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平面向量,實際背景,及基本概念
所屬欄目:高中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數學人教A版必修4第二章2.1.3平面向量的實際背景及基本概念-天津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中數學人教A版必修4第二章2.1.3平面向量的實際背景及基本概念-天津市新華中學
平面向量的實際背景及基本概念
一、教學內容分析
向量有著豐富的生活背景和物理背景,向量的概念從生活實例和物理素材中抽象出來,反過來,它的理論方法又成為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和物理問題的重要工具。
向量集數與形于一身,因而是數形結合的重要載體,是溝通代數、幾何和三角的強有力工具。向量可以使某些復雜問題簡單化,代數問題幾何直觀化,幾何問題代數化,有助于提升學生數形結合的能力。
本節內容選自人教A版高中數學必修4第二章第一節,是向量知識體系的起始內容,為后續知識的學習奠定了基礎。本節課是一節概念課,涉及到的概念比較多,但概念之間并非雜亂無章,毫無規律可尋,每一個概念都圍繞著大小和方向進行定義,即若只對向量的大小做特殊規定,有零向量和單位向量;只對方向做特殊規定,有平行向量,即共線向量;對大小及方向都做特殊規定,有相等向量,以這種邏輯關系研究平面向量的概念,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二、學生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學習過力、位移、加速度等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對生活中常見的量能夠識別是否具有大小或方向。但學生對向量的認識往往陷入理解的單一性(只考慮大小而容易忽視方向),而且在思維的辨析方面還有些薄弱。 三、教學重點及難點分析
重點:向量的相關概念及幾何表示
難點:向量相關概念的形成過程及共線向量的概念 四、教學目標分析
1.了解向量的實際背景,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和向量的幾何表示;
2.理解特殊的向量:零向量、單位向量;理解向量的幾種特殊關系:平行(共線)向量,相等向量;
3.通過類比數量的學習過程,獲得研究新對象的內容與方法,感受類比思想和聯系的觀點,進而提高研究問題的能力;
4.通過具體實例歸納概括出單位向量、平行(共線)向量、相等向量的概念,提升學生歸納推理及抽象概括能力;
5.通過教學情境的引入,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了解向量的發展歷程,加強學生對數學史的了解。 五、教學策略分析
本節課采用問題驅動,發現式教學法,學生探究討論與教師講授相結合的方式完成
2
教學目標。
六、教學過程設計
通過以下五個環節完成教學任務
(一)創設情境 引出課題; (二)合作交流 探索新知; (三)概念辨析 運用新知; (四)自主梳理 小結展示 (五)數學史料 課外延展 (一)創設情境 引出課題
1.播放電影《紅海行動》中狙擊手瞄準目標的視頻。引導學生發現,狙擊手要想擊中目標就要清楚對方的位置,要想準確描述位置,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2.播放今年9月份關于臺風“山竹”的新聞,并設置問題:請預測,14小時后,臺風是否會登陸廣東省的臺山市?。
3.你還能列舉出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嗎?
設計意圖:由學生熟悉的生活和物理背景出發,通過對實例的抽象,引出向量概念,提高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確定研究方向
向量是一種新的量,如何研究?研究向量的哪些內容?能否借助于數量的學習過程,
觀察所中所示的向量,每小題中的向量具有什么特點?(引出單位向量、相等向量、平行(共線)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在知識、方法和能力上有什么收獲?
列舉生活和物理中的實例,它們具有什么共同特點?(同時具有大小和方向)
類比數量的學習過程,向量可以從哪些方面進行研究?
如何定義向量?
如何表示向量?
3
給我們一些啟發?
