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蟬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19《蟬 》內蒙古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19《蟬 》內蒙古 - 呼和浩特
《蟬》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學生通過課前預習,課上速讀課文,篩選歸納信息,能了解有關蟬的知識;
2、學生通過老師的方法引領,小組合作探討,實踐練習和多種方式的朗讀,能賞析文中準確而生動的語言;
3、學生通過多種方式的賞析訓練,在老師的指導下,能運用擬人化的手法,用準確而生動的語言來說明簡單事物。 學習重點:
1、學生通過課前預習,課上速讀課文,篩選歸納信息,能了解有關蟬的知識;
2、學生通過老師的方法引領,小組合作探討,實踐練習和多種方式的朗讀,能賞析文中準確而生動的語言; 學習難點:
學生通過多種方式的朗讀,通過小組合作討論,通過大量的賞析訓練,并在老師方法、例子的引領下,能運用擬人化手法,用準確而生動的語言來說明簡單事物。 教法與學法:
情境法、朗讀法、小組合作討論法。 教學準備:
老師:ppt、微視頻、導學案
學生:默讀課文兩遍,朗讀課文一遍,搜集作者資料,預習生字詞,完成導學案。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老師提前板書課題和蟬的簡筆畫) 播放微視頻:金蟬脫殼的視頻配文字說明。
師語言:首先讓我們一起來看一段視頻,視頻中展現的是什么情景?
生齊發言:蟬脫殼的過程。
師語言:不錯,鏡頭中是一只蟬,它在蛻皮脫殼。這段文字來自于法布爾的《蟬》。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知“蟬”識,品《蟬》言,學《蟬》語。(出示ppt)
師過渡:本文是一篇科學小品文,是一種以科學知識為題材,借助文學手法寫成的說明文,因此知識性和文學性是它的兩大特點。那么這篇文章中給我們介紹了哪些知識?請大家跳讀第一部分,快速勾畫蟬的相關知識。
師:提醒學生標注:科學小品文、知識性、文學性 二、知“蟬”識
1、跳讀課文第一部分“蟬的地穴”,勾畫有關蟬的知識。 2、老師提問有關“蟬”的內容
師語言:老師問,你們來答,測測你們的閱讀質量。 (1)每年蟬的初次出現是在 ? (2)蟬的身體里藏有一種極黏的液體,可以用來做 ?
(3)蟬的幼蟲初次出現于地面是在 地方? (4)蟬脫皮時最先出來的是 ? 接著是 ? 最后是 ?
(5)脫殼的過程大概要 ? 時間
(6)幼蟲脫皮后由 ? 變成 ? ,才同平常的蟬一樣強壯。
3、概括第一部分內容。
師語言:梳理這些知識點,你會發現這一部分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生回答:幼蟲到成蟲的生長過程 師提醒學生標在書上。
4、瀏覽第二部分“蟬的卵”,勾畫蟬的相關知識。 5、老師提問第二部分有關“蟬”的內容 師語言:老師問,你們搶答。 (1)蟬喜歡在 ? 產卵
(2)卵生在小孔里大約有 ? 個 (3)蟬的卵常被 ? 掠奪 (4)卵的孵化最初像 ? (5)魚形幼蟲一到孔外,皮即可 ? 去 (6)落到地上的幼蟲像 ? (7)弱小的幼蟲需要在 ? 藏身 6、歸納第二部分的主要內容。
師語言:把這些知識點整合,你會發現“蟬的卵”這一部分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生回答:蟬從卵到幼蟲的生長過程
師過渡:本文主要講了蟬從卵到幼蟲到成蟲的生命歷程,那么作者是借助怎樣的語言來說明這些知識點的,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品《蟬》言。(出示ppt)
三、品《蟬》言
1、賞析語言的準確性(出示ppt)
(1)方法指導:先解詞,后作用,再說準確性。 (2)示范引領
