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一節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瓊海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一節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瓊海市嘉積中學分校
《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教學設計
嘉積中學分校 王小婷
一、教材分析和學生分析
1、教材分析:本節內容是本章的第一節,是學生探究本章內容的基礎,特別是呼吸系統的組成,這部分內容是貫穿本章的主體,同時對學生探究呼吸系統衛生保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呼吸道的作用這部分內容,教材安排的資料分析和討論題,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進行探究,學生可以自主活動意識到生活中的衛生保健,是學生自主探究的好素材,安排合理,能達到《課標》的標準要求。
2、學生分析:學生已有一定的認知基礎:一是知道人的生命與呼吸息息相關,且在作劇烈運動時,呼吸會更加急促;二是大體知道呼吸系統的組成。但是學生對呼吸與生命活動的本質聯系認識不清,各呼吸器官的實際結構與功能了解不深。另外,通過上學期新課程標準與本課題研究的實驗,學生對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等學習方式已有一定的基礎,班級已具備良好的學習氛圍。 二、三維目標 (一)知識目標
1、描述人體呼吸系統的組成; 2、說出呼吸道的作用。 (二)能力目標
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分析相關資料,通過分組討論合作,提高分析問題,歸納總結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認同呼吸道對空氣處理能力是有限的;
2、認識到應自覺地維護環境中空氣的清新、清潔并關注空氣質量與人體健康關系,提高環保意識,養成良好的呼吸習慣。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通過資料分析,歸納出呼吸道的作用。 2、教學難點
呼吸道作用的分析與總結。 四、課前準備
1、教師:多媒體教學課件;相關音頻資源和動畫資源;實物展示:雞氣管、解剖盤等。
2、學生:充分預習教材。 五、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 入
播放嬰兒啼哭音頻; 提問:為什么新生兒都是啼哭著來到這個世界的呢?(學生討論回答) 引出呼吸。 安靜聽音頻。 根據已有知識經驗,和小組同學交流討論,回答問題。 回答呼吸的概
念。
設疑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好奇心。引出本節新教學內容。
呼 吸 系 統 的 組 成
提問:
1、什么是呼吸? 2、呼吸是由人體的什么系統完成的?
3、呼吸過程中,氣體是如何進出人體的?
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人體的呼吸系統:
4、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器官是什么?
5、為什么吃飯時不能大聲說笑?
6、了解會厭軟骨。 根據已有知識經驗回答呼吸的概念。
答:
呼吸系統。 呼吸道。
咽。
根據教材提示回答問題。 學生根據對呼吸的了解回答,激發學習動機。
考察學生的預習情況。
聯系學過的知識,為學習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做好鋪墊。
強調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結構,了解呼吸與吞咽的關系。
呼 吸 道 的 作 用
呼吸道是氣體的通道,必須保證氣流通暢:
呼吸道的什么結構能保證氣流暢通?(觀察鼻、咽、喉、氣管結構) 如果呼吸道不通暢會怎么樣?舉例。
呼吸道僅僅是氣體的通道嗎?還有沒有什么功能?結構與功能相適應,主要以鼻腔和氣管的結構和功能為例: 1、鼻腔的結構是怎樣?
思考討論:
①大掃除后或長期處于灰塵較多的環境中,我們會發現鼻孔很臟,這說明什么?②在患重感冒時,常用嘴呼吸,會覺得嗓子非常干,用鼻呼吸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為什么?③鼻腔有時會流血,說明鼻腔有什么結構?你能猜出它的作用嗎? ④在寒冷的冬季,外界溫度與體溫相差很大,但我們的肺為什么沒有感覺到冷空氣的刺激?
歸納鼻腔各結構的作用。 2、氣管有這樣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為什
答:
呼吸道都有骨或軟骨保證氣流通暢。
小組思考討論回答:
鼻毛、黏膜、毛細血管
小組討論,說出鼻腔的各結構,描述鼻腔各結構的作用。
了解氣管的結
自然過渡。
通過閱讀課本 和小組討論解決學生心中的疑問,培養了學生從材料中 獲取信息的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培養學生養成注意觀察生活的良好習慣。
充分利用小組討論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利用教材中的信息及呼吸作用的常識,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培養學生自學、觀察、思考等能力。
聯系生活
小 結 提 升
么我們提倡不要隨地吐痰?痰是如何形成的?
歸納:氣管對吸入的空氣有什么作用?
有了呼吸道的處理,人體就能完全避免空氣中有害物質的危害嗎? 構,描述痰的形成過程。
氣管使吸入的空氣濕潤、清潔。
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是有限的。
暢所欲言。
認同呼吸道對空氣處理能力有限,自覺維護環境空氣的清新、關注空氣質量與人體健康關系,提高環保意識。
練習鞏固 PPT出示相關習題。 聯系所學知識答題 鞏固知識了解考點
板 書 設 計 第一節 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
一、呼吸系統的組成 二、呼吸道的作用
呼吸系統
教學方法
問題式+小組合作法
教學資源
多媒體課件、音頻
教 學 反 思
1、教態、語言需自然大方得體。
2、知識點之間的銜接不夠自然,二次備課時改進。
3、呼吸道的結構進行實物(雞氣管)展示是教學加分項。
4、重難點的把握和時間分配要注意,肺及呼吸道疾病點到即可。
5、把課堂交給學生,分組討論,資料分析得出呼吸道的作用,教師注意引導和總結歸納。
6、相關習題或討論題可檢驗學生對本節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如幾道基礎選擇題等,必不可少。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