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二氧化碳的性質
所屬欄目:初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初三化學上冊第六單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課題3《二氧化碳的性質》云南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二氧化碳的性質探究
一、學情分析
本課題選自人教版初三化學上冊第六單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課題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本課題在教材中起到了承前啟后的作用,在學生了解了物質構成的奧秘,并已經學習了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之后,開始較為深入的研究碳和碳的氧化物。二氧化碳與生活密切相關,學生在深入學習之前已經有所接觸,是初中元素化合物知識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這一課題實驗素材豐富,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情和最近發展區進行開發和挖掘,充分訓練和提升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實驗探究二氧化碳的幾條性質;
2.培養學生設計、觀察、分析和評價實驗的能力;
3.通過對二氧化碳性質的學習,培養學生從感性到理性的科學認知方法,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提高科學素養。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二氧化碳的性質實驗的探究
難點:1.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的實驗探究過程 2.學生實驗設計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四、教學過程
【環節1】[問題引入]生活中,打開汽水瓶蓋產生的氣體是什么?如何設計實驗驗證是該氣體?
(學生設計方法,實驗驗證:用注射器抽取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過渡】二氧化碳氣體其實我們并不陌生,我們已經學習過它的一些性質,是無色無味的氣體,固態的二氧化碳能俗稱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那二氧化碳的密度與空氣的大小關系,溶解性,是否支持燃燒等性質又應該如何設計實驗驗證呢?
【學生討論】請盡可能多的設計實驗方案來探究二氧化碳的以下幾條性質(每種方案可畫出裝置圖或者指明具體實驗方法) (1)密度(與空氣比較) 實驗方法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2)是否支持燃燒 實驗方法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方案一
方案二……
(3)溶解性 實驗方法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方案一
方案二……
(4)是否能與水反應 實驗方法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方案
【環節二】[探究實驗一]:二氧化碳的密度大小探究
請同學們思考一下有沒有其他的可以比較二氧化碳的密度與空氣的大小關系的?
[學生回答]可以利用等體積的空氣和二氧化碳比質量的方法,或者利用分子在不斷運動的性質設計實驗
【探究實驗二】:二氧化碳的傾倒的改進實驗
[分析]課本設計的實驗裝置,在傾倒CO2的時候,CO2會受到上升的熱氣流的影響,不容易下落,造成實驗失敗,特將實驗裝置進行改進。用一個大燒杯在底部鋪一層細沙,中間用硬紙片隔開,硬紙片略低于燒杯口,中間剪出一個大小合適的缺口,一個半邊插上由低到高排放的幾支蠟燭,為了增強實驗效果和趣味性,可以多放幾支蠟燭。
[實驗]將一大集氣瓶的CO2沿著另一半面緩慢傾倒。觀察到蠟燭由下往上依次熄滅。
[結論]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物理性質),在通常情況下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化學性質)
[實驗探究三]: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實驗
[實驗]向收集滿二氧化碳的軟塑料瓶中緩慢加入約三分之一的水,震蕩觀
察現象。
[分析]軟塑料瓶變癟,說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導致瓶內壓強減小如圖5。
[提問]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的實驗,主要是利用氣體壓強的改變來實現的,
除了讓軟塑料瓶變癟以外,能不能有其他的方法來表現出壓強變化?
【實驗探究四】: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的改進實驗探究
[提問] CO2溶于水的過程中能否證明CO2與水發生了反應? [學生思考]不能,因為沒有證明有新物質生成。
[引導]如果二氧化碳與水發生了反應,生成的物質應該是碳酸?如何證明瓶子中含有碳酸?此時需要考慮碳酸的性質。
實驗1:醋酸能使紫色石蕊變紅
實驗2:塑料瓶中的溶液也能使紫色石蕊變紅 [思考]此時能否證明CO2與水一定發生了反應?
[學生甲]也不能,因為沒有單獨證明二氧化碳或者水是否也能讓紫色石蕊
(圖6)
變紅。
實驗3:CO2不能使紫色石蕊變紅 實驗4:水不能使紫色石蕊變紅
【結論】二氧化碳和水均不能是紫色石蕊變紅,兩者應該生成了某種性質跟醋酸相似的物質碳酸。
(2)取出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后發現第三四多紅色消失。
說明碳酸不穩定,易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 【性質5】二氧化碳在空氣中的正常含量是0.03%,(體積分數)超過正常含量,就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見P119表6-1)
進入久未開啟的菜窖或深井、深洞的底部時,應該采取怎樣的措施? 【性質6】二氧化碳與澄清石灰水的反應
①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的現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長期盛放澄清石灰水的試劑瓶內壁往往附著一層白色固體,這層白色固體是怎樣形成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石灰水用完以后,如何除去瓶壁上的白色固體?
寫出有關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 【環節三】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
【環節四】小結
【環節五】課堂訓練
1、可用同一化學原理解釋的是( )
①久置的石灰水液面上出現一層白膜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氣,石灰水變渾濁③為了使剛用石灰漿刷過的墻壁快點干燥,常在室內生一盆炭火④向紫色石蕊試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試液變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二氧化碳的下述用途沒有利用其化學性質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二氧化碳用于滅火
C、二氧化碳用于氣體肥料 D、二氧化碳用來制碳酸鈉
3、熱水瓶膽上沉積的水垢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碳酸鈣,可加入______ 除去。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 ___ __ _______。
4、有四個集氣瓶,分別盛滿了空氣、氧氣、氮氣、和二氧化碳四種氣體,請你用最簡單的方法確定它們分別盛有什么氣體? 【環節六】課后思考
二氧化碳能否與氫氧化鈉反應?沒有明顯實驗現象是不是沒有發生反應?如何設計實驗證明?
五、實驗教學反思
本節課實驗教學環節的設立對于學生學科思維訓練是比較有效的,讓學生在實驗中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重視思維訓練,以學生為主體,開展創新實驗探究。教學過程中以上幾個實驗的完成實驗現象都是非常明顯的,盡可能多的給學生提供了額外的一些不同的實驗探究方案,不同的實驗裝置等設計,如密度的探究、水溶性的探究的其他方法,更大程度的開拓了學生的思路,對學生突破中考實驗探究這一大難題是非常有幫助的。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