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第三屆全國小學語文統編部編版優質課比賽統編版六年級上冊第22課《伯牙鼓琴》海南三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三屆全國小學語文統編部編版優質課比賽統編版六年級上冊第22課《伯牙鼓琴》海南三亞
六年級上冊第22課《伯牙鼓琴》
教學目標:
1.讀通、讀懂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2.借助注釋了解課文的意思,體會知音之間的真摯情誼。
教學準備:ppt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課題,理解課題
1.直接進入課題。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文言文。板書:伯牙鼓琴,舉起右手一起寫課題,課題中的“鼓”是什么意思?“伯牙鼓琴”又怎么理解?(指名學生說)都讀過這個故事吧,是關于誰和誰的故事?(全體學生說)板書:伯牙 鍾子期
2.教師闡述伯牙鼓琴的故事。
二、弄清課文中難讀字的讀音,把文章讀準確
師:孩子們都已經預習了課文,文中難讀的字你都會讀了嗎?出示句子中3個難讀字及三個字所在的句子(以ppt展示3個句子):
1.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
2.湯湯乎若流水
3.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
A、指名學生讀“少、湯湯、以”三個難讀字,并說說其理由為什么這樣讀,并把三個字放到句子中去讀一讀。
B、現在請孩子們翻開課本102頁,把這些字放到課文中去練習讀讀課文(全班自由讀),教師要求:讀準字音,把文章讀通讀順。
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鍾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
C、再指名讀、齊讀(教師作出適當評價)
教師過渡:其實我們可以把課文讀得更好些。
三、理解課文中難理解的句子,有感情地讀好課文
師:孩子們,要讀好文言文,只要理解文中主要句子的意思就容易多了,請結合注釋讀2個句子(以PPT展示2個句子):
A、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B、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
1.教師:同學們,我來考考大家:句子中的“方是什么意思”,“志”又怎么理解,“方鼓琴而志在太山”又怎么理解?(指名學生說,“方”是剛剛的意思,“志”是心志的意思,伯牙剛剛彈琴,心里就想到了太山。)教師:是啊,伯牙在鼓琴,鐘子期聽懂了嗎(指名學生說),教師:是啊,伯牙不但聽懂了還發出由衷的贊嘆: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全班齊讀)
2.“少選”又該怎么理解,“少選之而志在流水”的意思是?(學生說:“少選”是一會兒的意思,一會兒伯牙又想到了流水)是的,一會兒伯牙的心里又想著“流水”,鐘子期也聽懂了嗎(全體學生說)。教師:是啊,伯牙不但聽懂了還發出由衷的贊嘆: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全班齊讀)
3.教師:當你讀到“巍巍乎若太山”“湯湯乎若流水”時,你的眼前仿佛出現了什么樣的畫面?(指名學生說)教師:請用你的朗讀把高峻的太山和浩蕩的流水讀出來,請齊讀這兩個斷句: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
教師:讓我們把這兩個短句放到句子中去讀讀完整的句子(齊讀)
A、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B、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
4.教師指導學生讀好語氣詞“乎”。句子中的“乎”是什么意思?(學生說)教師:“乎”在現代中相當于“啊”,表示感嘆,讀的時候要放慢語速,讀到“乎”的時候要有停頓,現在咱們就把“啊”替代“乎”放到句子中去讀讀這兩個短句(指名讀再齊讀):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
教師:現在請有節奏地再讀這兩句話(齊讀)
A、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B、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
5.(師生扮演)教師:時間萬物,除了高山和流水,難道伯牙所想,子期都能從琴聲里聽出來嗎,咱們試試。我來當伯牙,你們當鍾子期。(ppt播放高山流水的曲子,并出示“伯牙鼓琴而志在 鍾子期曰: )”教師一邊念著:我志在 ,一邊指名說,鍾子期曰: 。(教師做評價)
6.這么一理解,相信孩子們更能把文章讀得更加繪聲繪色了,現在請全班齊讀課文:
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鍾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
師生再讀(師讀伯牙部分,學生讀鍾子期部分):
伯牙鼓琴,
鍾子期聽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
鍾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
鍾子期死。
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
接著是去掉后半句由學生讀(以達到背誦課文):
伯牙鼓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鍾子期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
鍾子期又曰:“____________________。”
鍾子期死。
伯牙破琴絕弦,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理解課文意思,體會伯牙和鐘子期的知音情誼
1.教師:不管伯牙彈什么,也不管伯牙有怎樣的志向和情懷,鍾子期都能聽出、聽懂。所以說鍾子期對伯牙來說,鍾子期就是伯牙的“知音”(板書)。
2.有古書也記載著伯牙和子期的故事,請閱讀資料袋,并引導學生根據資料說出記載伯牙和鍾子期故事的有哪些古書和詩句。
遇到這么能懂他琴聲的知音,伯牙會是什么心情呢?(指名學生說)
3.你若是伯牙的話,遇到這么會聽琴的子期,容易嗎,你會發出怎樣的感慨?請你把感慨寫下來(ppt出示):伯牙遇到鍾子期,欣喜若狂,不由得感慨:“善哉!善哉! ”
(教師借助學生的回答進行評價)
4.是啊,知音難遇,伯牙和子期的相遇也讓他們相見恨晚,當他們相約…子期死了,伯牙彈的高山流水沒人知道了…你說這時伯牙的心情是怎樣的?(指名說)教師:子期不在了,伯牙已經不再有心思彈琴了。出示最后一句話并配樂齊讀: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聽著這樣的音樂,讀著這樣的話,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學生說),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反復讀最后一句話。
5.有古書記載,伯牙在子期的墓前寫了這樣一首短歌,孩子們配樂讀:
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但見一抔土,慘然傷我心。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終兮不復彈,三尺瑤尺琴為君死。
總結:這就是伯牙鼓琴的故事,這就是知音難覓的故事,這就是高山流水的故事,再讀課文。(齊讀)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