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速度
所屬欄目:初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物理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第五章二、速度-江蘇省 - 連云港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速 度 教 學 設 計 初二物理教材中第一次涉及到要求比較高的計算公式和單位換算,而速度公式的得 出又是一個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由于有初一甚至小學數學中行程問題的基礎作鋪墊, 學生對速度公式并不陌生,但是如何將兩種不同的比較速度快慢的方法(相同時間比路 程;相同路程比時間)以一個合適的方法介紹給同學們,讓學生確實從方法上去理解這 兩種比較速度方法的合理性,需要在引導技巧上有所突破。 在學生活動中倡導學生自主學習,要求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加,增加實驗的可視程 度,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對能夠較方便地測出速 度的同學給予贊同。在做“測量紙片下落的速度”的實驗中要注重培養學生動手能力、 自主設計表格的能力、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實驗中的缺點 并迅速度地想到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本節課對公式、復合單位、單位換算以及規范計 算的格式也作出了嚴格的要求,對于培養學生嚴謹的求學作風起了很大的作用。“生活、 物理、社會”中也給出了極好的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以確鑿的關于速度的數 據加深學生們對速度的理解。
教 學 目 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 ①知道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理解速度的定義和單位 ②了解測量速度的基本方法,測量速度所需要的器材以及器材的使用方法 ③初步學會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計算,并學會進行速度單位的換算 2、過程與方法目標 ①知道常見的比較速度的方法,并讓學生進行比較 ②學會選擇合適的測量時間和長度的工具,并掌握時間和長度的測量方法 ③學習自主設計表格,在學生的設計過程中進行必要的規范化指導,并鼓勵不同的表格形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學生從測量簡單的速度的過程中,知道其它很多速度都是這樣測量出來的,由此增加對速度大小及測量方法的感性認識;我國體育健兒奧運會速度項目中的嬌人成績,讓同學們領略優秀運動員超人的速度給國家所帶來的容譽,適時地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并以此激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有頑強的拼搏毅力,才可能取得豐碩的成果。 重 點 難 點 教學的難點:物體運動快慢的比較及不同方法的靈活運用 如何引導學生比較準確地進行速度的測量,多種方法進行比較 教學的重點:速度的定義式,單位時間和速度的理解,常見兩種速度單位的換算 學法指導 實驗法、觀察法、討論法、探究法 教學 器材 白紙兩張、刻度尺(可事先測出課桌的高度或教室內某一物體的高度,也可以一同學的身高為測量高度)、秒表(或手表)等 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演示法、講授法、討論法 課時 安排 1課時 過程設計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設計意圖
新 課 導 入 一、創設問題情景,激發探究欲望 提出問題:放一段《動物世界》中獵豹追捕小動物的場景。再放一段蝸牛爬行的情景。讓學生比較兩種動物的運動快慢,引入課題“速度” 讓學生體驗到物體運動有快慢 創設問題情景,引入新課問題 新 課 教 學 活動5.5比較紙片下落的快慢 學生取出兩張16開紙A和B ,將A雙折一次,將B對折兩次,為了使紙片平穩下落,可將紙片的兩端向上疊起一部分,讓它們從同一高度釋放。 猜一猜:哪張紙片下落得較快? 同學們剛才所說的紙片下落快,是根據什么來判斷的呢? 那你們有沒有其它的判斷快慢的方法呢? 物體運動快慢如何比較呢? 憑感覺有時是不準確的,是不科學的 我們再做一次實驗:讓這兩張紙片從不同的高度釋放,如何來比較他們下落的 快慢呢? 這和我們在體育比賽中比較運動員運動的快慢的方法是不是一樣的呢 請同學舉例 那么在體育比賽中觀眾和裁判所用的比較快慢的方法相同嗎? 如果回答相同,則提問:“觀眾也記時間嗎?” 如果回答不同,則提問:“不同在什么地方呢?” 很好,有誰能用簡短的語言歸納一下這兩種方法呢? 我們將這個過程用物理的語言敘述出來就是: 觀眾的方法是誰在相同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長,誰運動得就快。 裁判的方法是誰在相同的路程中所用的時間短,誰運動得就快。 學生作出不同的猜想。 請兩個同學上講臺試一試, 結果是: 座位上的同學都可以站起來試一試,驗證剛才自己的猜想 結果是: 根據誰先落地。 憑感覺 測時間 讓他們同時下落,分別記下它們下落的時間和高度,這樣可以比較它們的快慢。 一樣的 比如百米賽跑,記下運動員跑完一百米所用的時間,就可以知道誰跑得快,誰跑得慢。 學生思考并回答 觀眾看誰跑在最前面,裁判看誰用的時間最短。 一個是比路程,一個是比時間 可讓學生另舉一例,來說明剛才 老師所講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 初步感知 概念 學生可能會認為很簡單,但要過渡到方法上,需要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 引導學生對生活中的現象引起關注,并思考其中蘊涵的物理問題
