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細胞的生活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上冊《細胞的生活》天津市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上冊《細胞的生活》天津市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級上冊
第二單元 生物體的結構層次 第一章 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第四節 細胞的生活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說明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細胞膜能控制物質進出細胞,葉綠體和線粒體使能量轉換器;
2.描述細胞核在生物的發育、遺傳和細胞生命活動中的作用。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分析資料信息的能力;
2.初步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某種生命現象。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認同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
二、學情分析
1.學生已有知識基礎:通過前三節的學習,學生初步了解了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基本結構,認識到除病毒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2.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對于組成物質的分子,植物的光合作用等內容,學生在小學科學中有所了解,但對無機物、有機物、物質和能量的關系等都不熟悉。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一)教學重點
1.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 2.細胞核是細胞的控制中心。
(二)教學難點
2
1.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細胞核是細胞的控制中心; 2.葉綠體和線粒體是細胞的能量轉換器。
四、教學模式設計
本節課,我借助學案教學,形成個人“四步導學”教學模式: 1.導讀:設疑激趣,布置學標。 2.導研:自主學習,完成學案。 3.導思:合作交流,建構知識。 4.導評:達標反饋,拓展提升。
五、教學準備 (一)教師準備
1.制作《細胞的生活》課件; 2.制作課前微視頻《秋日的私語》;
3.制作課中微視頻《核桃印跡》、《太陽能小車“光能轉化為動能”》; 4.編輯課后新聞視頻《日本科學家大隅良典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5.準備實驗材料:古太方糖、透明玻璃杯、溫開水、酒精燈、火柴、熟瓜子仁、燃燒好的小麥種子和完整的小麥種子若干,培養皿;
6.課前實驗觀察紅墨水染色洋蔥內表皮細胞并將實驗現象拍攝成圖片; 7.編寫《細胞的生活》學案。
(二)學生準備
復習已學知識,預習新知。
、教學過程
學習內容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設計意圖 導讀——設疑激趣,布置學標
(一)情境導入,引人入勝 1.課前活動時欣賞微視頻《秋日的私語》,領略西藏拉薩秋的美麗,感受四季的輪回,進而引出生命的輪回;
2.觀察Flash動畫,初體驗細胞的
各種生命活動。
(二)呈現目標,明確任務 學生讀學習目標,明確本節課學習任務。
1.教師在課前學生活動時播放《秋日的私語》;
2.播放細胞分裂、生長、分化、衰老、死亡的Flash動畫。
過渡:細胞生活的每時每刻,都進行著各種各樣的生命活動。那細胞是如何生活的呢?
幻燈片展示學習任務。
1.以季節輪回遷移生命輪回,引出細胞的生活。
2.通過動畫,使學生初體驗細胞的生命活動。
使學生明確學習任務,提高課堂效率。
導研——自主學習,完成學案
(三)自主學習,發現問題 探究一:細胞的生活需要的物質,細胞膜的功能。
學生閱讀教材50頁第三段-51頁第
一段,嘗試回答學案探究一的問題,思考1.細胞的生活需要哪些物質呢?2.在這個過程中,細胞膜起什么作用?
探究二:細胞怎樣獲取能量?獲取
教師指導學生進行有計劃、有目的、有成效地自主學習,引導學生
回歸教材,閱讀文本,發現問題。
通過學案的學習,培養學生自
主學習、小組合
作學習的能力。
4
能量的過程中葉綠體和線粒體起什么作用?
學生閱讀教材52頁第三、四段,回答學案探究二問題,嘗試描述植物細胞能量轉換的過程,小組交流。
探究三:細胞核具有什么作用? 學生閱讀教材53頁資料分析,小組討論多莉的長相為什么與B羊十分相像?
導思——合作交流,建構知識
(四)教師點撥,探索新知 探究一:細胞的生活需要的物質,細胞膜的功能。
實驗體驗(一):糖去哪了? 學生觀察演示實驗,思考糖去哪了?并作出推斷。
觀看蔗糖溶解的動畫過程,認知物質是由分子構成的。
實驗體驗(二):“怒放的種子” 學生觀看演示實驗向日葵種子的燃燒,感受有機物的燃燒,并通過課前分發給每組的燃燒后的小麥種子灰燼,感受無機鹽的存在,知道組成細胞的物質分為無機物和有機物,并對二者進行區別。 實驗體驗(三):“核桃印跡” 觀看微視頻,認證細胞中含有無機物和有機物兩類物質。
教師演示實驗,將方糖放在溫開水中,使之溶解。
教師播放蔗糖溶解的動畫,幫助學生理解物質是由分子構成的。
教師演示燃燒向日葵種子實驗,引導學生思考細胞中的物質都有哪些呢?
