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鼓樂鏗鏘
所屬欄目:高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音樂人音版音樂鑒賞第六節《鼓樂鏗鏘——滾核桃》_安徽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中音樂人音版音樂鑒賞第六節《鼓樂鏗鏘——滾核桃》_安徽省優課
《鼓樂鏗鏘——滾核桃》
教材內容: 人音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音樂鑒賞》 第三單元第六節
一、教學年級:高一年級
二、教學課時:一課時(45分鐘)
三、學情分析:高一年級學生喜愛流行音樂,喜愛現代搖滾打擊樂,而對民族音樂尤其是器樂打擊樂作品了解甚少,對打擊樂的音樂要素也一知半解,但中學生熱情好動求知旺盛的特征,會促使他們對本課的內容有濃厚的興趣及學習。 四:教材分析:《鼓樂鏗鏘》是人民音樂出版社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音樂鑒賞》第三單元第六節的內容,在本節中共提供了三首作品,本著精、細、實的原則的,進過對教材的深入分析,決定選材山西絳州鼓樂作品《滾核桃》為單獨重點欣賞內容,通過對作品的講解,初聽及分段欣賞,旨在讓學生去鑒別欣賞中國具有代表性的打擊樂,通過對音樂作品的知識講解,了解藝術作品與生活的關系,通過音樂要素節奏、節拍的講解練習,明白打擊樂音樂要素的重要性。通過學習,鍛煉學生的協調打擊能力,創新意識,對民族器樂欣賞能真正做到舉一反三,有的放矢,進一步增強民族自豪感,融入世界音樂文化氛圍。 五、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絳州鼓樂《滾核桃》,感受打擊樂這種特殊音樂表現
形式的獨特魅力,初步理解音樂(鼓樂)在思想情感中表達的特殊意義,理解音樂的語言要素——節拍、節奏對于音樂的作用,掌握節奏與節拍的區別。
2、結合網絡資源優勢,帶領學生學習有關鼓的知識,觀看鼓的視頻,交流鼓的演奏技巧。讓學生積極參與到“以打擊樂的方式表現特定情景”的創造性活動中來。
3、以欣賞《滾核桃》、打擊樂節奏練習為主要學習內容,培養學生的音樂思維創造能力,感受民族音樂文化的魅力,拓寬學生的音樂視野,使學生更加熱愛本民族的民間音樂與世界音樂,進而保護、傳承。 四、教學思路
1、欣賞《滾核桃》,感受音樂情緒,了解音樂要素、演奏形式、演奏技法。
2、掌握音樂的基本要素——節奏與節拍。
3、基本了解打擊樂的演奏形式,在教師的指導下,初步練習打擊樂。
4、通過觀察、探究、創作等實踐活動,完成對鼓樂的鑒賞,在討論、體驗中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參與能力,通過表演、評價,提高學生對鼓樂的感受力和創造力。 七、教學重點
1、通過對《滾核桃》的欣賞分析,進一步感受民族器樂的獨特魅力,領略中國傳統音樂文化風采,學習“擊鼓”的表演形式與
演奏技法。
2、節奏型的打擊練習。
3、體會藝術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由勞動人民的生活工作中創作而來,進一步培養學生對民族音樂的熱愛、學習、傳承。 八、教學難點:
1、 欣賞《滾核桃》,對作品創作背景、曲式進行深入分析。 2、 感受民族器樂的獨特魅力,及其在思想情感中的特殊表達 語言。
3、 感受與體驗——參與“節奏型”的表演練習。 九、教學準備:鼓、鑼、鈸、網絡資源、音響資料 十、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1、教師導入語:“同學們,大家好!一起來欣賞一段精彩的短片,說一說這是一部什么樣的音樂作品?”
2、欣賞視頻短片絳州鼓樂代表作品《鼓韻龍騰》。(通過觀看視頻,導入課堂內容)
3、欣賞結束,教師提問——1、這是一部什么樣的音樂作品?(旨在學生對此作品有個宏觀了解)
學生回答問題1、——鼓樂作品,激昂澎湃、震撼人心。
教師補充——同學們回答的非常好,中國鼓擁有一種動人心魄的力量,它氣勢磅礴,雄渾壯闊,作為中國最古老的的樂器,代表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文化。
教師提問——2、對鼓文化有哪些了解? 學生回答所了解積累的鼓的知識。
教師:同學們回答的很好!鼓是最有代表性的中國樂器,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今天我們還要進一步走進它,熟悉它,解讀它的語言,感受它的魅力。就讓我們再來欣賞一首土
生土張的絳州鼓樂《滾核桃》。欣賞之前,先來關注幾個問題: (1)真切看到了什么?
旨在提問作品的表演形式?演奏技法? (2)仿佛看到了什么?
