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沂蒙山小調
所屬欄目:初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音版音樂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二課時沂蒙山小調_四川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沂蒙山小調》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聆聽《沂蒙山小調》體會山東民歌的音樂特點和對自己家鄉的熱愛之情。
【過程與方法】在聆聽和分析的過程中,提高學習興趣,了解小調的特點及魚咬尾的音樂結構形式。
【知識與技能】掌握小調特點及魚咬尾音樂結構形式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1、聆聽和分析的過程中,了解小調特點及魚咬尾的音樂結構形式,能夠簡單摸唱《沂蒙山小調》。
難點:1、演唱《沂蒙山小調》,體會小調特點。
2、掌握魚咬尾這種旋律展開手法及創編歌曲。
三、教學課時:一課時 四、教學用具 多媒體、鋼琴。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跟錄音用“啦”演唱新疆維吾爾族民歌《青春舞曲》 2、介紹民歌與小調的關系,導入新課。 二、講授新課 1、.初步聆聽
教師播放《沂蒙山小調》視頻,學生回答問題,教師進行總結。
2、介紹歌曲創作背景
3、出示歌譜,學生齊讀歌詞,體會民歌小調的特點。
4、再次聆聽不同演唱形式《沂蒙山小調》體會小調特點,引導學生體會小調表現出的音樂特點。
5.教師彈琴演唱旋律,學生仔細聆聽并分析旋律,體會魚咬尾的歌曲結構形式,教師總結并講解。
6.教師伴奏,學生跟琴哼唱譜子,感受“魚咬尾”這種創作手法。 7、出示旋律,介紹魚咬尾音樂結構形式
8.拓展:詞語接龍游戲,體會魚咬尾音樂結構形式。 (三)拓展延伸:創編歌曲
1、分小組,根據《沂蒙山小調》旋律填詞。 2、師生合作演唱創編歌曲,教師小結。 3、教師出示自編歌曲,師生共同合作,演唱。 (四)小結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