指導學生體驗碾壓每個小組桌子上燃燒后的種子,感受無機鹽的存在。
播放微視頻,核桃仁用力在白紙上按壓時,白紙上清晰地印上了油印。
通過演示實驗和動畫增加學習直觀性,激發興趣,幫助學生理解物質是由分子構成的,區別有機物和無機物。
從學生身邊的生活實際出發,微視頻既節約時間,又讓學生清晰看到了脂肪印跡。
5
導思——合作交流,建構知識
學生嘗試用語言描述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模式圖,嘗試推論得出細胞膜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實驗體驗(四):細胞膜的“威力” 觀察教師課前用紅墨水將洋蔥內表皮細胞進行染色的實驗現象,思考原因,推論得出活細胞的細胞膜將紅墨水分子阻擋在 細胞外。
探究二:細胞怎樣獲取能量?獲取能量的過程中葉綠體和線粒體起什么作用?
學生思考回答:物質不僅建造你的身體,同時食物中的有機物還給你的身體提供了能量。
學生聆聽,并認同知識。
學生觀察圖片、聯系舊知、小組交流,描述出植物葉片的細胞中含有葉綠體,葉綠體中的色素能吸收光
過渡:細胞膜在細胞從外界獲取物質時有什么作用?
教師展示課前用紅墨水染色洋蔥內表皮細胞現象圖片。提問為什么有的死掉的細胞被染成了紅色,而活的完整的細胞沒有被染色?
教師展示學生在食堂就餐圖片,提出問題:物質進入細胞有什么作用呢?
教師舉例講授能量有不同的存在形式。能量可以由一種形式轉變為另一種形式。細胞中的能量也可以進行轉換。
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教材,觀察圖片,聯系舊知,思考葉綠體和線粒體的功能。
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命現象。同時構建了細胞膜能控制物質進出的功能的重要概念。
創設情境,引出探究二的學習。
以創設情境、聯系實際、類比方法幫助學生理解能量的存在形式及轉換,為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的學習奠定基礎。 生物框架圖形式幫助學生進一步形成細胞
6
導思——合作交流,建構知識
能,葉綠體可以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并將化學能儲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機物中。
學生觀看視頻,思考得出太陽能板就相當于葉綠體,而發動機就相當于線粒體。
探究三:細胞核具有什么作用? 學生思考問題,得出受精卵里有指導生物發育的全部信息,這些信息由父母傳給子代,因此被稱為遺傳信息。
學生觀看視頻,分析教材資料,交流討論出B羊提供了細胞核,說明
細胞核控制了生物的發育和遺傳。
學生思考得出細胞的控制中心就是細胞核。細胞的生活是物質、能量和信息變化的統一。認同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
播放太陽能小車運動視頻,提問葉綠體和線粒體相當于小車的什么部件?
過渡:你已經知道了細胞膜、葉綠體、線粒體的功能,細胞中還有一個重要的結構——細胞核,那它具有什么功能呢?
教師展示天津影藝明星楊議父子
照片,提問父子間為什么長得像?
教師提問:遺傳信息存在于哪?
教師播放視頻《小羊多莉的身世》,提問為什么最后多莉的長相既不
像C羊,也不像A樣,卻與B羊十
分想象呢?
教師展示細胞核、DNA、染色體圖片,引導學生推論三者之間的關系。
的能量轉換器為葉綠體和線粒體重要生物學概念。
用太陽能小車作比喻,以視頻形象、直觀地突破了難點。
通過視頻、實例
等分析理解細胞中的遺傳物質貯存在細胞核中,進一步得
出細胞核控制生物的發育和遺傳的結論。 染色體雖未學習,但展示染色體圖片,為下一節學習奠定基礎。
導評——達標反饋,拓展提升
(五)學有所思,總結提升 學生總結本節課,我學到了什么?
(六)自我診斷,反饋補償 學生完成學案知識檢測,并進行小組互評。
(七)課堂延伸,寓教于樂 觀看新聞視頻《日本科學家大隅良典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關注科技前沿。
教師引導學生清理本節知識進行總結。
教師指導學生完成學案達標反饋習題。
教師播放新聞視頻。
理清知識,落實目標。 分層設計習題,小組互判,終結性評價。
拓展延伸課堂,關注S.T.S。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