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所屬欄目:初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遼寧省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遼寧省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學設計
課 題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單 元 第六單元 課 時 1 版 本
2011人教版
年 級 九年級
一、教學目標
一、 知識與技能 (1)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2)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3)了解干冰 二、 過程與方法
(1)學會從化學的角度研究物質的方法。 (2)學習用對比的方法探究二氧化碳與水的反應。
(3)在探究二氧化碳性質的過程中,運用觀察、實驗、對比分析等方法獲取信息,體會獲得知識的過程,培養
學生的學科素養。
三、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學會辯證的看待事物,全面認識與評價自然界中的物質;
(2)體驗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帶來的樂趣,在探究性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有序思維和嚴謹求實的
科學態度。
二、學情分析
二氧化碳是學生們比較熟悉的一種物質,而且在第二單元已經學習了氧氣的相關知識,對于學習氣體性質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并且這節課的內容與生活很貼近,學生很容易接受和感興趣。所以二氧化碳的性質,學生可以通過實驗探究得出結論。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二氧化碳的性質
【難點】二氧化碳是否與水反應的探究
四、現代信息技術資源
鴻合白板 鴻合白板課件 平板電腦
五、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環節) 媒體名稱、起止時間 (’”—’”)及作用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情景導入
引出課題二氧化碳
復習舊知
引出新知
實驗探究(一) 白板
2分6秒—2分30秒 直觀歸納
平板電腦
4分20秒-4分58秒 可以反復觀看,加深印象 “同學們,老師今天非常高興,因為有一個好朋友來到了我們課堂,大家想不想知道它是誰?” “嗯,為了感謝大家的熱情,它給大家帶來一個小節目” 將泡騰片放進可樂中 “今天的這位好朋友它翻手為云,覆手為雨,農民伯伯稱它為“植物糧食”,消防隊員稱它為“滅火先鋒”環境專家卻指責它為地球變暖的“罪魁禍首”大家知道它是誰了嗎?” 板書 引導回憶氧氣性質 大家對氧氣性質的掌握不錯,那么大家看看實驗桌上的二氧化碳,能得出有關二氧化碳的哪些性質呢? “大家得到二氧化碳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那么它的密度呢?同學們能根據自己的觀察和分析進行猜想嗎?” 引導學生猜想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并通過實驗來驗證
描述實驗器材,做實驗。 展示幻燈片 引導學生通過實驗能否得出二氧化碳的其他性質。 觀察出現的現象,并感到新奇 回憶氧氣性質并小組匯報 一名同學到白板前將氧氣的性質歸納到氧氣的方框內
繼續有一名同學到白板前拖動性質到二氧化碳的方框內。
根據自己的觀察進行合理猜想
用平板拍攝老師的實驗過程并觀察,探究,討論。
觀察蠟燭熄滅的現象,得出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不能支持燃燒的性質。
實驗探究(二)
實驗探究(三)
實驗探究(四)
12分40秒-16分10秒
17分10秒-19分09秒
20分45秒-22分40秒
“這么快我們就掌握了二氧化碳的如上性質,讓我們趁熱打鐵,探究一下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情況”
拿出一瓶氧氣和一瓶二氧化碳氣體,分別倒入等體積的,大約三分之一容積的水。振蕩后觀察現象。
引導學生得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的性質。
“二氧化碳溶于水的過程中有沒有與水發生反應呢?” 將溶解了二氧化碳的水噴灑在一朵紫色石蕊溶液浸泡后烘干的紙制成的小花上。 引導學生猜想花為什么會變紅。
引導學生逐一驗證自己的猜想。
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實驗現象,分析得出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的性質。
揭秘小花是用石蕊溶液浸泡過的,讓同學們在平板上查找有關石蕊的知識。
引導學生驗證酸能使石蕊變色。
升華:通過石蕊遇酸變紅的性質,得出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了一種酸,碳酸。 介紹碳酸性質不穩定,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且與水反應,碳酸飲料廠就是利用這些性質來制飲料的。同學們想不想親手實驗得出我們經常喝的雪碧中含有二氧化碳氣體呢?”
觀察現象,并通過對比思考得出關于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情況的性質
觀察現象。猜測小花為什么會變紅
動手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
通過實驗現象,分析得出結論。
查找石蕊的相關知識。
動手實驗,驗證醋酸能使石蕊溶液變紅。
理解記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觀看視頻,學習知識
回憶本節知識
課堂練習
課外延伸
24分50秒-26分50秒 白板
28分20秒-32分
寓教于樂,直觀形象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白板
34分-34分35秒 增加神秘感
36分28秒-36分50秒
37分13秒-39分29秒
引導學生設計驗證雪碧中含有二氧化碳的方案。
總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是二氧化碳的特性。實驗室里用這個性質來檢驗二氧化碳。
運用快捷箱播放兩段視頻,引導學生在視頻里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
聚光燈展示學過的性質
引導學生運用智能筆將用途和性質連線。
引導學生利用本節學過的性質,解決生活中和實驗室里的一些現象。利用幕布功能將答案隱藏起來。
總結歸納本節內容,并將課題延伸到下一節。
設計方案并采用正確方法進行實驗。
理解記憶二氧化碳與澄清石灰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通過觀看視頻,了解干冰的形成和用途。
回憶本節課掌握的二氧化碳的性質。
運用智能筆將用途和性質連線。 。
通過學習的內容來解答出現的問題。
期待下一節課的學習。
六、教學效果:本節課內容緊湊并貼近生活,實驗操作簡單易行,學生理解和掌握起來不難。所以學生都能在輕松自如的狀態下掌握本節課的知識。
七、板書設計
二氧化碳
物理性質 化學性質 用途
無色無味的氣體 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密度比空氣大 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 能溶于水 CO2+H2O==H2CO3
H2CO3==H2O+CO2
能三態轉化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CO2+Ca(OH)2==CaCO3 +H2O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