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新文化運動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人教版初中歷史八年級上冊第12課 新文化運動 -廣東省級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部編人教版初中歷史八年級上冊第12課 新文化運動 -廣東省級優課
第12課 新文化運動
——開啟思想解放的閘門
【教材分析】
新文化運動在中國近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從近代反抗史的角度看,它
是舊革命的總結和新革命的曙光,它對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失敗進行深刻反思,同時對封建舊文化徹底批判,并做好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思想準備,開啟了思想解放的閘門。從近代探索史的角度看,它是舊思想的發展,新思想的肇始。先進的中國人從師夷長技、君主立憲、實業救國到民主共和,發展到新文化運動的民主科學成為改造中國的思想武器。
通過本課新文化運動的興起、內容以及意義的學習,一方面能使學生建立完整的近代化發展的知識結構,另一方面能讓學生認識中國革命的艱難過程,多角度審視和理解這場運動。 【學情分析】
本課的授課對象是八年級的學生,雖然他們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歷史的方法,但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更喜歡直觀有趣的歷史故事,對文化史缺乏系統的認識,理性思維能力有待提高。再者,學生已經學習了北洋軍閥的統治、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的發展、辛亥革命等章節內容,對新文化運動的背景奠定了基礎,所以本課主要通過歷史線索的梳理,在教學中創設情景,設計探究性問題等以培養和提高初二孩子的歷史思維能力,深度分析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歷史學習方法。 【重難點】
理解新文化運動的內容; 全面評價新文化運動。 【教學目標】
1、通過微課與史料的分析知道袁世凱復辟帝制的史實,了解新文化運動的背景; 2、分析視頻材料,列表說出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時間、標志;列舉新文化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
3、分析史料了解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知道李大釗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活動。 4、分析評價新文化運動,結合校園文化體會青少年的時代使命感。
【教學準備】PPT課件、微課、資料搜集、書籍及教學用具的準備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
回顧中國近代化探索的幾次嘗試,梳理歷史線索。從技術層面的學習,到政治層面的探索,分析幾次嘗試不成功的原因,導入新課,改變國人思想的新文化運動興起,開啟了思想解放的閘門。
回憶關于國人學習西方的幾次探索,深層次分析中國近代化的歷程。 通過復習以及梳理歷史線索的方式導入,并從梳理中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思考引入新課,并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
【自主學習】 引導學生完成研學案,老師巡堂并及時指導
閱讀教材,并完成研學案上自主學習部分
利用研學案的問
題設置,指導學生學會閱讀教材,提取關鍵信息
【后教策略】 通過三則史料的分析與微課的播放,讓學生具體地理解新文化運動興起時的歷史背景,從史料中概括出新文化運動興起的原因,指出這是新舊思潮激烈沖突的結果。
觀看微課,閱讀史料分析問題。 讓學生通過解讀
史料了解袁世凱復辟帝制的史實,分析數據了解當時中國的社會現狀,調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閱讀史料的能力,歷史理解能力。
通過陳獨秀參加科舉時對封建制度深惡痛絕之小故事引入新文化運動時期的代表人物以及《青年雜閱讀小故事,指導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以及理解新文化運動的培養學生解讀歷史圖片的能力,分析理解新文化運動的含義,提高史
【合作探究】 志》,通過對雜志封面的分析理解新文化運動的“新”
含義。 料實證意識。
通過《建黨偉業》的片段,知道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以及口號。
觀看視頻,思考北大學生的變化以及他們吶喊的口號
培養學生利用影
視材料理解歷史問題的能力 引導學生找出青年們吶喊的內容,并通過史料分析這些吶喊的緣由。
分析研學案上的材料,歸納得出結論
培養閱讀材料,合作探究的能力 展示xx中學校園中凸顯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校園建設,通過身邊校園文化大力弘揚傳統文化與新文化運動中“打倒孔家店”形成強烈對比,全面評價新文化運動。
評價新文化運動,這場開啟中國思想解放的大閘的運動,有進步性,也有局限性。 引導學生多角度分析歷史問題,形成正確的歷史價值觀。
如何對待傳統文化?
通過新文化運動看今天的傳統文化的傳承,我們可以做什么?
家國情懷的升華,情感教育的熏陶 【自主學習】 新文化運動后期的發展,李大釗宣傳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活動
自主學習
閱讀教材,完成研學案
【總結提升】 梳理歸納本課的知識點
完成課堂小結
整體把握全課 【課堂反饋】 巡堂了解《陽光評價》完成情況
完成《陽光評價》,小組互相批改
及時反饋課堂情
況,檢測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總結及板書設計】
新 1、興起的背景:新舊思潮的激烈沖突 文 標志:《新青年》
化 2、興起 代表人物: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 運 旗幟:民主、科學 動 主要陣地:《新青年》雜志 基本內容:四提倡四反對 3、新世界的曙光: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傳入 4、影響:積極、消極
【教學反思】
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場重要的思想解放運動,開啟了思想解放的閘門。在中國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但對于八年級的學生而言,中國近代史的學習內容多而且枯燥,所以在本課的設計過程,我更注重教學方式的多樣化,從各個教學環節貫穿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意識、歷史解釋以及家國情懷等核心素養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也環環相扣,課堂環節環節比較緊湊,但內容和材料的選取過多,以致在把握課堂時間上不夠自如,也不能給學生充分的獨立思考的空間。
附:上課研學案
第二單元 第12課 新文化運動
課型:新授課 主備: 審核:八年級備課組
班級: 姓名: 小組:
【課標要求】
列舉陳獨秀、胡適等新文化運動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運動在中國思想解放運動中的地位和作用。 【學習目標】
1、通過微課與史料的分析知道袁世凱復辟帝制的史實,了解新文化運動的背景; 2、分析視頻材料,列表說出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時間、標志;列舉新文化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
3、分析史料知道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知道李大釗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活動。 4、分析評價新文化運動,結合校園文化體會青少年的時代使命感。 【重難點】
理解新文化運動的內容; 全面評價新文化運動。 【溫故知新】 近代化探索過程: 技術層面 【自主學習】
1、閱讀課文,找出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歷史背景?
2、找出新文化運動的相關知識,并在書本上找出代表人物的相關作品。 時間 陣地 兩面大旗 主要人物 主要內容
3、指出為新文化運動帶來新世紀曙光的是什么?
【合作探究】
探究一:觀察《青年雜志》的封面,解讀新文化運動的含義。
思想層面
辛亥革命
探究二:回眸歷史,分析“四提倡四反對”的含義。
回眸歷史 我獲取的信息
探究三:新文化運動時期,先進的知識分子提出“打倒孔家店”,而1988年諾貝爾獎得主在《巴黎宣言》中寫道:“人類如果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頭254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這矛盾嗎?新文化運動要向尊孔復古逆流猛烈進攻,那我們鐘村鎮的孔子誕、康公誕是在倒行逆施嗎?xx中學校園文化提倡的弘揚傳統文化是在純粹的復古嗎?為什么?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