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經濟大危機,羅斯福新政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北師大版初中歷史九年級第6課 經濟大危機與羅斯福新政-山西省 - 大同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二單元(動蕩與變革的時代)
第6課 經濟大危機與羅斯福新政【教案設計】
時間:2019年4月10日
課標要求
1. 知道經濟大危機。
2. 了解羅斯福“新政”,理解國家干預政策對西方經濟發展的影響。
教材分析
經濟大危機是一戰后資本主義世界國際關系的轉折點,前所未有,美國實施羅斯福新政,德日建立法西斯專政,二戰歐亞戰爭策源地形成,而羅斯福新政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發展新模式。
課時
1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柯立芝繁榮”、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富蘭克林.羅斯福及其新政。
了解“柯立芝繁榮”背后的危機。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1929-1933年世界經濟危機爆發的原因、特點以及作用的分析,逐漸培養綜合分析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的能力。
通過對羅斯福及其新政的內容及影響的分析,逐漸培養正確認識和評價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態度 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羅斯福新政,得出國家改革必須依據國情,實事求是,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
教學重點 經濟大危機爆發的原因和特點 羅斯福新政的內容 教學難點
羅斯福新政的影響
學情分析
對于九年級學生來說,對于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知識儲備不足,需要大量史料進行知識的豐富。
但是九年級的學生材料分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有所提升,能夠對知識進行理解深化。
學習方法 自主學習法 材料分析法 小組討論法 情景再現角色扮演 辯論賽 教學準備
課件 ppt 教學設計
學思結合 落實素養 傳承文化 研史督教
3
教 學 過 程 設 計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結論
設計意圖 激趣導入
以1933年羅斯福
與胡佛總統大選
引出當時的社會
情況,導入新課。
情景置換,假如
親臨現場,有何
感觸。
當時美國正面臨資本主義世界
空前的經濟大危機,羅斯福正
是在美國“病入膏肓”的情況
下“臨危受命”。
再現當年的總統大選情
境,激發學
生的興趣,
很好地進入本課的學習。
教學內容
環節
一、展示本節課
學習目標
教師PPT展示學
習目標,并強調
下劃線內容為課
程標準內容。
學生齊讀學習目
標,做到人人心
中有數。
1.了解“柯立芝繁榮”與繁榮
背后的危機。2.通過材料閱讀,
分析經濟大危機爆發的原因、
特點和危害。3.通過合作學習,
列表歸納羅斯福新政的內容。
4.通過分析羅斯福新政的特點
和影響,得出改革要適應本國
國情,一切從實際出發。
確立好本課
的學習目
標,讓本課
的學習有方向。指導本課的學習重點。
二、柯立芝繁榮
1.溫故而知新,知道一戰以后的世界格局及其影
響。
2,出示材料,數
據展現20世紀20
年美國的繁榮景
象。
3.介紹“柯立芝繁榮”。
1,自由搶答形式
回顧所學知識。 2.從數據中真切
感受到戰后美國
的繁榮。
戰后的美國在1924年-1929年
經濟高速發展,物質財富增加,
成為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
搶答的形式讓學生在歡快的氛圍中
進行知識的回顧。
用數據說
話,是論證
經濟發展的一項有效手段。
學思結合 落實素養 傳承文化 研史督教
4
三、經濟大危機 1.展示數據:
1929年美國經濟
增長與財富分配
圖。
2.出示一對母女
的談話內容。
3.出示美國危機
爆發后的圖片,
感受當時情境。
4.對這場經濟大
危機進行病癥分
析。
