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受精作用
所屬欄目:高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生物必修二 第二章第一節受精作用_汪國美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 第二章第一節受精作用_汪國美
《受精作用》教學設計
第二高級中學生物組 汪國美
1.教材分析及教材處理
“受精作用是人教版《生物必修2遺傳與進化》第2章第1節“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第2部分。這部分內容的學習是學生理解生命的起點、孟德爾遺傳規律、細胞質遺傳、變異的普遍來源及生物多樣性等內容的基礎。但本節內容設置在教材中略顯簡單,鑒于它在高中生物學知識體系中的重要地位,我認為做好模擬實驗的改進和相關知識的延伸、拓展,引領學生達成認識自我、樹立自信、關愛生命、感悟生命等情感目標是必要的。還有根據學情我對教材順序做了適當調整,先學習受精作用再講解配子多樣性的模擬實驗,便于學生更容易理解模擬實驗。
2.教學策略
根據學情在教學策略上突顯出重學生自學、重學生體驗、重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
2.1受精視頻引入,化靜為動
學生學習“減數分裂”后,已經對生命形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想進一步探究有關生命起點的問題,視頻引入不僅能讓學生直觀地看到具體受精過程,為后面的學習奠定基礎,還能激發學生興趣。
2.2采用“情景教學”
受精過程是一個微觀抽象的過程,若能設計一個精彩的、生動形象的“情景”,則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受精過程。
2.3改進學生的體驗模擬
活動配子中染色體組合的多樣性是本節課的難點。教師創設全體學生親身參與實踐體驗活動,讓學生感知減數分裂過程中的非同源染色體組合是一個隨機的、多樣的、動態的過程。本節課根據學情改進了模擬實驗設計,即嘗試構建物理模型,各小組分別模擬2n=4生物的減數分裂過程,重點提出減I前期和減I后期讓學生進行探索,遵循從特殊到一般的認知規律和思維發現的過程。
2.4加強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
讓學生知道學生不僅僅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會做人,做一個自信、懂得感恩的人。 3.學情分析
高一的學生具有極強的好奇心和一定的思維邏輯能力和動手能力;學生對生命的起點、生物的多樣性等宏觀生物學知識很感興趣又存在很多疑惑,但學生對減數分裂過程的理解不深,獨立學會本節內容有一定難度。因此要在鞏固減數分裂相關知識的基礎上,開展合作學習、模擬實驗學習,探討生物多樣性形成的細胞學水平上的原因,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 4.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闡明受精作用的過程、實質及意義;準確說出配子中染色體組合多樣性的原因。
能力目標:利用橡皮泥進行模型建構,解釋配子多樣性的原因。 情感目標:感受小組合作學習的愉悅,認同并贊嘆神奇生命的唯一性與特殊性;學會感恩,理解父母的艱辛。
5.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闡明受精作用的過程、實質及意義。 教學難點:理解配子中染色體組合多樣性的原因。 6.教學方法
教法設計:結合教材的特點和學生實際,主要采用情景教學法、模擬實驗教學法,結合直觀、討論、探究等教學方法。
學法設計: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引領學生開展探究學習、體驗學習,促進學生對重難點內容的理解,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方式。 7.教學媒體
多媒體課件:用PPT制作的受精作用圖片、視頻及動畫等。 實物展臺:展示學生模擬探索的減數分裂過程。 8.教學過程設計
8.1課前準備
模擬實驗的準備:不同顏色橡皮泥,大張白紙,按13組(4人一組)準備。
8.2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新課導入
播放受精過程視頻
提出問題:這段視頻介紹了什么?
展示課堂教學目標
觀看視頻,并思考視頻內容。
讀教學目標 不僅能讓學生直觀地看到具體受精過程,為后面的學習奠定基礎,還能激發學生興趣。
讓學生達到學習有目的性,心中有數。
新課講授
一、 受精作用 引導學生自主學習(2min):受精作用的概念、過程、意義等重點知識
情境創設:受精作用圖片、動畫以及利用美女“卵細胞”的招親故事來幫助學生理解受精過程。
學生自主學習課本P24-P25,思考受精作用的概念、過程及意義。(標出自己的疑難點)
學生在“卵細胞招親”的故事情境中,根據受精作用的圖片及動畫來理解受精作用。
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以便學生有目的性聽課。
很好地體現了情景教學的思想,故事生動有趣,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利用圖片及動畫,化抽象為具體,化靜態為動態,使得課堂形象生動。
課堂練習:考查知識點“受精作用的實質”
【過渡】情境創設:展示“超級媽媽”圖片
提出問題:根據圖片猜一猜為什么大家都叫她為“超級媽媽”?同一雙親的后代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差異呢?生命的起點是什么?
二、配子中染色體多樣性的原因
情境創設:同一雙親的后代出現差異的原因?
指導學生模擬實驗:指導學生用橡皮泥構建減數分裂模型,模擬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和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
及時關注學生的學習反饋,捕捉學生中普遍存在的疑惑問題甚至是錯誤問題,加以指導點撥,
最后進行總結,深化模擬實驗結果。
課堂練習:考查知識點“同一雙親的后代出現差異的原因”
自主完成
看圖思考,并結合自己和自己的兄弟姐妹長相有為什么會有不同?
學生根據模擬實驗的要求以小組為單位親自進行實驗,動手操作,小組合作探究。
學生先做題 及時鞏固,檢查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掌握情況。
激發學生的興趣,并與學生生活緊密結合,體現生物來源于生活的生物教學理念。
讓學生在做中學,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合作意識,同時也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引導的作用。
不僅達到隨堂檢測還可以及時鞏固知識點。
課堂小結
利用分娩圖片來呈現母親生產時的劇痛,讓學生學會感恩父母;
接著再引用感恩父母的一首打油詩來教育學生。
最后讓學生表達出對父母的愛。 聯系自己父母,體會父母的辛苦,學會感恩。
大膽說出對父母的愛。
聯系生活,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讓學生學會感恩。
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以及敢于表達出對父母的愛。
9.板書設計
概念:精子和卵細胞識別、融合成受精卵 受精作用 過程:精卵識別;精子頭部進入卵細胞;精卵細胞核融合(實質)
意義:染色體數目恢復到體細胞中的數目
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 二、配子多樣性的原因
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 10.教學評價及反思
亮點有 :(1)嘗試建構物理模型。(2)三維目標達成度較高。知識目標因情景創造,能將重、難點知識落到實處。技能目標在模擬實驗過程中可得到落實。利用感恩父母的打油詩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3)指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嘗試小組合作學習、自主學習、模型建構學習。
不足之處:在模擬實驗操作過程中,對學生小組合作的指導還不夠細致,對學生參與的深度、參與的方式引導還不夠深入。
今后教學需改進的幾點措施:(1)教學中,時刻關注全體學生的學習狀態,注重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2)還應進一步探究學生的心理,對學情的分析做足、做細,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德育教育。(3)在教學中應更多專研課程改革,探索更有效的教育教學方法,吸取更多的教育教學經驗為我所用,以便更好地教學。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