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汽化和液化
所屬欄目:初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三章第三課汽化和液化-廣 西 - 南寧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三章第三課汽化和液化-廣 西 - 南寧
《汽化和液化》教學設計
授課題目 汽化和液化(第1課時)
選用教材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
教學對象 八年級
科目 物理
授課時數
第1課時
教材分析
本節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三章第3節的內容,從生活中的現象引入汽化與液化概念,通過實驗探究汽化的特點,總結規律,及時引導學生走向社會,了解
汽化與液化的應用。在合作探究過程中,引導學生充分認識液體沸騰時的特點,并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利用實驗數據繪制圖象分析問題的能力。 學情分析
初二學生多在13-14歲,他們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動、喜歡動手實驗,鑒于這一點,在教學中通過設計簡單易行的小實驗,可以很好的調動他們
的學習積極性;另外,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較差,因此將知識點以實驗或創設情境的方法直觀的呈現出來,對他們理解知識幫助很大。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①知道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②了解汽化有兩種方式:蒸發和沸騰
③掌握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以及蒸發過程中吸熱 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研究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學會比較的研究方法。 ②通過探究蒸發吸熱,學會和生活中的現象相結合。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①通過列舉大量的生活實例,可以感覺到物理和生活的密切相關,
產生對自然現象的關心,產生樂于探索的情感。
②通過交流,能夠產生將自己的見解與他人交流的愿望,認識交流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1)探究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以及蒸發的過程是吸熱的。
(2)蒸發和沸騰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教學難點
(1)總結出沸騰的特點,
(2)通過對生活中蒸發現象的觀察,分析得出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
教具學具 電子白板、酒精、溫度計、小燒杯、石棉網、鐵架臺、酒精燈、鏡子等。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 創設情境 引入新課
向學生提問:紙有什么用途?
引入紙火鍋,觀看紙火鍋的視頻,接著通過對該問題的討論從而導出課題。 通過這種創設情境的方式引入新課,可以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習興趣
新課教學
實驗演示:
1、在黑板上用酒精寫上“液體”兩個字,一會兒酒精不見了,向學生提問:黑板上的“液體”跑到哪里去了?
2、用嘴巴向鏡子哈氣,發現鏡子變模糊了。這是為什么呢? 通過對這兩個問題的討論從而導出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引出概念:物質從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叫做汽化。 從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做液化。
讓學生經過思考舉出生活中汽化的現象。
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分類,引導學生說出汽化有兩種方式:蒸發和沸騰。
活動一:觀察蒸發現象
一、蒸發的概念和特點:
通過幾個問題的提問和討論,讓學生自己總結出蒸發的四個特點:
1、液體蒸發要吸熱,有致冷作用 2、蒸發只發生在液體表面 3、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
4、蒸發是一種緩慢的汽化現象。 引出定義: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汽化現象叫做蒸發。 二、探究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 通過如何快速吹干頭發的問題
“冷風和熱風哪個更容易干?”
“吹頭發時抖一抖為什么干得快?”
“吹風機的風速大和風速小哪個讓頭發干得更快?” 分別得出蒸發的快慢與液體的溫度、表面積、表面氣體流速有關。
通過討論自己總結出概念,可以對概念有更深刻的映像。
讓學生對生活現象中的問題有進一步的認識,同時也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
讓學生自己猜想假設可以發散他們的思維,也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參與探究活
動。 討論生活中常見的現象,貼近生活,讓學生
積極思考,得出結論。
根據生活經驗找出新的問題,發現沸騰與
蒸發的不同。
活動二:探究水的沸騰實驗 1、利用水壺燒水的生活經驗引入,引導學生積極思考。 2、教師進行演示實驗: 教師演示水沸騰的實驗,并且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實驗現象,帶領同學填如下表格:
讓學生自己做
實驗可以培養其動手能力和實驗操作能力,也可以提高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學生親身經歷實驗過程,可以更好地了解水的沸騰的特點。
通過演示實驗,引起學生好奇心,激發學習興趣
這個過程可
以加深學生對蒸
發和沸騰兩個概念的理解,同時通過對比,可以防止學生混淆二者的發生條件和特點。
通過演示實驗,讓學生直觀感受液化過程,幫助理解和記憶。
精燈和溫度計的使用方法。(提問兩位學生) 請看實驗演示(虛擬實驗室演示)
每位同學手上都有一張實驗記錄表,上面有實驗步驟,請大家仔細閱讀。
讓學生自己動手實驗,觀察水的沸騰 1. 在活動前提出三個要求: (1)觀察水沸騰時的現象
(2)觀察沸騰時水的溫度是否發生變化 (3)記錄數據,并描出水沸騰時溫度和
時間的關系曲線。
2. 觀察水的沸騰現象(包括溫度,聲音, 水中的氣泡等)
3. 匯報實驗數據和現象,繪制水的沸騰圖像
4. 分析圖像,得出結論:
沸騰前,對水加熱,水的溫度升高;沸騰時,繼續對水加熱,水的溫度不變,實驗中,水沸騰的溫度是100 ℃.停止對水加熱,水停止沸騰.可見,沸騰需要吸熱.
