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千姿百態的水
所屬欄目:初中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美術七年級湘教版下冊第5課《千姿百態的水》山西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美術七年級湘教版下冊第5課《千姿百態的水》山西省優課
在美術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千姿百態的水》教學案例反思
在從事美術教育后,我對美術教學逐漸有了自己的一些感悟。美術課作為九年義務教育的一門必修課,對于陶冶學生情操,啟迪學生智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種種原因,美術課不被重視,這不僅需要社會、學校的努力,更需要我們一線的美術教師為之付出努力,來發展美術教育。一些客觀因素我們無法改變,我們能改變的就是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從自身出發,了解學生,轉變觀念,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在《千姿百態的水》教學活動中,從備課、搜集教學資源到課堂教學實踐活動我都在思考一個問題,如何在教學環節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真正喜歡上美術。
一、利用媒體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我為什么要先說多媒體教學,因為在這整個的課堂實踐活動中我較多地利用了多媒體教學,多媒體作為信息的載體,在教育目標與教育內容的實踐中搭起過渡的橋梁。《千姿百態的水》主要利用了power point作為教學課件,課件每一頁銜接流暢,色彩搭配協調,文字部分安排合理,尤其是視頻動畫效果奇特,幫助我在講授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如在感受大自然中水的形態美時,我運用多媒體播放水形態視頻讓學生欣賞,例如一滴水滴入水體的視頻,學生既能看到水滴入水體之中泛起層層漣漪的動態過程,也能聽到悅耳動聽的叮咚聲,視覺、聽覺都得到了享受。還展示了激情澎湃、波濤洶涌,卷起千層浪花的大海場景、一瀉千里的瀑布飛流直下的場景和涓涓流淌的小溪哼著歡快的小調流向遠方的場景等等,這些場景的展現對學生感受水的形態美和藝術美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這些只是讓學生腦海里想象,效果不是很理想,對本課的學習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一定的影響。課堂實踐證明,利用多媒體教學要比傳統方法便捷了好多,并且直觀的動畫演示是傳統方法所不能比擬的。在這里我聲明一下,不是說傳統教學方法不好,而是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選擇適合的教學工具、教學方法和手段。多媒體用在這節課的教學中不僅刺激了學生的視覺和聽覺,而且有效地喚起了學生的興趣、情緒和思維,對教學起到了輔助作用。所以我提倡學校可以建立多功能教室,讓學生直接接受各種美術教育信息,以更直觀、更形象的畫面出現在學生面前,吸引學生的視覺,聽覺,使他們進入情境,便于他們認識、理解、接受、領悟,使美術教學更為生動活潑,這種有別于平時課堂教學的學習方式更受學生歡迎,從而使學生體驗到美術的樂趣,感受美術帶來的愉悅。
二、了解學生,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摯友,是學習的原動力,而在過去的美術教學中存在程式化、簡單化,教學過程死板,教學方法單調,受教材束縛,面對相對陳舊的教學內容,進行煩瑣枯燥的教學,以本為本,脫離社會生活和學生實際。因此,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由于教學設施、場地、認識等方面的限制學生對美術課的興趣逐漸降低,使許多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也是束手無策,這就造成了教學上的低效率后果,并逐漸進入到教與學的低效惡性循環,無法適應當代學生健康、活潑、創造性發展的需要。