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神經調節,基本方式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三節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湖南省級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三節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湖南省省級優課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一、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有較強的求知欲望,樂于探索,但注意力不能長期集中,需要教師的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對于膝跳反射等生命現象已有所體驗或耳聞,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能在理論層面進行分析并遷移知識解決問題。經過對前一節內容“神經系統的組成”的學習,學生具備了一定的生活基礎及理論基礎。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概述反射是人體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 通過膝跳反射的實驗理解反射的概念 通過縮手反射描述反射弧的結構。 2、 能力目標
通過游戲、探究等活動,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掌握學習的方法,提高自己與他人合作交往的能力。初步具有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愛科學、學科學、求真務實、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概述反射是人體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 2、描述反射弧的結構。 教學難點
1、理解反射的概念。
2、通過小組合作完成探究活動。
四、教學工具
PPT、膝跳反射視頻、反射弧的模式圖
五、教學方法
直觀演示法、多媒體輔助法、活動探究法、合作探究法、討論法、分析歸納法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談梅生津、看梅生津、吃梅生津
1、PPT展示謎語:一群羊在山坡上吃草,打一水果是什么?--草莓(草沒)。
后來來了一群狼,還是打一水果是什么?--楊梅(羊沒)。(學生齊回答) 2、師生互動:同學們,說到楊梅,有沒有流口水?(學生回答有)正好,老師今天買了新鮮的楊梅(擺出用盤裝好的楊梅),給大家觀摩一下。想不想吃,有沒有流口水?
(請一位同學)×××同學,請問剛剛猜謎的時候,你有沒有流口水,看到我手里的楊梅,你流沒流口水?(學生回答有)不錯,很誠實,請你吃一個。怎么樣?(好吃)吃的時候有沒有流口水(流了)
3、師總結:大家發現沒有,我們在談梅、看梅、吃梅時都流了口水,你想過沒有,為什么會流口水。(學生猜想,有學生會說到這個反應都是由楊梅引起的,也就是我們對楊梅這個外界刺激產生了反應。)
生活中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例如: 比如物體在眼前突然出現時你會眨眼,,嬰兒觸碰到奶頭就會吮吸,同學們聽到鈴聲立刻進教室,不會騎自行車的同學多次練習后學會了騎自行車等等。無論是簡單的還是復雜的活動都是主要靠人體的神經系統來調節的。那神經系統是通過什么方式來調節的呢?(學生齊回答--反射) (板書標題: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反射)
(二)難點及重點一:反射及反射概念的理解
1、那反射又是什么呢?(請一位同學回答,表揚其預習了課本,并板書反射的概念)
2、(同一學生)×××同學,你知道了反射的概念,那你理解嗎?(回答理解或不理解都可)
3、PPT展示(請其判斷下列事例是否屬于反射:1、含羞草受到刺激葉子合攏。2、草履蟲逃避有害刺激。
3、人的手被針扎馬上縮手。4、小鳥受驚飛走。5、肚子餓了,小明到處找東西吃。6、嬰兒排尿) 4、根據學生回答,引導學生判斷正確并總結:反射必須有神經結構的參與,區別應激性;人體對內部刺激作出的反應也是反射。
(三)活動--反射實驗:膝跳反射
1、過渡: 說了這么多反射的例子,同學們想不想現在就體驗一下?請大家看到書本91頁,我們一起來完成膝跳反射。
2、播放視頻,并說明動作要領。
3、學生體驗。(兩個同學為一組兩人輪換進行實驗)
4、實驗完畢,調查實驗結果,引導學生分析實驗失敗的原因。
5、完成思考與討論:(1)想一想,膝跳反射是生來就有的,還是生活中逐漸獲得的? (2)膝跳反射不需要大腦參與就可以完成嗎?為什么?
(四)重點二:反射弧
1、過渡:為什么有的反射可以不受大腦控制呢?要弄清這個問題,需要研究反射的結構基礎-反射弧。(板書) 2、合作探究:(PPT展示縮手反射示意圖)請同學們看到書本92頁圖4-56,如圖所示是一位同學突然抓起一個燙手的饅頭后,來不及思考不迅速松手的反射過程。仔細閱讀,了解整個過程,然后小組討論,完成討論題。 討論題:(1)縮手反射的反射弧由哪幾個部分組成,每個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2)在縮手反射的過程中,神經沖動傳導的途徑是怎樣的?
(請學生回答,并引導學生完整表達。)
(對照書本,師生一起分析縮手反射完成的過程,理清反射弧五個部分的功能及神經沖動傳導的方向。) 追問:先縮手還是先感覺到疼?(學生回答并解釋)再問:為什么要先縮手再感覺到疼,有什么意義嗎?
3、分析膝跳反射的反射弧。
4、師總結:分析這個實例可以看出,反射是通過一定的神經結構-反射弧完成的。人體能完成許許多多的反射,具有許許多多的反射弧。這些反射弧有著共同的結構模式。 5、(黑板板書-請學生上臺貼圖)
6、思考與討論:小王因為受傷造成左手受到針刺激不能縮回但能夠感到疼痛,請你幫忙分析一下,有可能傷及相關反射弧的哪個部分?
7、以霍金為例,分析反射弧的完整性,并進行情感教育。
(五)總結及練習
1、課堂小結 2、課堂檢測
七、教學反思
1、在學生完成“膝跳反射”實驗后,我提出質疑:“膝跳反射”是否受大腦控制,很多資料中認為不受大腦控制,但實踐中發現大腦對其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2、本節課是圍繞“什么是反射”、“反射的結構基礎-反射弧”展開的。如何形象、生動地使學生了解反射是本節教學的難點之一,教師以活動開頭,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出“反射”一詞。接著舉例理解“反射”的概念,再讓學生體驗“膝跳反射”,用實驗引導學生深入了解反射。對于反射弧的這一重點采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問題引導相結合的方式層層突破。
3、在這節課中我認為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必須想方設法把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而且要把握課文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關系,設計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符合學生思維特點的問題是引導學生一步步探究出結論,從而解決問題,獲得知識。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