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一節《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安徽省級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一節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安徽省省級優課
§3.1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初中生物新教材第四單元《生物圈中的人》中的第三章《人體的呼吸》的第一節,學好本節內容可為進一步學習下節課《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打下基礎,做好知識鋪墊。
呼吸是維持人體生存的一項基本生理活動。學生本身知道只要人活著就離不開呼吸,鼻是用來呼吸的器官,但對呼吸時還有哪些器官參與,這些器官對吸入的氣體有什么作用,了解比較少。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學生可以明確呼吸系統的組成,呼吸道不僅僅是氣體進出肺的通道,還能對吸入的氣體進行處理,使到達肺部的氣體溫暖、濕潤和清潔,但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保持環境中空氣的新鮮、清潔是非常重要的,從科學的角度認識空氣質量的好壞與人體健康的關系。 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經過之前的學習已經具有一定的生物學知識儲備,也有了一定的分析問題、觀察思考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但總體上表現為心理上的發育還不成熟,思維模式仍然有明顯的形象思維痕跡,對于枯燥的和深奧的描述缺乏由感性認識到理性思維過渡的經驗。針對這些情況,課堂中可采取多種手段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主動思考,自主學習,如多引用資料、圖片,結合運用多媒體,多聯系貼近生活的事例,盡力通過學生的切身感受和體驗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由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描述人體呼吸系統的組成。
2.說出呼吸道的作用,并認識到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能力是有限的。 (二)能力目標
1.通過分析資料了解呼吸道的相關知識,增強提取信息,分析問題和歸納總結的能力。 2.通過對呼吸道相關的生活事例的分析,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認同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能力是有限的,自覺維護環境中空氣的新鮮清潔。 2.關注自身呼吸系統健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教學重難點
1.重點:呼吸道的作用。
2.難點:“資料分析”活動的組織和完成。 教法與學法
1.教法:運用課件演示和小組合作探究相結合的方式,分析資料,聯系貼近生活中的事例,掌握重點,突破難點。
2.學法:通過觀察、討論、歸納等手段,進行自主探究性學習。 教學設計思路:
通過相關視頻引入本節課的課題,接著讓學生通過觀察圖片,自主學習,總結出呼吸系統的組成,然后通過一個體驗活動讓學生親身地感受到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舒服,思考原因,
從而過渡到呼吸道的作用。引導學生分析課本的資料,先歸納出鼻子結構及相應的作用,然后舉一反三,歸納出氣管和支氣管的結構及作用,最后總結出呼吸道的作用這一重要概念,增強學生提取信息,分析問題和歸納總結的能力。在整個教學中對學生滲透關注呼吸系統健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形成自覺維護環境中空氣質量意識的情感教育。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學習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播放視頻:《瘋狂原始人》中女主角潛水的畫面,提問引發學生思考,繼而引出呼吸的重要性。
觀看視頻,思考:潛水需要憋氣,那么假如編劇設計的場景是讓女主角一直憋氣下去,行不行?
引用動畫視頻資料,激發學生興趣,同時自然地引出課題,使學生的學習有的放矢。 一、呼吸系統的組成
指導學生根據教材P41圖4-26,認識呼吸系統的組成。課件展示:呼吸系統的組成圖片,遮蓋器官名稱,讓學生搶答。
觀察圖片,思考:呼吸系統是由哪些器官組成的?積極搶答,達成共識。
利用教材中的信息,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培養學生自學、觀察、思考、梳理知識等能力。 二、呼吸道的作用
1、氣體進出的通道。
2、具有溫暖、濕潤、清潔空氣的作用。
組織學生體驗活動:捏鼻子、張嘴和不捏鼻子、閉嘴,比較二者的感受,從而引出呼吸道的作用。
指導學生閱讀41頁資料分析1、2、3,以小組的形式討論問題,最終引導學生總結出鼻子的作用:具有保證氣流通暢,溫暖、濕潤和清潔空氣的作用。 參考資料:
多媒體課件演示:鼻骨和軟骨、鼻黏膜以及鼻內毛細血管的圖片。
多媒體課件演示:北歐人和非洲人的圖片,思考他們鼻子形狀的特點,并解釋為什么有這樣的特點。
過渡:鼻子作為呼吸道的起始部位具有這些功能,那么呼吸道的其他結構是否也具有?
指導學生閱讀41頁資料分析1、2、4及42頁的圖片,以小組的形式討論問題,最終達成共識:氣管和支氣管具有保證氣流通暢、清潔、濕潤空氣的作用。
多媒體課件演示:氣管C型的軟骨,學生體驗,描述感受。
閱讀資料,積極思考,小組內討論交流
1.鼻子有什么結構? 2.這些結構在呼吸時分別有什么功能?
觀察圖片,積極思考,回答問題。鞏固對鼻子溫暖作用的理解。
閱讀資料,積極思考,小組內討論交流 1.氣管和支氣管有什么結構? 2.這些結構在呼吸時分別有什么功能?
結合學生自身的體驗,自然地引出呼吸道的作用,且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進一步探究。
通過小組合作分析資料,討論交流,培養學生資料分析,交流合作和語言表達能力。
學以致用,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先分析鼻子在呼吸時的作用,然后引導學生找出資料
中氣管和支氣管的結構和功
能,培養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
三、呼吸與吞咽的關系
氣管壁的縱切圖. 多媒體課件演示:隨地吐痰的漫畫。
補充的資料:哮喘病人和正常人支氣管的圖片
通過資料分析,引導學生概括出呼吸道的作用。
指導學生閱讀42頁資料分析6、7、8,出示肺炎、塵肺、沙塵暴天氣和在有毒氣體的環境中佩戴防毒面具的圖片。
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保持環境中的空氣新鮮、清潔是非常重要的。
課件演示:呼吸與吞咽的關系,示會厭軟骨的作用。 課件演示:聲帶的發音,示喉的作用。
思考痰是怎樣形成的,并說出不能隨地吐痰的原因。
說出哮喘發病的原因,并得出支氣管具有保證氣體通暢的作用。
思考:通過資料分析,你能概括出呼吸道有什么作用?
思考:有了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人體就能完全避免空氣中有害物質的危害嗎?舉例說明。
這對你有何啟示?
思考:為什么吃飯時大聲說笑容易被嗆著?
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通過逐步引導,幫助學生建構呼吸道能保證氣體的通暢
和對空氣的清潔、溫暖、濕潤作用這一重要概念。
使學生通過學習認同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能力是有限的,自覺維護呼吸系統健康及環境中空氣新鮮、清潔。
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吃飯時不大聲說笑、青春期注意保護聲帶。
小結 引導學生回憶: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們都掌握了哪些知識?對呼吸道的作用有哪些新的認識?
學生思考,闡述自己的認識。 培養學生歸納總結能力。 鞏固練習
課件展示問題,當堂訓練。 思考并回答。 當堂反饋,鞏固提升
板書設計
§3.1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
一、呼吸系統的組成 二、呼吸道的作用 鼻
咽 1、保證氣流通暢
呼吸道 喉 2、溫暖、濕潤、清潔空氣。 氣管 (有限的) 支氣管
肺 三、呼吸與吞咽的關系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