那么,在美術教學中如何激發、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呢?我認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一個人對某種事物發生興趣時,他就會產生強烈的好奇心,主動地、積極地、執著地探索該事物的奧秘。我們要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就得了解學生,因材施教,允許學生個性的自由發展,允許學生興趣的不同方向,承認學生存在的個體差異,承認學生對知識掌握的速度有快有慢,接受知識的能力有強有弱,給學生以充分的尊重,從而培養其學習興趣。在這次水紋裝飾課上,在課堂教學活動過程中,有個嘗試小練習,“學生把欣賞的破濤洶涌的大海等某個視頻感受簡單的表現出來”,有部分學生不敢下筆,怕表現不好,于是我鼓勵他大膽運筆,鼓勵他不要怕,這只是個嘗試練習,不在于畫的好壞。不一會,全班同學都很愉快地完成了練習,盡管練習的質量不一,但我很高興,因為我保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他們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體驗了表現的情趣。學生的基礎與接受能力有高低,因材施教,讓學生在自己的起跑線上前進,相信自己學習裝飾設計的能力,體會成功的喜悅。在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生意愿,在許可的范圍內向學生“妥協”一下,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選擇。
三、創設愉悅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學生學習時僅有老師一個人說教,學生聽,這樣的課堂最不受學生歡迎。作為一線美術教師要為學生創設輕松、和諧的學習環境,讓他們更喜歡上美術課,樂于學習美術知識,接受美的熏陶。這次水紋裝飾課,我除了制作了精美的教學課件外,還在墻上粘貼了掛圖、在室內擺放了模型,播放了輕音樂,這些準備都是為了給學生創設一個設計氛圍。從而培養學生學習水紋設計的興趣。在課件中把我收集的一些精美的水紋裝飾圖一一展示給學生,那生動的造型、漂亮的色彩、給學生強烈的視覺沖擊,那獨具匠心的創意更是讓他們不由自主地發出贊嘆。受此感染,學生也躍躍欲試,我因勢利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有關水的名作,從中總結方法,然后分頭行動,一次水紋裝飾物件熱潮在校園里掀起……通過這節課我更深刻地認識到一個良好的范例,對學生不僅具有啟發、展示的作用,更是一種學習動力的催化劑。
四、利用各種材料,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眾所周知,上美術課,要準備很多材料,除了繪畫工具之外,還要根據每節課的學習內容準備相應的材料,像這節課我設計的課堂活動就是讓學生為自己的某件生活用品設計水紋,學生有的帶著碗和盤子,為自己的碗和盤子設計,有的學生感覺攜帶碗和盤子不方便,帶了紙盤子、塑料碗,有的為自己的白體恤設計,有的在陶瓷器皿上設計等等,可以說我自己也想象不到學生會帶上這么多各種各樣的材料來設計裝飾。于是美術課堂便成為學生的手工作坊,各種各樣別具一格的水紋裝飾畫也應運而生,美妙極了……
讓學生把美術創作與手工勞作相結合,全面調動了學生的感官,它不但要運用到美術的語言,如觀察、分析事物的色彩、形狀、線條、明暗、肌理等并進行藝術抽象,同時要考慮到如何感受和了解材料的形、色、質量、如何選擇適宜的工具、如何運用適當的方法加工制作等。學生可以完全自由地表達個性和自我的想法,從而體驗創造的獨特興趣。
五、利用實地寫生,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引領學生走進生活,學習美術有很多的課堂需要走出教室,實地寫生,這也是學生最感興趣的課。作為視覺藝術教育的美術課,不但需要到生活里捕捉題材內容,而更本質的是需要學生通過觀察、體驗、感受,去真實描繪和創造生活。在美術教學中,根據教材組織學生以“生態游”的方式,去田野、河邊、草地上、花叢中寫生。這樣孩子們不但興趣盎然,作品富有真情實感,而且在寬松愉快而自由的環境里,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得到了自由發揮。如果僅憑教師說教,該怎么選景,該怎么構圖,怎么設計,哪些畫面需要,哪些畫面不需要,然后讓學生去完成作業,這樣閉門造車,學生是表現不出來什么的。