1.材料閱讀,并情景演繹當時父
母談話內容,分
析當時美國出現
生產與消費的嚴
重脫節。
2.學生自主閱
讀,講述經濟危
機的爆發。
3.數據分析,得
出經濟危機的特
點。
4.通過病癥診
斷,得出經濟大
危機帶來的影響。
1. 得出結論:為什么經濟繁榮
的背后孕育危機?得出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
2. 講述”黑色星期四”。 3. 分析得出經濟大危機的三大特點:時間長,范圍廣,破壞力大。
分析得出這場危機的病癥重,傳染病以及并發癥背后的深刻意義。
以經濟大危機爆發的原因、開始標志、爆發領域、特點以及影響為知識主線,結合自主學習法,小組討論法,數據分析法,情景演繹法等多種學習方法,增強對知識的認知和額理解。 四、羅斯福新政
1,簡單介紹羅斯福,講述爐邊談話。
2.,對癥下藥:列表歸納新政內容。
3.小小辯論賽: 你如何評價羅斯福新政? 4.時空縱橫:橫向對比羅斯福與鄧小平。
1. 小組合作:創
意思維導圖的形
式整理歸納羅斯
福新政的內容,
并以小組的形式
展示。
2. 正反方辯論,
論證新政帶來的
影響。
3. 比較羅斯福
新政與鄧小平的
改革開放,總結1. 逐條解讀新政的每一項內
容及其帶來的效果。
2. 重點解讀為什么《全國工業
復興法》是核心措施。
3. 從積極和局限性兩個角度
分析新政的影響,得出新政的特點和實質。
4. 強調評歷史事件采取論從
史出,一分為二的方法。
5. 學史明智:學生暢所欲言自
己獲得的啟示。
圍繞羅斯福新政的內容,特點以及影響知識主線,通過小組合討論,創意思維導圖以及小小辯論賽等活動,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
學思結合 落實素養 傳承文化 研史督教
5
改革給我們帶來的啟示。
時增強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團隊協作能力。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學完本
課內容,你們有哪些收獲呢?
學生暢所欲言。
檢測本課目標是否達成。
從知識內容,學習方法與思想
認識方面談收獲。
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知識整合能力。
六.中考演練 1.(山西.2018.14) 安娜是1930年畢業的一名美國大學生,當她邁出校門走向社會時,最有可能的體驗是( D )
A.“政府無限量提供牛奶面包” B.“美國社會像一潭死水般平靜” C.“為共度難關各國變得親如兄弟” D.“找工作比買彩票中獎還難”
2.(南充.2018)1929年-1933年的經濟危機影響到整個資本主義世界,造成工業,農業,商業和金融業部門的危機。這最能反映危機( B)
A. 來勢比較猛烈 B.涉及范圍特別廣
C.破壞性特別大 D.持續時間特別長
3.(2019原創)有學者稱:20世紀最大的反危機經典案例“羅斯福新政”表明,任何危機中都可能孕育著新的“機遇”。羅斯福新政的“機遇”是( B ) A.遏制了資本主義經濟的崩潰 B.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的模式 C.顛覆了資本主義制度 D.鏟除了經濟危機爆發的根源
感受中考真題,解讀怎選,為什選。
學思結合 落實素養 傳承文化 研史督教 6
七.教學反思
一.教師自評
在工作室二次集體研討的基礎上,結合上節課授課情況,我對教學設計進行了一些調整:
1,在教學目標設計上,下劃線強調課程標準內容,出示重點。
2,在論證經濟危機原因材料的選取上做了適度刪減,設計情境演繹法讓學生真實感受當時社會狀態,從而得出結論。
3,在羅斯福新政內容環節,增加了小組展示環節,將課堂真正還給學生,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4,設計小小辯論賽活動在論證如何評價羅斯福新政,培養學生一分為二的辯證思維方式。
通過授課,發現本課不足:
二.工作室成員進行第三次集體研討。
本課亮點:
1,課堂節奏得到有效調整,充分發揮了學生課堂主題地位。 2. 教學活動環環相扣,圍繞知識主線貫穿始終,
3. 在情感升華環節,學生暢所欲言,很好的體現了人文學科的立地樹人nederland核心素養。
本課不足及改進措施:
八.板書設計
第6課:經濟大危機與羅斯福新政
自由放任 國家干預
經濟 (生產過剩) 經濟大 (對癥下藥) 羅斯福 繁榮 危機 新政
學思結合 落實素養 傳承文化 研史督教 7
時間 地點 特點 影響 內容 特點 實質 影響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