品析“約”字的準確性:
先解詞:“約”的意思是大約,表估計,不確定: 后作用:文中說明蟬生十個卵是個大概估計,不確定; 再說準確性:這個詞體現了語言的準確性。 (3)合作闖關,賞析“大概”“十分”。
(4)師總結:法布爾在介紹蟬的知識時,用詞十分準確,這是說明文語言的特點,同時他的介紹又不乏詩意。
2、賞析語言之生動性(出示ppt)
(1)方法指導
語言要生動,修辭和描寫。 方法加作用,時刻記心中。 (2)示范引領 蟬脫殼的片段:
接著,
它表演一種奇怪的體操。 在空中騰躍, 使頭部倒懸, 折皺的翼向外伸直, 竭力張開。
然后用一種幾乎看不清的動作,盡力翻上來, 并用前爪鉤住它的空皮。
學法指導:
一讀:第一遍朗讀:女生讀全句,男生讀動詞 第二遍朗讀:男女生輪讀 第三遍朗讀:齊讀 二分析:老師引導分析 三發言:指名發言
這段話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通過動作描寫,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蟬從殼中脫出的艱難過程。
(3)合作闖關,賞析最后一段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 一個月陽光下的享樂, 這就是蟬的生活。
我們不應當討厭它那喧囂的歌聲, 因為它掘土四年,
現在才能夠穿起漂亮的衣服, 長起可與飛鳥匹敵的翅膀, 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中。
什么樣的鈸聲能響亮到足以歌頌它那來之不易的剎那歡愉呢?
學法指導:
一讀:第一遍朗讀:一女生領讀,其他部分齊讀 第二遍朗讀:男女生對讀 第三遍朗讀:齊讀
二討論:小組六人討論,師巡視指導 三發言:小組代表發言
這段話運用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蟬的生命歷程,表達了作者對蟬的敬佩和贊美之情。
(3)師總結
四年黑暗的苦工,一個月陽光下的享樂,蟬的大半生命都在黑暗的地穴中度過,這也正是法布爾先從蟬的地穴寫起的原因所在。蟬對生命的執著追求,不管生命時間長短而好好地活著的精神,讓我們肅然起敬,這正如香港作家小思說過的一段話,“它為了生命的延續必須好好地活著,哪管是90年,90天都要好好地活過。”此時我們想到了一個人,史鐵生,那個去北海看菊花的人,他記住了媽媽對她說得話:“要好好活。”這就是法布爾的偉大之處,他將蟲性探索寫出了人性反省的境界,值得我們反復品讀和學習。
(4)課堂檢測(出示ppt)
師過渡:法布爾在《蟬》中共寫了四個部分,分別是《蟬和蟻》、《蟬的地穴》、《蟬的音樂》、《蟬的卵》,課文只節選了兩部分,下面請賞析來自另外兩部分的文字。
A、“從未”——品語言之準確性
無論在飲水或行動時,它們從未停止過歌唱。(《蟬的音樂》)
B、品《蟬和蟻》之生動性
我曾見過它們咬緊蟬的腿尖, 拖住它的翅膀, 爬上它的后背,
甚至有一次一個兇悍的強徒, 竟當著我的面, 抓住蟬的吸管, 想把它拉掉。 (《蟬和蟻》)
師過渡:同學們掌握的不錯,下面我們嘗試學習蟬的語言來介紹你的手機。
四、學《蟬》語 1、寫法指導: 準確方面:大小、外觀 生動方法:第一人稱、擬人
可采用第一人稱的寫法,使用準確而生動的語言來介紹你的手機,注意寫出手機的外觀和作用。
2、放作文師范視頻
3、學生一分鐘思考,打腹稿。
4、說給對桌聽:口頭作文,對桌互相指正。 5、呈現點評。當堂評析,提出修改意見。 五、課堂小結
1、回憶品析語言準確性和生動性的方法。 2、師總結:
今天我們進行了一場科學與詩的探索之旅。科學是語文學習的態度,詩是語文學習的情懷。讓我們滿懷激情與詩意,在語文學習上一路前行。更多未知的奇妙故事,我們留待下次相遇。更多未知的有趣故事,我們留待下次相遇。
六、作業
1、課堂練筆繼續完成。 2、課外閱讀《昆蟲記》
3、摘錄你喜歡的五句話,并做賞析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