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河流地貌的發育
所屬欄目:高中地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三節河流地貌的發育-吉林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三節河流地貌的發育-吉林市田家炳高級中學
課題 §4.3河流地貌的發育
課型
新授課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塑造。 2.河流侵蝕地貌和河流堆積地貌。 3.河流地貌對聚落分布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 1.探究與活動,理解溝谷和河谷的演變關系。 2.利用景觀圖片分析河流地貌的成因。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理解事物是發展的,發展既有內部條件,也有外部條件。
教學重點
1.河流的侵蝕地貌與堆積地貌。
2.河流地貌對聚落分布的影響。 教學難點 河流侵蝕的不同類型。
教學手段 電子白板、幻燈儀、谷歌地球軟件 教學方法
自學法、讀圖分析法、
探究法、模擬實驗法、
教學過程
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復習導入新課
課件:景觀圖
復習:內力作用,外力作用,外
力作用的表現形式。 導入:河流地貌圖片,河流地貌是自然界中最常見的地貌之一,它是如何形成的呢? 觀察圖片,回答問題
讓學生在現有的知識上過渡到新的知識
新課教學河流侵蝕地貌
1.講解河流的三種侵蝕類型。
課件展示:侵蝕類型 2.區別河谷與溝谷。
課件展示:黃土高原
3.引導學生掌握河谷形成的發展過程:
①幫助學生理解河流的下蝕作用及形成的河谷形狀。
②側蝕過程中凹岸侵蝕和凸岸堆積的規律。 ③河谷演變過程。
4.課件展示:三峽圖片
說明地表形態是內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
1.讀圖觀察河流侵蝕類型。
2.區別河谷與溝谷。 3.結合圖片、探究學習以下內容:
①河流發育的各個階段。 ②不同發育階段的主要侵蝕方式及對河谷的影響。
③側蝕過程中凹岸侵蝕和凸岸堆積的規律。 4.使學生理解事物是發展的,發展既有內部條件,也有外部條件。
讓學生在鞏固學習外力作用的同時,更進一步地了解流水侵蝕作用及形成的地貌。
新課教學河流堆積地貌
1.模擬演示實驗:沖積扇的形成(書逢處代表山谷地形,黑米與小米的混合物代表河流攜帶的物質)
2.課件展示:河流堆積地貌示意圖、沖積扇圖片、河漫灘平原圖片、三角洲平原圖片。
3.引導學生從把握地貌形成過程的主線進行分析,加深認識。
1.演示實驗:學生觀察
實驗過程,并得出結論。 2.觀察圖片:不同的河段形成不同的沖積平原。 3.觀察圖片:各種沖積平原的形成過程,發育位置。
4.結合吉林市的松花江,體驗河流地貌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1.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 2.讓學生知道不同的河段形成不同的河流堆積地貌。
3.加強知識之間的聯系。 4.滲透鄉土地理,使學生了解家鄉,培養熱愛家鄉的情懷。
新課教學
河流地貌
對聚落分
布的影響
1.活動——谷歌地球:黃淮海平原、河西走廊、拉薩、埃及、開羅
2.自主學習:河流地貌對聚落
分布的影響
3.活動:A、B哪里更有可能發
展為城市?
4.吉林市城市的未來發展方向以哪些區域為主? 1.谷歌地球:體會河流地貌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進而體會河流地貌對聚落分布的影響。 2.學生自己發現河流地貌對聚落分布的影響。 3.吉林市城市的未來發展方向
1.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 2.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3.能學以致用,并對家鄉的城市未來發展方向有自己的認識,體現鄉土地理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激發學習興趣。 課堂小結
根據板書,形成重點鮮明的提綱。
回顧本節課所學內容。 明確本節課的所學知識。 課堂練習 請同學完成練習。 學生回顧所學知識,完成練習。 鞏固基礎知識。 課后作業 略
略
略
板書設計
§4.3
教學反思 新課改倡導“學習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教材只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一種渠道,教師在授課時要利用教材,但不要局限于教材,要充分利用其他媒介,如網絡、課件、圖
片、幻燈儀、演示實驗等,讓學生體驗生活中不能體驗到的事物,讓學生獲得更多的體
驗,促進地理思維的形成,并通過對吉林市地域的了解,既有利于學生知識的獲得,情感的提升、能力的培養,又有利于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懷。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