設計意圖:學生總是希望從他們熟悉的事物出發考慮問題,這也符合認知的規律。教師以思維導圖的方式呈現數量的學習內容,一方面教給學生如何畫思維導圖,提升了學生思維的邏輯性和條理性,也為本節課在課堂小結環節,讓學生自主畫出思維導圖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面,通過類比的方法明確了向量的研究方向:定義、表示、特殊向量。這也為學生以后研究新的數學量提供方法和依據。 2.向量的定義
你能給出向量的定義嗎?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已抽象出向量的定義,鍛煉了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向量的表示
水中的某個質點受到豎直向上的浮力,在物理中用一條指向上的帶有方向的線段表示浮力。
將引例中臺風所在位置記為點A,臺山市所在位置記為點B,在點A、B之間存在一條帶有方向的線段,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設計意圖:通過圖形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到,有向線段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因此具備了表示向量的資格。
結合引例中臺風“山竹”的實例,給出向量的幾何表示、代數表示以及模的概念。 設計意圖:借助實例,可以使枯燥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
4.特殊向量
下面我們對向量的大小或方向做特殊規定,看看會出現哪些特殊向量。比如,長度為0的向量叫做零向量,記作0。你能仿照零向量的研究方法,對大小或者方向做特殊規定,會出現哪些特殊向量嗎?
設計意圖:一方向學生明確這樣一個信息,即對向量的研究要緊緊抓住大小和方向兩個要素;另一方面為學生研究相等向量、平行(共線)向量提供了思考的方向。 寫出圖中的向量,并思考每小題中的向量在大小或方向上有什么特點?可以小組內交流討論.
寫出圖中的向量,并思考每小題中的向量在大小或方向上有什么特點?
(1)如圖1,ABC 是邊長為2的等邊三角形,點D、E、F分別是各邊中點;
如圖2,點M、N、K分別是以O為圓心,1為半徑的圓上的點.
M
N K
D
B
F
C
E
A
圖1
圖2
4
0
(2)正六邊形ABCDEF中,AB//MN//PQ (3)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觀察、小組討論,得出單位向量、相等向量和平行向量的在大小或者方向上的特點。學生從具體的向量出發,通過觀察、歸納得出結論,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展示已做好的教具a,將其從一個位置平行移動到另外一個位置之后,是否仍然是a?是否可以將(3)中的BA、FC、DE平行移動到同一條直線上?
設計意圖:使用教具可以讓學生更直觀地理解向量在平行移動下是自由的,由此引出共線向量的概念。學生對共線向量的理解會更自然,更容易接受。 (三)概念辨析 運用新知 例:判斷下列結論是否正確。
(1)若//ab,//bc,則//ac; ( )
(2)若,,abc是非零向量,且//ab,//bc,則//ac; ( ) (3)若ab,bc,則ac; ( )
(4)四點不共線,若ABDC,則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 ) (5)若ABDC,則ABCD是平行四邊形; ( ) (6)共線向量一定在一條直線上; ( ) 課堂練習:如圖,設O是正六邊形ABCDEF的中心, (1)寫出圖中與OC相等的向量; (2)與OA共線的向量有哪些?
設計意圖:通過概念辨析和具體實例,學生更容易理解概念的外延,便于掌握概念的本質特征。
(四)自主梳理 小結展示
M
N
P
Q
5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談談在知識、方法和能力上有什么收獲?能否仿照數量的學習內容,畫出本節課的知識導圖?
設計意圖:讓學生進行總結的過程實際上是將本節課內容情景再現的過程,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而且本節概念比較多,通過圖示梳理會比較清晰,并通過投影儀展示同學們的成果。 (五)數學史料 課外延展
以向量的發展時間為脈絡介紹向量發展的歷史。
設計意圖:向量的發展及確立到應用大約經歷了二千多年的時間,經多位科學家的共同努力才得以實現,所以應該珍惜前人的勞動成果,學好,并最終將其應用到物理及實際生活當中。 七、分層作業
必做:課本習題2.1 A組第1,2,5,6;B組第1題; 選做:課本習題2.1B組第2題。
設計意圖:將作業分成必做和選做,實現差別化教學,因材施教。 八、板書設計
平面向量的實際背景及基本概念
一、平面向量的定義: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二、平面向量的表示: 幾何表示:
A B
代數表示:AB a
三、特殊向量:
零向量 單位向量 平行向量(共線向量) 相等向量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