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生命的起源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北師大版八年級下冊生物第21章《第一節 生命的起源》海南省 - 儋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一節 生命的起源》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屬于北師大版生物教材八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21章生命的生命的發生和發展中的第1節,是在“生物的生殖和生長發育”和“遺傳和變異”兩章的基礎上學習的,同時又是學習后續知識的基礎。本節內容解決的核心問題是:地球上的生命從哪里來?主要介紹幾種不同的生命起源觀點。通過質疑神話故事引出神創論,由于缺乏確鑿的證據從而被推翻,從“腐肉生蛆”等生活現象引出自然發生論,參考雷迪實驗設計探究活動及分析巴斯德實驗否定自然發生論,引出生生論。分析大多數學者認同的生物進化觀點,拓展宇宙生命論。 二、學情分析
有關生命起源的知識一直是學生非常感興趣、想探索的話題。學生新課前可能接觸過關于生命起源的相關知識,有些同學聽說過神創論,還有些同學認為地球上的生命來源于宇宙,但對最原始的生命是怎樣出現的卻不甚清楚。在之前的學習中,學生已經認同生物學的結論都來源于實驗證據,并且具有一定的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的能力,這為本節課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三、教學目標
1.生命觀念
通過分析資料、案例和實驗說出有關生命起源的幾種主要觀點,比較并區分各主要觀點,感悟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感受生命起源來之不易,產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關愛生物的情感。
2.理性思維
學會從教材內容、圖文資料、視頻中提煉重要信息,得出相關結論,提高思維的縝密性。精心權衡事實,運用證據和邏輯進行分析和推測。
3.科學探究
通過設計實驗探究鮮肉是否能自然生蛆,梳理科學探究的一般過
2
程,學會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分析巴斯德實驗和米勒實驗,體會科學家是如何思考和工作的,養成質疑求實嚴謹的科學態度。
4.社會責任
辯證地評價有關生命起源的主要觀點,喚起學生敢于發現和探索生命起源奧妙的社會責任感。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通過設計實驗和分析巴斯德實驗否定自然發生論的過程。 2、化學進化過程和米勒實驗。 教學難點
通過設計和分析實驗否定自然發生論的過程。 五、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情境導入
1、【播放視頻——猴王出世】,
質疑:孫悟空怎么來的?同學們怎么來的?地球上萬千生物美妙的生命最初起源于哪里呢?讓我們從這節課中尋找答案,引出課題。
觀看視頻,回答。從思考生命的最初來源進入新課學習。
熟悉的電視情節激發學生興趣,質疑引發學生思考,明確新課主題。
神創論
1、過渡:同學們,至今人類還沒有發現時光隧道,也沒有發明回到過去的儀器,因此想要了解生命的起源這段歷史,只能用推測的科學方法。強調科學的推測三要素。既然是推測,對于生命的起源,就會有各種各樣的假說和臆想,請同學們說說你所知道的有關生命發生的神話傳說。
2、根據學生回答,引出神創論的觀點。
3、提問:你是否認同神創論?請說明理由。 1、簡述自己已知的關于生命起源的神話傳說。 2、了解神創論的觀點。
3、說明個人看法及理由。
讓學生從已知神話故事中提煉神創論的觀點,并質疑和否定神創論,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
自然發生論
1、過渡:后來,善于觀
1、傾聽,明確自1、鼓勵學生根據
3
生生論
察的人們又在日常生活中發現了這樣的現象:沒有經過處理的動物的尸體會逐漸地腐爛并且生出蛆來,即“腐肉生蛆”。于是,人們又認為,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質自然產生的,這種說法稱作自然發生論。
2、提問:同學們認同這種觀點嗎?請說明理由。 3、既然大家不認同此觀點,便請同學們小組合作討論、設計實驗去驗證大家的看法。
4、組織學生設計實驗,巡視指導。請小組代表解說實驗思路,異組質疑,教師評價補充,表揚鼓勵。教師出示課前準備的實驗現象,驗證肉不能自然產生蛆,蛆是由蠅的卵孵化而來。
5、由肉塊發出的臭味引出微生物,質疑微生物從何而來,由此引出巴斯德實驗。請一名學生根據示圖簡單解說鵝頸瓶實驗。以問題串的形式有層次地提問,引導學生理解巴斯德實驗。
①為什么肉湯要煮沸? ②鵝頸瓶的鵝頸有什么巧妙之處?【實物演示鵝頸瓶和普通燒瓶的區別】 ③肉湯中的微生物從何而來?
⑤鵝頸瓶實驗證明了什么?