要想表現得真切,設計出具有獨特創意的作品,學生必須有實地的體驗,認真的觀察才行,因為藝術來源于生活。把學生帶到大自然中,讓他們去聽、去看、去觸摸、去感受,嘗試直接用色彩去表達,去抒發。如在上這節課之前我就帶學生去美術館賞析有關水紋裝飾的物件,當我把學生帶到校外,他們歡呼雀躍,高興的選擇了自己喜歡的水紋進行了臨摹,感受、了解水紋裝飾能運用到生活當中的各種物件上去裝飾美化我們的生活,學生那專注的神情,認真的態度,讓我驚訝,再觀察他們的作品,比平時在教室里畫的要仔細得多,形象得多,我想這就是源于他們走出了教室,細致觀察的結果。因此要多帶學生出去走走,讓他們在真實的環境中去感受生活,這樣一來,學生的感悟能力增強了,繪畫能力就提高了,設計創作意識有創新了,自然學習興趣更濃了。像這節課就得多帶學生出去看看,真實的感受水紋的運用,然后在此基礎上經過整理,才能設計出既符合裝飾目的又適合生產要求的水紋。
除了上述提到的五點外,還可利用發生在學生身邊的美術現象,時時給他們提供關注和參與的機會。如運動會的廣告、元旦晚會的底幕、晚會主持人的服裝、演員的服裝、學校將要新建的科技大樓、美術室的室內設計,還有像利用這節課所學知識設計水紋來裝飾我們的居室,美化我們的生活等等,這些都是發生在學生們身邊的事情,也是他們經常談論的話題,這些鮮活的內容最容易激起學生的興趣。
以上只是我在美術教學中一點淺薄的認識,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需要我們一線的美術教師繼續為之努力。我們期待我們的教學環境越來越好,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和諧的藝術氛圍,讓孩子們接受更多的美術知識,受到更多美的熏陶。
課題:《千姿百態的水》
科目: 美術 教學對象:七年級
課型:設計 應用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根據“設計 應用”學習領域的課程內容設置,以賞析表現水的藝術作品切入,讓學生體會作品的文化內涵,感受藝術與生活關聯及其藝術價值。一方面讓學生細心觀察大自然中水的不同狀態,從而發現造型的規律,另一方面通過體驗和創造活動,引導學生發現水在不同條件下產生的多種形態,從探究活動中獲得視覺感受和審美體驗,并運用于造型表現,創造出生動的形象。
二、教學目標:
1.能細心觀察與主動感受水的形態美和藝術美。 2.能夠運用點線面表現水的不同形態。
3.根據水的形態嘗試合理組織點線面對物件進行裝飾。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水在生活中必不可少,學生對水并不陌生,學生只要細心觀察大自然中水的不同形態,從而發現其造型規律,再加上他們小學的美術基礎、上節課所學的紋樣知識,以及本節課綜合分析、方法指導、課堂活動、自主設計等環節,相信學生能夠掌握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會運用水的形態美裝飾物件使其豐富美觀起來。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1.多媒體課件展示一組水形態變化圖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多媒體課件展示幾個水形態視頻,整體呈現,直觀感受,了解水的形態美;
3.綜合分析,方法指導,通過多媒體課件賞析名作,學習如何運用點線面這些美術元素表現水的形態美。
4.課堂活動,自主設計,給學生表現的機會,多媒體課件展示參考圖片; 5.運用多媒體展示作品,對學生作品進行評價,增強學生自信心。
6.課堂總結,知識拓展,把所學知識運用于生活中,裝飾生活,美化生活,并教育學生要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
五、教學重點及難點:
重點:感受水的形態美,并能夠把水的不同形態運用點線面表現出來。 難點:根據水的形態嘗試合理組織點線面對物件進行裝飾。
六、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欣賞圖片,激趣導入:
1.欣賞圖片:
2.注意觀察水的形態變化,引出課題。
學生欣賞一組從水龍頭里流出來的水的圖片(水量由小變大)
1.多媒體展示欣賞的圖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觀察能力。 2.初步了解本課所學 知識。
二、整體呈現,直觀感受:
感受大自然中水的形態美 (水形態視頻欣賞)
這是一個什么場景,它帶給你什么樣的感受呢?
