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面對經濟全球化
所屬欄目:高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經濟生活《面對經濟全球化》-湖北省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經濟生活面對經濟全球化-湖北省級優課
《面對經濟全球化》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知道經濟全球化的含義、原因和主要表現;了解跨國公司在經濟全球化中的作用;理解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2、能力目標:學會運用辯證的思維方法,正確分析經濟全球化的利弊;結合實例,探究發展中國家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態度。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感受經濟全球化,認識在經濟全球化趨勢面前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的重要性。 二、教學重、難點 1、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2、我國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態度 三、教學方法
多媒體教學法;自主探究與合作探究相結合;討論法;講授法。 四、教學安排 1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信息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曾經被煙波浩瀚、無邊無際的大洋阻隔的七大洲不再遙遠,近兩百個國家成為“地球村”的居民,他們頻繁來往、相依相伴,構成一個緊密聯系、榮辱與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體。這就是經濟全球化。要了解經濟全球化,首先,我們一起來看一段視頻。
(二)新課講授
國產大飛機c919從2006年立項,2008年開始研制,到2017年一月進入試飛準備階段,引起了國內外極大的關注,C919中型客機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標志性工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那么c919一百多萬個零件是不是全部由中國生產呢?由此說明經濟呈現什么樣的趨勢?
一、經濟全球化的含義。
經濟全球化指的是商品、勞務、技術、資金在全球范圍內流動和配置,使各國經濟日益相互依賴,相互聯系的趨勢。經濟全球化是一種發展趨勢和表現,而不是經濟全球化已經實現了。請大家進一步思考促使經濟全球化形成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試想如果沒有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沒有交通工具的進步,這些經濟資源能否在全世界流動,分配?這也就表明了是生產力的不斷發展才促進了經濟全球化的產生。
二、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
那么經濟全球化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呢?從經濟全球化的含義我們可以知道,主要是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資本全球化。
1、生產全球化 (生產領域)
從這組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出經濟全球化的哪一點表現?(生產在全球)從c919的合作企業可以看出生產全球化,c919具有完全獨立的自主知識產權,那么為何不在一個國家生產呢?因為每個國家都有它自己的優勢,即使我們擁有獨立的自主知識產權,但并不意
味著所有技術都是先進的。各國共同生產有利于世界各國發揮各自的優勢,節約社會勞動成本,使生產要素達到合理配置,提高經濟效益,促進世界經濟的發展。
2、貿易全球化 (交換領域)
誰買了國產大飛機?C919訂單達600架,都有哪些國家?國內7家航空公司共訂購了135架C919,同時德國普仁航空公司、泰國都市航空也分別簽署了7架和19架的購買意向協議。這又說明了什么呢?(銷售在全球)
3、資本全球化(投資領域)
要實現生產和銷售的全球化需要依靠資金在全球范圍內進行配置。這也就意味著資本的全球化。資本為追求利潤而生,因而總是朝向利潤最高的地方。在資本全球化下,融資策略也是借助全球資本來促進發展。因而資本全球化即是投資在全球,融資在全球。
三、經濟全球化的載體
那么在全球的生產、銷售、資本融通中,誰發揮了主力軍作用呢?跨國公司,跨國公司控制著全球產出的40%,貿易的60%、技術轉讓的70%、國際直接投資的90%,因而跨國公司在世界經濟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那么什么是跨國公司呢?跨國公司是在本國或者本地區擁有一個總部,并在其他國家或地區擁有子公司的國家性企業。我國跨國公司的領頭羊海爾在本國設有總部,同時在其他各國擁有子公司。跨國公司為何要在全球范圍內開設子公司呢?是為了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所以需要利用全世界的資源,或資金,或技術,或勞動力。這種全球化的生產經營方式大大促進資金、技術、人力、商品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從而推動國際分工水平的提高。
四、經濟全球化的實質
跨國公司為追逐利益而在全球設子公司,其中獲益最大的也就是跨國公司總部,為何收益最大呢?因為掌握著核心技術。因此在全球貿易中,占據著信息技術優勢的國家或者地區,相應的收益也是最大的。就像是剪刀差,工農業產品價值的不等價交換,使得發達國家占據著優勢。通過剪刀差我們可以發現什么呢?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全球化中收益是否一樣呢?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所需要的原料相當一部分來源于發展中國家,同時發展中國家為發達國家提供了重要的商品銷售市場,因此發達國家通常低價購買發展中國家的初級產品,同時銷售高附加值的工業產品從中獲得巨額利潤。發達國家通過制定游戲規則,工業品的價格遠遠高于價值,由此可知經濟全球化的實質。
經濟全球化實質以發達國家為主導,因而對于發達國家而言,他們是既得利益者,因為他們掌握著相應的技術,左右著經濟規則,那么對于發展中國家而言呢?有人說經濟全球化是阿里巴巴的山洞,也有人說經濟全球化是潘多拉的盒子?那么經濟全球化到底有什么影響?
五、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1、經濟全球化的有利影響
材料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從一度瀕于崩潰的邊緣發展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實力不斷提升(經濟建設有了顯著進步;綜合國力增強);對外開放不斷擴大(經濟不斷發展;對外貿易取得顯著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世界全體的貿易額從1985年至2007年的23年間,增加了約6倍,年均增長約9.3%,貿易增加比率超過了GDP年均增長率約6.7%。出口占世界GDP總量的比率由1985年15%提高至2007年的25%,世界對外直接投資從1985年至2007年增加了32倍。
通過材料一可以發現在經濟全球化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生產要素在全球流動,提高世界資源配置效率;國際分工水平提高,提高各國的勞動生產力;國際貿易迅速發展,為各國經濟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但經濟全球化也是一把雙刃劍,古巴前領導人卡斯特羅曾說“資本主義和新自由主義的全球化帶給了我們什么,此時此刻有8億人口挨餓;10億人口是文盲,40億人口生活貧困,2.5億兒童要做工,1.3億兒童受不到任何教育,1億孩子流落街頭,每年有1 100萬5歲以下的兒童死于營養不良、貧困和可以預防或可以治愈的疾病,多個國家內部和多個國家之間的貧富差距不斷加大,生態環境遭到無情的,幾乎不可逆轉的破壞,已經帶來了不可預言的,明顯的后果。”經濟全球化帶來的社會問題,如貧富差距。
正是因為經濟全球化將大部分國家綁上了戰車,所以當歐洲出現債務危機時,不斷波及到全世界。中國股市也受到重創。全球近十年來比較嚴重的經濟危機爆發了46次。對于發達國家而言,經濟全球化使他們收益良多,對于廣大的發展中國家來說,經濟全球化即是機遇,也是挑戰,它是一種客觀趨勢,并不能通過逃避而免遭影響,相反逃避會讓國家更加貧窮。因此在經濟全球化大趨勢下,我們該如何來應對呢?
六、如何應對經濟全球化
①正確的態度:抓住機遇,積極參與,趨利避害;同時,提高抵御國際經濟風險能力,勇敢地迎接挑戰。
②要善于抓住各種機遇,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充分利用各種有利因素,避開不利因素,加快發展。
③要有規則意識和利用世貿組織規則的本領,要有經濟安全的防范意識,有應對別國的策略。
④把堅持獨立自主同參與經濟全球化結合起來,更好的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更好的與各國合作,優勢互補,共同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均衡、普惠、共贏的方向發展。
⑤促進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
古人說:“非常之事,必待非常之人,非常之人,必成非常之功”,中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抓住經濟全球化的機遇,奮發有為,不斷推進改革開放,實現了從溫飽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我們堅信,在二十一世紀,一定會抓住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的新機遇,實現我國現代化,完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