五、沸點知識
1、向學生介紹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沸點,在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 ℃
2、演示“紙鍋燒水”的實驗,并通過解釋紙鍋為什么不會被點燃,得出液體達到沸點后,繼續加熱,溫度不再變化的結論。 3、向學生介紹一些其它液體在標準大氣壓下的沸點
液態鐵 2750 甲苯 111 液態氧 -183 液態鉛 1740 水 100 液態氮 -196 水銀
357
酒精 78
液態氫
-253 亞麻仁油 287 液態氨
-33.5 液態氦
-268.9
六、總結蒸發和沸騰的異同點
在學生對蒸發和沸騰都有了一定認識和了解之后,讓學生自
己總結和歸納蒸發和沸騰有哪些異同點,并繪制表格。
學生總結歸納完之后,老師給出自己列出的表格,讓學生對比,看自己有哪些地方沒有歸納完整。 蒸 發 沸 騰 共同點 汽化現象 需要吸收熱量
汽化現象
需要吸收熱量
區 別
液體表面發生汽化 在任何溫度下都可發生 緩慢的汽化 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液體的溫度、液體表面積的大小、液體表面氣流大小
表面和內部同時發生汽化 在一定的溫度下發生 劇烈的汽化
影響沸點高低的因素:液面上氣壓的大小
七、液化
在學生對汽化已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向學生介紹液化是汽化的逆過程,讓學生自己定義液化的概念,及液化是放熱的過程。
演示模擬大自然中“雨”形成的實驗。
告訴學生汽化的兩種方法: (1)降低溫度;
(2)一定溫度下,壓縮體積。提出三個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加以解釋,以達到鞏固新知識的效果。
1、從冰箱拿出來的飲料,外壁為什么會有一層水珠?
2、仙人球的葉子為什么是針狀的?
3、為什么牙醫檢查牙齒前要將小鏡子在酒精燈上燒一燒?
提問生活中的問題,培養學生利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布置作業
1、物質由 變 的現象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兩種,即 和 。 2、水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的沸點是100℃,當水的溫度為100℃時,水( ) A、一定沸騰 B、一定不沸騰 C、可能沸騰 3、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有⑴ ⑵ ⑶ _ 。 4、小明在游泳時發現,從水中出來時感到冷,風一吹更冷,這是因為從水中出來后,身體表面的水份在蒸發時要從身體上 ,因此比較冷。有風時,使水的蒸發 ,更快地從身體 ,因此感到更冷。 5、煮雞蛋時,小明和小華分別把水加熱沸騰后,小明繼續用大火加熱,小華改用小火加熱并保持水的沸騰狀態,請問誰先把雞蛋煮熟?誰的做法較好些
7、請你列舉出兩個有實用價值的液體蒸發吸熱的應用實例。(拓展探究)
8、某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對水加熱。當水沸騰時,用打氣筒向燒瓶中打氣,水還會沸騰嗎?若水沸騰后,撤去酒精燈,略等一會,再用抽氣筒向外抽氣,又會出現什么情況?課后做一下,你能得出什么結論?同學們可以先進行猜想再用實驗來驗證你的猜想是否正確,實驗時要注意安全。(補充資料) 習題由易到難,依次考察了概念的掌握,
知識點的應用,以及拓展探究。 板書設計
第二節 汽化和液化
1、汽化和液化 4、影響蒸發快慢因素: 汽化:液態→氣態(吸熱) (1)液體溫度 液化:氣態→液態(放熱) (2)液體表面積
2、沸騰 (3)液體表面氣體流速
沸騰:一定溫度下; 5、使氣體液化的方法:
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 (1)降低溫度; 劇烈的汽化現象. (2)壓縮體積 3、蒸發:任何溫度下; 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緩慢的汽化現象.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