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論語中的,君子人格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中國文化經典研讀讀《論語中的君子人格》山東省 - 濟南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論語>中的君子人格》教學設計
徐西前
【學習目標】
1. 細讀梳理,把握《論語》君子人格主要觀點。 2. 研讀探究,理解君子人格現實意義,提高自身修養。 【教學設想】
1.通過創設情境,明確“君子人格”這一專題學習目標,設計具體學習任務單,組織學習活動,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討論與交流。
2.梳理《論語》中有關“君子”的語句,以學生利用課內外時間自主閱讀、撰寫筆記、交流討論為主,教師以自己的閱讀經驗,平等參與交流討論,解答學生疑惑。
3.組織分享學生閱讀《論語》整本書的君子人格思維導圖,展示讀書筆記,交流心得體會,發現、保護和支持學生閱讀中的獨到見解。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大家讀《論語》有什么感覺?(學生答)《論語》要我們做什么樣的人呢?(君子)《論語》20篇,其中17 篇都在討論有關君子的內容。“君子”這個詞出現了107次,可以說,“君子”集中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最大公約數,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直到今天,我們仍然將“君子”作為一種做人的標準。下面,我們就通過《論語》來認識君子,追隨君子,也努力去做一個新時代的謙謙君子。
1. 大家先來說說,這個“君”字什么意思?(從尹從口,尹“治事”,口“發布命令”,也就是“發布命令,治理國家”的意思。)
2. 君子呢?(有位者;有德者!墩撜Z》中主要指有德者) 二、 學習活動1 讀君子
1.自由朗讀,學習交流《論語》(節選)語錄。 (1) 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2)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3) 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4)子欲居九夷;蛟唬“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5)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 君子。”
(6)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7)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8)子曰:“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 ,亦可以弗畔矣夫!”
(9)子曰:“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
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
(10)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勞其民,未信則以為厲己也。信而后諫,未信則以為謗己也。”
(11)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12)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13)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從之。”
(14)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
(15)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
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三、學習活動2 識君子
《論語》中的君子個什么樣子呢?請大家結合自己的閱讀積累,為《論語》中的君子畫個像,把君子人格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呈現出來。 1. 君子的外在形象
(1)文質彬彬、不憂不懼、泰而不驕。概括來說,溫良恭儉讓。 (2)《論語》中的原句怎么說? 2. 君子的內在涵養
(1)概括來說,仁義禮智信。 (2)《論語》中的原句怎么說? 3. 繪制君子人格的思維導圖
4. 在君子諸多的人格中,最核心的是什么呢?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一點?
請從身邊的生活中舉出具體的例子來。你有沒有感覺不好的? (1)仁
君子人格的核心內容是“仁”,在《論語》中,“仁”字出現109次。把“仁”作為一種思想的核心,孔子是第一人。 ·《論語· 憲問》: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
·《論語·里仁》: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論語·顏淵》: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論語·學而》: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有之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這里把“孝弟”歸結為仁的根本,這是孔子對仁的擴展與提升。君子務本就是要懂得孝敬父母,敬愛兄長。一個連自己父母都不愛的人是不可能愛他人、愛社會的。所以仁愛之心必須從愛親人開始培養,這就是做人的根本道理,也是“孝弟”被定義為“仁之本”的理據所在。 (2)禮(在論語中出現74次。)
請舉出現實生活中表現“禮”的具體事例來。(一學生演示,其他同學演習抱拳禮)
·《論語·雍也》: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論語·泰伯》: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如果不遵循禮,就會沒有分寸,就會使人難堪,這便是無禮的表現。這樣的事,不是君子所為;這樣的人,更不是君子。“恭”、“慎”、“勇”、“直”都是君子的品格,但如果失去“禮”的節制,則會走向反面。
·《論語·八佾》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四. 學習活動3 學君子
1.《論語》里告訴我們,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君子呢?
·《論語·述而》:圣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做一個圣人不容易,但做一個君子,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只要愿意做,是可以做到的。
·《論語·衛靈公》: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修
·《論語·憲問》: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2)學
·《論語·學而》:君子食無求飽, 居無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 言, 就有道而正焉, 可謂好學也已。
·《論語· 子張》:百工居肆以成其事, 君子學以致其道” 。 ·《論語· 衛靈公》: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 餒在其中矣;學也, 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3)行
·《論語· 為政》子貢問君子。子曰:` 先行其言而后從之。 ·《論語·里仁》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論語·述而》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論語·子路》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
所茍而已矣。
·《論語·先進》論篤是與,君子者乎?色莊者乎? ·《論語·憲問》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論語·衛靈公》:君子不以言舉人, 不以言廢人 (4)禮
·《論語· 雍也》 君子博學于文, 約之以禮, 亦可以弗畔矣夫。 ·《論語· 衛靈公》君子義以為質, 禮以行之, 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另外,·三戒:“ 君子有三戒:少之時, 血氣未定, 戒之在色; 及其壯也, 血氣方剛, 戒之在斗;及其老也, 血氣既衰, 戒之在得。”(《論語· 季氏》)
·三畏:“君子有三畏, 畏天命, 畏大人, 畏圣人之言。”(《論語· 季氏》)
·五美:“君子惠而不費, 勞而不怨, 欲而不貪, 泰而不驕, 威而不猛。”(《論語· 堯曰》)
·九思:“君子有九思:視思明, 聽思聰, 色思溫, 貌思恭, 言思忠, 事思敬, 疑思問, 忿思難, 見得思義。” (《論語· 季氏》)
2.千百年來,古圣先賢如何踐行君子人格?(諸葛亮《誡子書》、張載的“為天地立心……”、魯迅的“中國的脊梁”等)
3. 今天我們又該如何成為一個君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五. 學習活動4 擬座右銘
請從《論語》中選出一句話,提煉為4-5個字,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結束語:
學《論語》,我們知道一種做人的標準,心中便有了一個精神的坐標,無論走到哪兒,靈魂都能找到家的方向,生命都會活得自在坦蕩。讓《論語》陪伴我們一生!走遠,走好!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