進學生發言過程中。
(板書:預防溺水有技巧)
活動三、總結梳理
1.明確“規則”的意義。
2.請學生來陳述安全出行、預防溺水的具體知識和技能。
板書設計
安全記心上
遵守交規安全行
預防溺水有技巧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