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貞觀之治,開元盛世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歷史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第2課《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天津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歷史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第2課《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天津級優課
《第2課 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教學設計
【課標要求】知道唐太宗和“貞觀之治”,知道唐玄宗和“開元盛世”,初步認識唐朝興盛的原因。
【學情分析】初一的學生剛接觸中學歷史課不久,歷史學習的知識基礎和能力基礎比較薄弱。但從學生的心理學角度出發,他們對新鮮有趣的事物有較強烈的好奇心。本課內容知識點繁雜,重難點較多,對于初一學生來講有一定的難度。但有關本課內容的影視作品和書籍很多,因而教師需從學生熟悉的角度入手,穿插生動有趣的人物故事,讓本課的歷史人物鮮活起來,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教學目標】本課的核心素養目標整合為以下幾點:
1. 通過了解唐朝建立、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的基本史實,培養時空觀念素養。 2. 結合史料分析唐初三位皇帝的執政措施和政績,培養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歷史學習方法,學會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正確認識和評價歷史人物,培養唯物史觀和史料實證素養。
3. 通過認識三位皇帝的執政措施,感受和學習他們的治國智慧和人格魅力,增強民族自豪感,培養家國情懷素養。
【教學重點】“貞觀之治”、武則天、“開元盛世” 【教學難點】認識三位皇帝的治國智慧、評價三位皇帝
【教學方法】本課以講授法為主,輔以問題教學法、材料分析法、合作探究法、歸納分析法,啟發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 【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導入新課(計劃用時2分鐘) (師出示杜甫的詩句)學生猜一猜這位詩人是誰。
師:杜甫是唐朝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被稱為“詩圣”。而且由于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時期,他的詩充分反映社會現實,被稱為“詩史”。魯迅先生在評價他說:“他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還活在我們堆里似的。”從他的詩中我們似乎還能讀到一些在今天依然值得我們反思的歷史。這節課,我們就透過杜甫的詩
句,回到大唐盛世,走近那些盛世的締造者們。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第二課《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
設計緣由:由學生熟知的詩人引入,激發學生興趣,導入新課。 第二環節:探究新課(計劃用時40分鐘) (出示杜甫的詩句:煌煌太宗業,樹立甚宏達。) 師:詩中的太宗,指的是哪位皇帝呢? 生:唐太宗。
師:這首詩,作于唐中期安史之亂爆發后的第二年。當時的杜甫,目視著混亂的國家,回想起這場叛亂前大唐的盛世景象,他對太宗的思念油然而生。那么太宗做了什么,讓杜甫用了甚宏達來表述?
一、盛世的奠基者——唐太宗
師:唐太宗之所以能取得宏達的偉業,離不開他的三面鏡子。首先第一面鏡子,是一面實實在在的鏡子。銅鏡可以正衣冠,整理自己的衣著樣貌。那這第二面鏡子是什么?回顧上節課知識,提出問題:為什么強大的隋王朝僅存在了三十八年便轟然倒塌?與哪位皇帝有關?他的統治存在哪些問題導致了隋朝的滅亡?唐太宗親眼目睹了隋朝的覆亡,他會吸取怎樣的經驗教訓?通過問題的思考,引導學生得出第二面鏡子是以史為鏡。
設計緣由:通過回顧上節課知識,學生更能理解唐太宗形成以民為本治國思想的來源以及必要性,從歷史中反思經驗教訓是歷史課堂家國情懷的體現。 師:唐太宗的第三面鏡子是以人為鏡。他知人善任,上朝是君臣,下朝是師友。因此,當時朝中是人才濟濟。簡介“房謀杜斷”、魏征。設置問題:你能從唐太宗和魏征的君臣關系中看出他們分別具有怎樣的品質?
師:這三面鏡子是唐太宗的三樣寶物,同時也構成了唐太宗的基本治國思想,那么唐太宗具體應當怎樣治理國家?下面,請同學們設想自己是唐太宗的謀臣,請給唐太宗治理國家出出主意。
設計緣由:為唐太宗出謀劃策,使學生神入歷史,激發學生探究欲望,為學習唐太宗的治國措施做鋪墊。
(出示三省六部制圖片)提出問題:這幅圖片反映的是隋唐時期的哪一政治制度?師:簡介三省六部制。進一步提出問題:這樣的中央官制和過去相比,有什么好處?
(生讀一則相關故事,回答問題)
師總結:三省六部制的好處就在于,它既可以有效的防止少數大臣的專權亂政,也可以充分發揮集體智慧,從而防止決策的失誤。而且由于三省六部各司其職,分工合理,還可以提高行政效率。
(出示兩則材料)提出問題:材料一說明了唐太宗怎樣的治國思想?看完材料二的故事,你有何感想?
師總結:唐太宗對百姓寬厚仁德,自然百姓也會對皇帝信服,社會才會安定和諧。只有以民為本,才能本固邦寧。
師:唐太宗是通過什么方式來選拔人才的呢?簡介唐太宗對科舉制的進一步完善,著重讓學生了解進士科的特點,感受唐太宗選拔人才的不拘一格。 師:另外,唐太宗還主張輕徭薄賦,發展農業生產。對外擊敗東西突厥的侵擾,維護了邊疆的穩定。在唐太宗統治時期,出現了政治清明,經濟發展,國力強盛的局面,歷史上把這一治世局面成為什么? 生:貞觀之治。
師:這也就是杜甫在詩中寫到的“煌煌太宗業,樹立甚宏達”。唐太宗把君民關系提高到了國家根本的高度,開創了歷史上少有的和諧社會。
設計緣由:由于唐太宗的治國理念、治國措施內容多而復雜,又為本課重點內容,故教師從三面鏡子入手激發學生興趣展開教學,以問題教學法引導學生識記知識,感悟智慧。通過史料分析唐太宗的治國措施及其作用,學習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歷史學習方法,進一步培養史料實證素養。
過渡:唐太宗的治國思想,也深深影響著后世。不久,一位傳奇女性登上歷史舞臺,將太宗的基業繼續發揚光大。杜甫有詩:惟昔武皇后,臨軒御乾坤。多士盡儒冠,墨客藹云屯。是說在她的時代,賢者云集,人才非常多。這位女性是誰呢?為什么會出現杜甫詩中所說的景象呢?