8、強調科學家巴斯德以及同學們設計的實驗和老師的實驗現象已經用實驗證據驗證推翻雖有事實現象但缺乏嚴密邏
然發生論的觀點。
2、回答自己是否認同自然發生論的觀點,并說明理由。
3、小組合作,參照教材雷迪實驗,根據教師提供材料,選擇所需材料設計實驗——探究鮮肉是否能自然生蛆。 4小組代表解說。 5、閱讀課文,了解鵝頸瓶實驗,學生代表簡單陳述實驗過程。思考問題,嘗試回答,理解實驗要領和實驗結論。 ①將原有的微生物殺死,避免干擾實驗。
②空氣能夠自由進入燒瓶滅菌處理后的燒瓶中,而帶有微生物的灰塵顆粒卻沉積于彎部底部而不能進入瓶內。 ③里面出現了微生物。
④由空氣中的微生物繁殖而來。 ⑤微生物不能自然產生,而是由原來的微生物繁殖而來。
6、根據有邏輯性的實驗設計及事實證據以及巴斯德實驗,歸納結論,明確生生論。
個人認知回答是
否認同自然發生論,精心權衡事實。
2、引導學生進行科學探究,主動設計實驗,敢于質疑并充分運用邏輯獲取實證去證明自己的觀點,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
3、設計有層次的問題逐步引導學生對鵝頸瓶實驗的理解,認同該實驗的巧妙之處與嚴謹性。
3、實物演示給予學生直觀感受,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有利于學生理解知識且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4、通過活動培養學生合作探究、從圖文獲取信息、分析、歸納、表達等能力。
4
輯性的自然發生論,引導學生歸納:生物只能來源于生物,引出生生論的觀點。
化學進化論
1、過渡:盡管生生論證實,在現在的地球條件下,新生命絕對不能由非生命物質自然發生,但仍沒有解決地球上生命起源的問題。
2、質疑:原始地球下的生命是如何發生的呢?原始地球的環境又是怎樣的?請學生觀看視頻,感受模擬的原始地球環境【播放視頻——原始地球】。
3、至今比較多的學者認為生命是在原始地球條件下起源的,是由非生命物質通過化學途徑逐漸進化來的,這就是化學進化論。
引導學生歸納化學進化觀點。
【原始大氣→有機小分子→有機大分子→多分子體系→原始生命(原始海洋)】
4、質疑:在原始地球條件下能夠形成有機小分子嗎?很多學者試圖通過實驗查找答案,引出米勒實驗。
5、請學生閱讀課文第5頁第二自然段了解米勒實驗裝置,并思考下列問題:
①沸水主要提供什么? ②抽真空裝置的作用是什么?
③電極模擬什么?
1、觀看視頻,了解原始地球環境。
2、跟隨教師引導,初步了解化學進化論。
3、閱讀課文,合作討論,回答問題,明確米勒實驗裝置要領。觀看視頻,了解米勒實驗具體過程,明白米勒實驗結論及其為化學進化論的第一階段提供了一定的證據。
4、觀看教師補充事實資料,小結化學進化論。認同生命的可貴,從而珍惜生命。
通過模擬視頻讓學生對原始地球環境形成具體的認識。通過閱讀課文、思考回答問題、觀看演示視頻等活動了解米勒實驗,有助于提高學生獲取信心、分析歸納等能力。通過對化學進化論的學習,認同實證與邏輯對于科學推測的重要性,并增強學生珍愛生命的意識。
5
④冷凝裝置的目的是什么?
6、播放米勒實驗視頻。引導學生歸納:米勒的結果表明,在類似于原始地球的條件,無機小分子可以生成有機小分子。這為化學進化論提供了一定實驗證據。
7、教師補充事實材料: ①1965年,我國人工合成了具有全部生物活性的結晶牛胰島素,它是一種生物大分子物質。證明:有機小分子→有機大分子。
②前蘇聯的生物化學家奧巴林通過實驗,用多種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質和多糖,混合得到各種類型的團聚體。
美國生化學家福克斯通過實驗,在一定條件下將幾種大分子物質聚在一起,并在顯微鏡下看到了微球體,這個微球體有兩層膜,而且比較穩定,能通過“出芽”和“分裂”的方式進行“繁殖”。 證明:有機大分子→多分子體系。
(1)說明:人們還不能在實驗室驗證多分子體系到原始生命這一過程。 (2)總結化學進化論。強調生命來之不易,請學生珍愛生命。
由于有了更多的證據,因此化學進化觀點被更多的學者支持。
宇生論
過渡:即便如此,仍有學者提出:生命不是由地球產生的,生命是來自地球以外的宇宙空間,這就是
根據個人所知回答。 引導學生用實例證據來證明觀點。
6
宇生論。你認可這種觀點嗎?請說明理由。
課堂小結
1、引導學生根據板書回顧本課學習。
2、提問:你最支持哪種生命起源說?請說明理由。
1、回憶、歸納、總結本課所學生命起源說。 2、各抒己見。
1、列表歸納幫助學生對不同的生命起源說形成系統的比較與深刻的認識。 2、鼓勵學生運用所學對生命起源說做出理性解釋與判斷。
情感升華
1、科學的推測需要嚴密的邏輯和事實證據去驗證。 2、學習科學家鍥而不舍、認真研學的科學精神。
3、鼓勵學生認真學好各門學科,繼續探索生命的奧妙。
六、板書設計
第一節 生命的起源
假說 神創論 自然發生論 生生論
化學進化論 宇生論
生命來源
神
非生命物質,隨時自發產
生 生物 非生命物
質,化學
進化而來
地球之外
依據 無
腐肉生蛆
巴斯德實驗等
米勒實驗 隕石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