小練習:
展示評價:
小總結:
在表現水的形態變化中運用到了那些美術元素。
學生欣賞視頻,感受大自然中水的形態美。
(1)波濤洶涌的大海視頻 (2)水滴入水體視頻 (3)瀑布氣勢如虹視頻 (4)平靜的湖面視頻
(5)涓涓流淌的小溪視頻
小練習:
學生把欣賞的某個視頻感受簡單的表現出來。
展示評價學生的練習。
運用到的美術元素:點、線、面以及點線面的結合。
此環節談感受,鍛煉了學生運用美術語言的表達能力。
小練習鍛煉了學生迅速捕捉整體感受的能力。
“小評價”有利于提高學生自信,增加學習的興趣,從中學會取長補短。
三、綜合分析,方法指導:
賞析名作:
教師根據學生的分析總結板書:點線面運用時進行了大小、疏密、粗細、曲直、長短、形狀、方向等的變化。
學生賞析: (1)古代陶器
(2)古代官服
(3)九龍壁 (4)馬遠《水圖》 (5)吳冠中《水鄉》
多媒體展示名作圖片,對照圖片,總結美術元素是如何變化的。
正確方法的學習,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且有利于學生在后面的自主設計時順利進行。
四、課堂活動,自主設計:
課堂活動: 運用所學知識,根據水的形態變化,選擇合適的點、線、面,嘗試對物件進行水紋裝飾。 (播放輕音樂)
學生設計,教師隨堂指導。
1.電腦展示一組水形態變化圖片,供學生參考,配上舒緩的背景音樂,渲染課堂氣氛,為學生提供輕松舒暢的設計環境。
2.學生自主設計,體現了新課程改革中“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有助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創造能力的發展。 五、作品展示,作品評價:
1.投影儀展示學生作品。
2.談談你最喜歡的作品,也可以對其他的作品提出你的建議。
自評、互評。
1.本環節有助于學生運用美術語言,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2.有利于提高學生自信,增加學習的興趣,從中學會取長補短。 六、課堂總結,知識拓展:
1.談談這節課你收獲了什么?
2.如果用我們設計的水紋來裝點我們的生活,你認為這些作品可以在哪些地方使用?
3.展示圖片
我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水紋。這些漂亮的水紋既裝點了我們的生活,也為我們帶來了賞心悅目的視覺感受。只要我們善于觀察,就會發現生活中的美無處不在,同時也請大家保護我們的水資源,讓千姿百態的水永葆青春!
1.學生談。
2.學生回答通過多媒體欣賞圖片
一方面鞏固本課所學知識,另一方面培養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學以致用,裝扮我們的生活。
七、教學評價設計:
1.學生能夠在表現水的過程中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情感經驗表達自己的感受。
2.學生的繪畫作業能較好地控制點線面的運用,畫面中的點線面組織的較好,能把握好畫面的節奏。
八、板書設計:
千姿百態的水
水形態美:
點——大小、疏密、形狀......
線——長短、粗細、曲直、方向...... 面——形狀、輕重......
九、 教學反思:
本課時學生欣賞水在自然界千變萬化的形態,獲得審美感受,學生分析其造型、色彩和動態特點,相互交流,嘗試把感受簡單的記錄下來,總結運用到的點線面美術元素。然后對不同形態的水作品進行賞析,歸納造型特點,對應作品,體會點線面的大小、疏密、粗細、曲直、形狀等對比形成的秩序美感,運用所學知識嘗試表現水的形態。
本課從欣賞水的形態美到表現水的形態美,知識學習循序漸進。學生通過教師講解和多媒體課件展示賞析以及自主設計等課堂活動,基本掌握了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本課強調了“學以致用”的觀念,讓學生在了解掌握表現水形態美的基礎上,對生活用品加以裝飾表現,增強以設計改善環境與生活的愿望,并通過本課的學習教育學生要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