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測試反應快慢
所屬欄目:小學科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教科版小學科學二年級下冊《我們自己》單元第4課《測試反應快慢》重慶市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測試反應快慢》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知道感官能幫助我們做出反應。 知道反應需要多個器官協調合作完成。 知道反應的速度有快慢的差別。
知道經過反復的訓練能夠提升反應的速度。 科學探究目標
通過簡單的數據比較,能夠發現我們反應速度的變化。 科學態度目標
能夠積極投入到研究活動中,保持好奇心和興趣。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數據處理作為一種技術手段,可以為研究問題提供方便。
【教學重難點】
重點:知道感官能幫助我們做出反應,并且反應的速度有快慢的差別。 難點:通過簡單的數據比較,發現我們反應速度的變化。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反應速度尺、記錄表。 老師準備:PPT、黑板貼圖。
【教學過程】
1、視頻引入。
2、游戲:夾漢堡(反應與身體) 老師和1名學生演示游戲。
孩子們你們想不想玩?同桌之間互相夾對方5次。
說一說:在游戲過程中你用到了哪些感覺器官?這些感官是單獨做出反應的嗎?(板書:反應、感覺器官)
總結:感覺器官能幫助我們做出反應,反應需要多個器官協調合作完成。
有沒有1次都沒被夾到的同學?
孩子,你為什么不容易被夾到呢? (板書:反應快慢) 總結:反應的速度有快慢的差別。 3、游戲:抓尺子(測試反應快慢) (1)抓紙條PK賽
孩子們,你們想不想做一個反應快的人?我們再來一個游戲吧--“抓紙條”PK賽(板書:“抓紙條”PK賽)。先來看一下游戲規則,請看視頻。
大家推選幾個反應快的人吧。(請6個同學) 活動過程中老師示范記錄,觀眾學生當裁判。 孩子們,記錄表中有很多信息,等著我們來發現。
我們先豎著來看看這個記錄表,發現了什么呢?(成績越來越好)知道為什么嗎?(經過反復的訓練能夠提升反應的速度)
我們再來橫著看看這個表格,又發現了什么呢?(反應有快慢。) 這些同學中誰是冠軍?
采訪成績最好的同學:每次抓的都是同一個地方嗎?抓到哪個部位比較難?
問:有沒有什么辦法,使尺子能準確的測試出我們反應快慢呢?(板書:測試)
如果我們做一個反應尺,是抓住上面得分高,還是下面得分高? 做速度反應尺:請在尺子的格子里寫上1-5的數字。使用尺子時,1在上,5在下。 (2)抓尺子“反應王”
孩子們,到底誰是反應最快的人呢?現在我們的活動要升級了,用數據來說話,測試反應的快慢,看看誰是我們班的反應王。(板書:抓尺子反應王) 活動要求:
(1)同桌搭檔,每人抓5次,多抓犯規。 (2)抓到幾得幾分,沒有抓到得0分。
(3)在向日葵上,自己記錄分數。
實事求是,誠實記錄,不犯規、不說謊,你們能做到嗎?開始行動吧! 小組活動。
孩子們先在小組內部比一比,誰的得分最高吧? 評選出班級反應王。 3、總結
孩子們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 老師總結(PPT:觀察、記錄、比較數據)。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