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海峽兩岸的交往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歷史14課《海峽兩岸的交往》山西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歷史14課《海峽兩岸的交往》山西省優課
人教部編版初中歷史教科書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
第十四課《海峽兩岸的交往》教學設計
一、課標分析
1、 課標要求
了解海峽兩岸關系改善的史實,認識祖國統一是歷史的必然趨勢。 2、 課標分析
“了解海峽兩岸關系改善的史實”屬于識記層次;“認識祖國統一是歷史的必然趨勢”屬于理解層次。
二、教材分析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但在歷史的長河中卻風雨飄搖、多次由于侵略而被迫分離。現代意義上的臺灣問題,自1949年始。1949年國民黨退往臺灣后,臺灣開始與大陸長期隔絕。完成祖國統一大業,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改革開放后,形成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對臺基本方針,并采取了一系列促進海峽兩岸關系發展的措施。海峽兩岸交往日益密切,經濟、文化交流和人員往來有了長足的發展。
本課是人教部編版初中歷史教科書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的最后一課,呈現了統一祖國相關的遺留問題——臺灣及兩岸關系。在學習了《香港和澳門的回歸》、了解“一國兩制”方針的基礎上,更容易理解大陸對臺方針變化的史實。
本課共有兩個子目,分別是“推進祖國統一大業”和“日益密切
的交往”。“推進祖國統一大業”講述了中央人民政府為實現祖國統一大業,從客觀實際出發,與時俱進做出一系列努力的史實。“日益密切的交往”講述了在推進祖國統一大業的過程中,海峽兩岸交往日益密切的概況。
三、學情分析
鑒于本課內容與現實聯系密切,許多問題非常敏感,在取材選材
就要慎之又慎,選取適合初中生理解的材料。在聯系現實生活時,引入時事,拓展學生的認知與視野。
根據初二學生已具備一定的歷史知識,初步掌握了一定分析問題的能力的特點,在教學中通過文字材料、圖片和影像資料的有機結合,在培養學生呢論從史出、史論結合能力的基礎上,注意正確引導,強化學生祖國統一是歷史發展必然趨勢的思想意識。
四、教學目標
綜合本課的課標要求、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我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出發確立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能力】列舉海峽兩岸關系改善的史實,理解“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意義,提高歸納知識的能力;知道海協會、海基會,了解“九二共識”及其意義;認識江澤民的八項主張、胡錦濤會見連戰、習近平同馬英九會面等史實對海峽兩岸關系發展的作用;了解海峽兩岸日益密切的交往情況。
【過程與方法】通過分析文獻、圖片等資料,了解海峽兩岸關系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歷史事件,掌握運用不同類型材料具體分析歷史問題的
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認識實現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共同心愿,是歷史的必然趨勢,增強祖國統一必將實現的堅定信念;了解學習中國共產黨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方面的政策和努力。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黨和政府對臺政策方針的變化以及兩岸關系的發展 教學難點:影響兩岸關系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六、教學流程
第一環節 導入新課
我們上一節課學習了香港和澳門的回歸,認識了“一國兩制”這一對于祖國統一大業來說非常重要的政策方針。除了香港和澳門以外,還有一個地方是擺在祖國統一面前至今都沒有解決的問題。
展示溫家寶總理的話“淺淺的海峽,是中國最大的國殤,是中華民族最深的鄉愁”。(這指的是什么問題?)
到底是怎樣的鄉愁呢?這節課我們來接著學習第十四課《海峽兩岸的交往》。 展示板書課題。
第二環節 講授新課
一、鄉愁何來:臺灣問題的由來
帶領學生共同回憶并展示中國歷史上從三國時期到近代抗戰勝利后對于臺灣的管轄措施地圖。提問:從地圖展現的變遷中能得出什么結論?(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國民黨結束了它在大陸的統治并敗退臺灣,在我們準備解放臺灣時,美國第七艦隊入侵臺灣海峽,兼之當時國際情況復雜,臺灣問題被遺留至今。
提問:我們解決臺灣問題,性質與香港、澳門一致嗎?
(回憶香港、澳門問題是在近代帝國主義的不平等條約下被侵占租借的,通過外交手段可以解決,而臺灣屬于內政) 二、何以解憂:推進祖國統一大業 1、兩岸關系
學生自主閱讀課本第一子目,梳理大陸對臺政策的變化以及兩岸關系的變化,思考怎樣分類歸納能使史實更清晰了當,繪制自己的知識列表并小組交流展示。
最后展示教師范例。分為以中央最高領導人變化為基準而變化提出的對臺政策,以及與之時期相對應的促進兩岸關系發展措施。(強調九二共識) 2、日益密切的交往
大致可分為四個方面——政治往來、人員往來、經濟合作、文化交流 學生自主閱讀第二子目內容,了解交往密切的史實,四個方面分別舉例發言。在每一個方面發言完畢后,展示相關事件圖片。
政治往來:連戰訪問大陸、宋楚瑜訪問大陸、習近平與馬英九會面 人員往來:大陸探親、兩岸交換生、夏令營活動 經濟合作:臺資企業、三通、服貿 文化交流:文學影視作品等 三、展望未來:期盼統一實現
盡管兩岸的交流往來日益密切,但兩岸關系仍時有緊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閱讀三則材料,完成問題并小組溝通交流。
提問:根據材料一簡述目前解決臺灣問題有哪些阻礙?
根據材料二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說說解決臺灣問題有哪些有利因素? 學生展示討論成果,分析講解答案。
第三環節 課堂總結
展示回顧全課知識框架。回扣導課,齊讀余光中《鄉愁》
從1949年國民黨敗退臺灣到兩岸交往愈加密切的今天,我們始終明確臺灣問題是內政問題,對外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出示圖片“少了這一個點,就不是完整的中國”。如何進一步維護我國利益,早日完成祖國統一,仍然需要不斷的努力。 完成課后檢測。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