二、盛世的推動者——武則天
(展示影視作品中的武則天形象)提問學生:你印象中的武則天是怎樣的形象? (學生朗讀武則天簡介)結合簡介內容,提出問題:武則天想要參政乃至執政,
你認為她會面臨哪些困難?
師總結:中國古代幾乎一直是以男性為主導的男權社會,武則天作為女性執政必然反對者會很多。作為一名女性,武則天深知自己必須要有超乎尋常的智慧,用大膽的舉措,收取更多的人心,做出更大的成就,才能在男權社會中有立身之地。所以她非常重視人才的選拔和任免。
設計緣由:讓學生神入歷史感受武則天面臨的困境,進一步使武則天的形象在學生心中鮮活起來,也為了解武則天的治國政策做好鋪墊。
(播放武則天重用人才視頻)引導學生從視頻中概括武則天大力發展科舉制的舉措。
師:通過殿試和武舉,武則天招募了一大批平民百姓為她效力,這對于她贏得民心作用很大,同時也無疑是對反對她的官僚貴族的一個打擊。再加上她經常會破格提拔一些下層官員,這就使得當時朝中出現了杜甫詩中所說的“多士盡儒冠,墨客藹云屯”的景象。武則天還遵照唐太宗的治國理念,輕徭薄賦,發展生產。在她統治年間,經濟持續發展,人口不斷增長。
(出示唐初人口數增長圖表)提出問題:圖表反映了什么現象?
師:在武則天臨朝執政的半個世紀里,人口從不到400萬增長到了615萬,這是之前唐代任何一位皇帝都沒能達到的增速。武則天的統治為后來開元盛世的來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郭沫若評價她的統治: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設計緣由:武則天最偉大的舉措在于官吏的任免方面,故通過視頻讓學生深入了解。以人口增速圖表論證武則天在唐初期“政啟開元,治宏貞觀”的重要作用,培養學生的識圖和分析能力。
過渡:在唐太宗和武則天的奠基和推動下,大唐盛世終于在開元年間來臨了。杜甫在他的詩中對這一盛世有這樣的描述: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是說開元盛世的時候,連小縣城都有上萬戶人家。糧食連年大豐收,把公家和私人的倉庫都裝得滿滿當當。這樣一個富足的時代,是由誰成就的呢?
三、盛世的成就者——唐玄宗
師:簡要補充唐玄宗即位之艱難,得出“少歷民間,身經難,故即位之初,知人間疾苦,躬勤庶政”的結論。連年的宮廷政變使得國家民不聊生,所以玄宗和之
前兩位皇帝一樣,十分懂得以民為本的道理。 (學生朗讀唐玄宗的小故事)
師:唐玄宗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都做了哪些改革? (學生閱讀教材,找出答案,教師做補充說明)
玄宗在位期間勵精圖治,終于成就了大唐盛世。杜甫的這首《憶昔》是這一盛世最真實的寫照。我們把這一盛世稱為開元盛世。
合作探究:唐太宗、武則天和唐玄宗在治國方面有哪些共同點?為后人留下了哪些治國智慧?學生討論5分鐘,交流分享答案,教師做總結。
師: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大唐創造了從未有過的帝國神話,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出示材料進行佐證)今天我們經常提及中國夢,什么是中國夢?我想,簡單地理解,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個復興夢。那復興到何時呢?很多中國人都會不約而同地選擇回到唐朝。我們學習了今天的內容,相信很多同學會理解這樣一種選擇。
(出示習近平主席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到的關鍵句,與唐初三位皇帝的治國智慧一一對應)
師:我們不難發現,今天我們國家的這些治國理念,正是對唐代三位皇帝治國智慧的繼承和發展,古人的智慧是留給我們今天的寶貴財富。
設計緣由:通過探究活動,學生將所學知識進行歸納概括和升華。培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比較分析能力。通過學生對治國智慧的總結以及教師將歷史與現實聯系在一起,增強學生的歷史自豪感和使命感,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 第三環節:課堂總結(計劃用時3分鐘)
師生一起完成板書,得出結論:盛世的出現不是某一位皇帝的成就,是幾代人努力的結果,是集體智慧的結晶。
師:大家還記得課前,魯迅是如何評價大詩人杜甫的嘛?他說,他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還活在我們堆里似的。其實我們想想,這三位皇帝又何嘗不像活在我們今天一樣。唐太宗說,歷史和人才是他的鏡子,可實際上,他自己,乃至其他兩位好皇帝,都因為他們高超的治國智慧、勤勉的治國態度、獨特的人格魅力,成為了后世的一面面永不磨滅的鏡子。今天的我們,也在夢想著重回大唐盛世的輝煌,如果我們能反思歷史,以史為鏡,那么我們有理由相信,中華民族偉大復
興的中國夢就一定能夠實現。
布置課后作業:選擇你喜歡的一位皇帝,為他寫一篇簡短的碑文概述他的一生,對他的功過做出評價。 【板書設計】
唐太宗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