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植物莖的輸導功能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第四節植物莖的輸導功能-常州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第四節植物莖的輸導功能-常州市西林實驗學校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舉例說出莖的基本結構及各部分的作用。
能力目標:
1、通過觀察莖的結構,形成相應的識別生物體結構的觀察能力。
2、通過莖的輸導功能實驗,形成相應的實驗能力。
3、通過師生互動訓練學生觀察的細致性、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敏銳性,逐步形成熱愛觀察、善于思考的良好品質。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樹立保護森林和愛護綠色植物的意識。
2學情分析
“植物莖的輸導功能”主要通過實驗讓學生分析理解莖具有輸導作用,了解保護樹皮的意義。通過設計莖的輸導作用的實驗,培養學生的實驗方法及正確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討論“莖的輸導作用”,引導學生懂得愛護樹木、保護樹皮的重要性,進而進行綠化美化、保護環境的思想教育。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區分木本植物莖的基本結構,說出各部分的作用
教學難點:說出導管和篩管的位置及功能。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植物莖的輸導功能
一、導入新課
出示圖片:秋天碩果累累的桔子樹。
思考問題:秋天是收獲的季節,桔子樹上碩果累累,大家都知道,桔子甘甜多汁,那么,桔子里這么多的水是從植物的哪個部位運輸而來的呢?(根)
同樣,桔子中同樣含有糖、果膠、維生素C、蛋白質等多種有機物,這么多種有機物又是植物的哪個器官制造的呢?(葉)
正是植物的莖在根與葉之間駕起了這個橋梁,所以桔子里的水、無機鹽和有機物是靠莖來運輸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植物莖的輸導功能”。(出示課題)“~植物莖的輸導功能”
活動2【活動】二、莖的基本結構
1、觀察植物莖的結構
俗話說人要臉,樹要皮,樹皮在莖的最外面,莖除了樹皮以外還有什么結構呢,出示觀察問題:
(1)由外到內有哪四部分組成?
(2)在各部分插入大頭針時有何感受?
(3)剝去部分樹皮,摸一摸樹皮內側和莖桿,有何感覺?
(4)你還有什么疑問?
師生交流:通過觀察學生達成共識,木本植物莖的結構從外到內依次是樹皮、形成層、木質部和髓四個部分。木質部最硬,髓最軟,形成層難以找到。并且可能產生是不是植物莖都有形成層、家具是不是由莖的木質部制成的等問題,能夠解答的及時解答。
2、莖的各部分功能
髓:最中央的結構是(髓),它和其它3個部分結構的細胞相比,髓的細胞特別(大),像倉庫一樣,細胞比較大就能貯存(營養),因此髓的作用是貯存(營養)。
樹皮:最外面的是(樹皮),而且樹皮的結構還比較復雜,樹皮還分成內側部分和外側部分,樹皮的外側部分就好比給植物的莖穿上了一件盔甲,起什么作用?(保護作用)
韌皮部:樹皮的內側部分叫做韌皮部,韌皮部是樹皮的重要部分,你知道為什么?因為它含有什么?(篩管)篩管是一種管道,既然是管道,它一定具有運輸的功能。
木質部:木質部非常堅硬,大頭針不容易插進去,你們說打家具用的是不是木質部?正因為木質部非常堅硬,有很強的支持作用,所以有些木本植物才能長成參天大樹。在木質部中也有一種管道,是什么管?(導管)導管也同樣有輸導運輸的功能。
形成層:1、把一段莖剝去皮,講解形成層的位置:在樹皮和木質部之間,只有這樣幾層細胞構成,這就是形成層。我們都有這樣一個認識,一棵樹種下去以后,除了越長越高外,還會越長越粗,每年都變粗,請同學們討論,為什么木本植物的莖會逐年加粗?2、播放視頻:形成層的功能。3、出示草本植物圖片,討論草本植物能無限加粗么?
小結:四部分結構的位置和功能。
活動3【活動】三、莖的輸導功能
1、導管的輸導功能
(1)滲透選擇科學方法的訓練。創設情境:根部吸收了水和無機鹽到底是靠導管還是篩管來運輸的呢?能觀察得到嗎?怎樣才能觀察得到。討論并選擇方法:在觀察生物體的特征時,一時難以觀察得到,有哪些常用的解決方法?①要觀察的顏色不明顯,觀察不到怎么辦?(染色)②要觀察的結構在內部怎么辦?(解剖)③要觀察的結構太(微)小怎么辦?(借助放大鏡或顯微鏡)通過討論,學生明確要探尋莖的輸導功能,先要進行染色,再解剖觀察。
(2)設計實驗:水分是植物的導管還是篩管運輸的。 水是沒有顏色的,所以水分在植物體內運輸就難以觀察到,我們可以把一個枝條插入清水中,在另一個錐形瓶中滴入一些紅墨水,把水染成紅色,然后插入另一個枝條,放置一段時間后,把二個枝條取出,分別進行橫切和縱切,看看切面的哪一部分被染成了紅色,被染成紅色的部分里面就會有運輸水分的結構。
(3)動手實驗。 ①提供染色過和沒染色的莖段,學生進行橫切和縱切,出示觀察要求:橫切面上枝條哪一部分被染紅了,從縱切面上你又能發現什么?由此你得出怎樣一個結論? ②提供染色過和沒染色的大白菜葉柄,學生進行橫切和縱切,找到導管。進一步證實水分是導管運輸的。 ③抽出導管。如何讓學生親眼目睹導管的真實模樣,以學生喜聞樂見的“藕斷絲連”為突破點,組織學生折斷藕條,拉出細絲(主要成分是螺紋導管)觀察,從而加深對導管的感性認識。
2、篩管的輸導功能
(1)滲透愛護綠色植物的教育。創設情境:大家應該知道這樣一句俗語:樹不怕空心,就怕傷皮。這幾棵被剝去樹皮的樹的命運會如何?為什么?通過圖片和討論,學生明確樹皮關系到樹的生死,理解樹木支撐著綠色植物,更支撐著我們人類,甚至是整個地球,沒有植物,將不堪設想,以破壞植被為恥,以關愛植物,愛護植被為榮的意識躍然心中 。
(2)節瘤的成因。結合學生對于植物葉片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這一突破口,一起分析節瘤的成因。 (3)應用:梨樹砍三刀,樹枝壓彎腰。分析樹皮環剝為何有增產的作用,從而加深科學種植的重要性。
3、小結:莖的輸導功能。
活動4【活動】四、學以致用
根據所學知識,嘗試解決以下問題:
1、用什么辦法可以將普通白玫瑰變成身份高幾十倍的藍玫瑰(藍色妖姬)?
2、植物的病蟲害已經深入到韌皮部或木質部了,表面噴農藥肯定治標不治本,怎樣治更好?
3、植物“點滴”的原理。 需要解決的問題緊緊圍繞植物導管和篩管的輸導功能:植物靠根部吸收水,水促進無機鹽(農藥、藍色染料)的吸收與向上運輸,強化了對知識的理解,并提高學生應用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利于培養學生學習的成就感及愛護花木的思想感情。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