新 課 教 學 新 課 教 學 好,我們用裁判的辦法在來比較一下紙片下落的快慢。 指導學生進行實驗,對學生實驗過程中的操作方法及步驟的優劣作出評價 我們用不同的方法比較了紙片下落的快慢,現在我們就引入一個新名詞來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速度”。大家將書打開到P109, 速度(velocity)是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大小等于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我們一般用字母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時間。 提問單位時間的相關問題:實際上日常生活中的單位時間很多,比如:一年、一月、一星期、一天、一小時、一分鐘、一秒等等,但是在物理學中,單位時間只有一個國際單位,那就是一秒,符號為s (second) 有了速度這個物理量,我們怎么樣來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呢? 很好,可是怎么知道速度大還是小呢?這里我們引入速度的計算公式。同學們應該數學上早就學過這個公式,就是 : t sv 國際單位:米/秒,讀做“米每秒”,符號為”m/s”. 常用單位:千米/時(km/h),厘米/秒(cm/s) 單位換算: 1km/h=1000m/3600s=1/3.6 m/s.. 1m/s=(1/1000km)/(1/3600h)= 3.6km/h 引導學生如何進行比較,讓它們從同樣的高度下落,測出時間,但這種方法實際操作起來是不是不容易呢? 可讓學生來設計并做這個實驗 體驗兩種方法的不同 請一位學生讀一下速度的概念 速度大的物體運動的快 速度小的物體運動的慢 同學們對單位時間可能認識上有缺限,會出現對我們物理上所要求的單位時間不一致的說法。 學生回答:相同路程比時間或相同時間比路程。 對學習的這一回答,結合剛才我們所講的速度的定義,教師進行總結:對于兩個路程和時間都不相同的運動物體的速度大小比較,可用速度的公式進行計算,直接用速度的數值進行比較,這樣可以更方便地進行物體運動快慢的比較,這才是我們這一堂課的主要目的。這們從方法上將運動快慢的比較方法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讓學生舉例(一些生活中常見的速度數值)加深對速度數值的理解 提高可視度 培養學生歸納比較和分析問題能力 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對于為什么要學速度這個物理量有一個深刻的理解,讓學習知道這
新 課 教 學 剛才我們學習了速度的概念包括它的計算公式,現在就運用它來做“活動5.6”你認為應測量哪些量?用哪些實驗儀器?設計表格并算出紙片的下落的速度。我們生活中有哪些速度 ? 在學生回答如何設計表格的基礎上,總結常見的幾種表格形式: 實驗次數 高度/m 時間/s 速度/m/s 1 2 3 實驗次數 1 2 3 高度/m 時間/s 速度/m/s 教師也可將下一堂課要用到的封閉一小氣泡的細長玻璃管作為測速度的一個小實驗,讓學生來進行速度的測量,這樣學生對下一堂課《勻速直線運動》可有一點了解。但是要求要低,只要求測速度,至于做什么運動不要介紹。 一些交通工具的速度可以由它的速度表直接讀出。見書上P110。 書上例題,講解解題格式 這是一條知道速度,路程,求時間的題。 書后習題第一條,乘熱打鐵,當堂糾正他們解題格式和算法的錯誤。 速度在體育運動中是重要的,直接影響到運動員的成績,書P111 了解我國運動員在各項大賽奪取金牌的成績和速度, 請兩位學生上黑板做答并演示 10m/s= Km/h 36Km/h= m/s 書上P110列出了一些物體運動的速度,請同學們進行比較,知道通常情況下人、動物、汽車、飛機、以及光的速度數值,對通常情況下物體的速度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器材:卷尺(米尺)、手表(秒表) 方法:量出某一高度到地面的距離,測出從某一高度紙片落到地面的時間,計算出速度 減小誤差的方法: ①多次測量取平均值 ②想辦法減小紙片下落的速度,這樣便于測時間 ③可以增加紙片下落的高度 ④可以換用氣球,也許氣球下落的速度要慢些(讓學生實際進行演示,進行測量) 由同學來舉例日常生活中的汽車速度。你知道哪些車的行駛速度?由同學們列舉出來,進行比較。 可由學生對P111表格中的奧林匹克冠軍的成績舉一例進行計算,由學生上黑板進行計算,教師對他在計算過程中出現的不規范之處作出及時指正,作出適當的評價。并請同學們結合自己在體育課的測試成績與奧運冠軍進行比較。 是常用的也是非常好的方法。 對有困難的同學可出一些常見速度、簡單速度進行換算,降低要求。 應提倡多種方法,奇異的方法,鼓勵求導師思維。 培養學生觀察和交流能力,與實際生活聯系的能力。
小 結 物體運動有快慢 如何比較快慢; 速度的定義: 物體單位時間內,運動的路程; 單位及換算: 單位:米 1km/h=1000m/3600s=1/3.6 m/s; 1m/s=(1/1000km)/(1/3600h) =3.6km/ h 速度公式: t sv 第一次進行計算題的教學,應嚴格要求,對格式作出規定: ①已知: ②公式: ③代入數據:數據后面要帶單位,這是區別小學及初一數學課的唯一的地方,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習慣。 ④計算結果 ⑤答 培養學生嚴謹的求學作風,規范的作題方式會使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 板 書 速度 一、 物體的運動有快慢 二、如何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 三、速度的定義: 1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大小等于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2單位:國際單位 米/秒(m/s) 常用單位 千米/時(Km/h) 厘米/秒 (cm/s) 3計算公式:t s v 板書規范的計算題格式: 已知:s=180Km v=100Km/h 求:t 解 : 由 v= t s 得 hh KmKmvst8.1/100180 答:汽車需要1.8h可到達上海。 作 業 P18 1、 2、 課后實踐 P18 3、 你能找到比較好的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嗎?為了方便地測出速度,最好選取運動速度比較慢的物體,請試著找一找。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