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唯物辯證法,新發展理念
所屬欄目:高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三單元綜合探究《堅持唯物辯證法 貫徹新發展理念》遼寧省 - 大連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教學設計案
學科:高二政治 時間:2019年5月20日
課題:堅持唯物辯證法 貫徹新發展理念 課型:復習課 【設計理念】
基于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將教學內容設計成不同案例,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思考與積極探究。
【課標要求】
描述世界是普遍聯系、永恒運動的,領會全面地、發展地看問題的意義,學會運用矛盾分析法觀察和處理問題。
【教材分析】
《堅持唯物辯證法 貫徹新發展理念》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與哲學》第三單元綜合探究內容。主要是通過三種關于唯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根本對立觀點,讓學生體驗認識處理問題的正確方法;理解新發展理念的辯證法道理。
【學情分析】
通過一段時間《生活與哲學》的學習,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哲學基礎知識。但對生活中的諸多現象問題還沒有哲學角度的感性認識。本節課知識內容豐富,重點難點問題集中,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并能夠把握其內在聯系的能力要求高。因此,本節課的教學要以邏輯來貫穿呈現,鼓勵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切實感受建筑中的哲學,感受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明,樹立世界文明觀。
【教學目標】
1、 科學精神:辯證法的基本觀點;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根本對立;理
解新發展理念的內涵和哲學依據。 2、 政治認同:通過培養學生靈活運用基本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獲取和解讀信息闡述及表達思想觀點,引導學生認同中華文化,形成文化自信。 3、 公共參與:透過時政信息分析,體會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
享的五大發展理念,堅定文化自信,提升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世界文明的公共參與意識和能力。
【重點難點】 1、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觀點。2、新發展理念的內涵和哲學依據 【教學手段】
多媒體
教學設計 環節
教學內容呈現方式 學生活動設計
時間 素養、能力定位
課前知識傳遞過程 自主學習巴黎圣母院與圓明園相關背景知識
觀看《開講啦:王其亨教授》 《一席:郭黛姮教授》 自主學習,觀看視頻,完成課前練習,提出問題 20 政治認同
科學精神
課中內化擴展過程
議題一——巴黎圣母院著火,特朗普建議“空中灑水滅火”。 請用聯系觀回應特朗普的建議 議題二——同是人類文明之瑰寶,同樣葬身于火海。
請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觀點,評析巴黎圣母院和圓明園之殤。 議題三——尋找圓明園的設計圖紙與設計理念方法
請運用唯物辯證法有關發展的觀點,分析說明天津大學王其亨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尋找“樣式雷”,揭秘中國古代建筑設計理念和方法的過程。
議題四——探尋圓明園復建新路徑
請運用“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創新意識”的知識,分析清華大學數字化圓明園研究團隊實現圓明園數字化再現的主體原因。
1、借助巴黎圣母院的大火,引導學生運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并感受開放協調共享的理念。
2、借用網絡觀點,引導學生自覺堅持辯證法思想,摒棄狹隘的民族主義,傳承正確的中華世界觀。
3、通過視頻資料,引導學生分析學術發展的過程是如何體現發展觀的。并且了解中國古代建筑藝術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方法,感受中國的綠色發展理念。 4、材料分析,引發學生思考:從個體角度如何能夠擔當中華文明傳承的接班人。激發學生培養創新能力。 8 10 11 8
政治認同 科學精神
公共參與
課中成果固化過程
結合本節課課前及設計中的背景材料,與學生分享新發展理念:創新、綠色、協調、開放、共享
時政鏈接“錦繡中華”,讓學生感受當代建筑藝術中的新發展理念的力量,自覺形成對新發展理念的認同,并探究落實過程堅持辯證法反對形而上學的道理。
2
科學精神 政治認同 公共參與
課后再現內化過程 布置課后作業 1. 整合知識體系 2. 完成個性化作業
3. 查閱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中國館介紹并完成思考題
1 科學精神
板書設計
聯系觀 對立統一規律 發展觀 質量互變規律 矛盾觀 否定之否定規律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