旨在提問作品曲式?它促使我們產生了什么樣的音樂形象?(作品主題凝聚了其中最重要的素材,概括了音樂最核心的本質,體現了作品最根本的構思,通過主題的講解,可以讓學生對作品有根本的把握;希望通過聽賞的音樂能夠真切地表現出某種特定的情緒、場景或過程,讓學生在相應方面主動產生相關聯想,發揮其音樂想象力。一方面為學生說明聽覺藝術的不可靠性,另一方面有充分展現了聽覺藝術的想象性和巨大的創造性。) (3)聽到了哪些聲音?
旨在提問拍板的作用?鼓與拍板所代表的音樂要素?
(展開教學,讓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性、思考性的去觀看《滾核桃》,提高課堂效率。) (二)展開教學
1、觀看視頻短片結束,(教師先引導學生對作品做出宏觀分
析,有個大致了解,該作品為器樂曲;中國民族打擊樂。) 接下來由學生回答事先提問問題,教師補充如下。
(1)真切看到了什么?
表演形式:合奏
演奏技法:敲擊鼓梆、敲擊鼓面、悶擊鼓面、雙手交 叉敲擊鼓梆、交替敲擊鼓棰和鼓梆、單手滾奏、悶擊向前推 奏、悶擊向后推奏
(播放片斷一,請學生前來模仿演奏技法,親身體驗打擊樂
的演奏技法,留下深刻印象。)
(2)仿佛看到了什么?大致段落?
在山西,核桃豐收,農民集中裝袋,搬運房頂上,散開晾曬時,核桃滾落一地,農民喜獲豐收,心情愉快。
①出示教具——核桃。(引導學生在課堂上模仿滾核桃,以
具體體驗去思考生活與藝術的相互關系,為下一個提問埋下伏筆。)
②由此再展開一個小問題——為什么現實生活中的情景和 藝術作品中描寫不完全相同呢?(啟發學生去思索現實生活 與藝術作品的區別,總結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③作品段落——逐一欣賞視頻片段1、2、3,從音樂情緒及 拍板的使用安排上大致可以分為:“頭、身、尾”三段。“頭 ”為散板,帶有引子性質。演奏時,先用合奏,而后由鼓手 輪流滾奏鼓棒,渲染出一種晾曬核桃的生活場景。(觀看片
段1)“身”為樂曲的主體部分。它有明確的節拍,由于演奏 技法的差異,造成音響音色上的不同,進而使音樂情緒顯的 豐富多彩。其音樂內容既現了農民晾曬核桃時的動作與心情 ,模擬了晾曬核桃時發出的迥然不同的各種聲響,從而惟妙 惟肖地表現了農民豐收后的一派歡樂景象。(觀看片斷2)“尾” 也為散板,其節奏逐漸松弛下來,表現人們休息下來后悠閑 舒適的生活景象。(觀看片段3)(通過細致的曲式分析,讓 學生完整清晰的把握作品結構。)
(3)聽到了哪些聲音?
拍板的聲音整齊統——統一節拍 鼓的聲音復雜多變——豐富節奏 兩者是否同樣重要?
(展開下一步節奏與節拍的教學)
①教師提問:節拍與節奏的含義及相互關系。 節拍——樂曲中固定單位時值和強弱規律的組織形式。
節奏——音樂運動中音的長短和強弱的組合。 節拍統一節奏,節奏豐富節拍。
②教師:同學們回答的真棒!要知道不僅對于鼓樂,針對所有的打擊樂而言,節奏就是它們的骨骼,起到了支撐作用,要想學好打擊樂,必須先掌握節奏的練習。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看,練一練。(由易到難,教師提示休止符的運用)
2/4 ×× ×∣×× ×∣×× ×× |×× ×‖
2/4 0 ×| 0 ××|×× 0 |×× ×‖ 2/4 ×× 0|×× 0 | × × |×× ×‖ 口念“噠”代表節奏,手對拍代表節拍。(通過練習,手與口相互協調,切身體會節奏與節拍的區別) (三)深入教學拓展與探究——打擊樂練習
(1) 獨奏練習,分別用鼓、鑼、鈸、對應逐條練習。(教
師再次提示休止符的運用)
(2) 合奏練習,三種樂器共同完成。(節奏練習本著由
簡到繁,由獨奏到合奏的過程,使學生逐步接受深入。)
(四)教學總結
同學們表現的非常好!在這節課上,我們一同領略了鼓樂的風采,中國鼓不僅是一件樂器,更是一種文化,它的演奏是中華民族勞動人民質樸情感的表達,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同時練習了打擊樂的簡單節奏;了解了節奏與節拍,節拍穩定音樂,如同人的心臟,節奏支撐音樂,猶如人的骨骼,其他音樂要素好比人的血肉,才構成了世界上美妙動聽的音樂,帶給我們美的享受。希望這節課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對鼓樂的認識,更是關注中國音樂、世界音樂文化的開始,例如在遙遠的非洲我們也會聽到振人心魄的隆隆鼓聲,讓我們一同去期待,一同去探索,一同去創造!下課!(通過總結,深化課堂內容,清晰學生思路,歸納總結知識點。)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