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綠色小衛士,清新空氣是個寶
所屬欄目:品德社會生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道德與法治》二年級第二學期第三單元《綠色小衛士》10.清新空氣是個寶-上海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道德與法治》二年級第二學期第三單元《綠色小衛士》10.清新空氣是個寶-上海市黃浦區第一中心小學
10.清新空氣是個寶
內容 《道德與法治》二年級第二學期第三單元《綠色小衛士》 單元教學目標:
1.情感與態度:初步感知身邊可觸可感的資源對人們的重要性,爭做環保小衛士。
2.行為與習慣:養成自覺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綠色生活的行為與習慣。 3. 知識與技能:初步理解珍惜資源的意義,初步學會一些保護環境和自護的基本技能。
4.過程與方法:能在情景體驗、調查交流、創新展示的過程中,樹立文明生活、綠色生活的意識。
道德教育點:節約資源,綠色生活,保護環境。 法治教育點:知道并遵守有關環保的法律法規。 單元學習活動一覽
綠 色 小 衛 士
9小水滴的訴說
總
結
小調查:我家的水費單 小討論:是誰傷害了小水滴 小探究:節約用水小點子 小制作:繪制節約用水標語 12我的環保小搭檔
10清新空氣是個寶 小討論:生活中的環保搭檔 空氣清新真好
小調查:身邊的空氣好嗎 小行動:尋找我的環保搭檔
小探究:是什么污染了空氣 小討論:如何保護清新空氣 小展示:我的環保小搭檔 11我是一張紙
小調查:找找身邊的紙朋友
小探究:紙朋友從哪里來 小討論:怎樣珍惜紙朋友 小制作:廢舊報紙變身記
【教材分析】
《清新空氣是個寶》是統編教材小學《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綠色小衛士的第2課,與《小水滴的訴說》、《我是一張紙》為三個并列環保主題的課文。意在從學生身邊可感可觸的資源出發,理解自己所處時代的主題——綠色與環保。
本課的主題富有時代氣息,針對當下工業化進程中我國空氣污染的嚴峻現實,通過“空氣清新真好”、“我身邊的空氣好嗎”、“是什么污染了空氣”、“我能做些什么呢”四個欄目,運用觀察、記錄、分析、交流的學習方式,理解清新空氣對美好生活的重要意義,認識到清新的空氣是靠大家一起努力保護的,遵守環保相關的法律法規,從小處著眼,身體力行,養成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吻合《課程標準》中“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第8條——“為保護環境做力所能及的事”的要求。 【學情分析】
受年齡和生活經歷的限制,二年級學生普遍忽略對空氣質量的關注與保護。大多數學生不知道可以為保護空氣質量做些什么,也不知道在空氣污染的環境里如何自我保護,對造成空氣污染的常見原因更是了解甚少。與之相應的觀察能力、收集資料的能力、探究問題與分析問題的能力尚在起步階段。 【教學目標】
1.情感與態度:主動了解并關心上海空氣質量,樹立關心空氣質量的環保意識。 2. 行為與習慣:學習應對空氣污染的保健常識,并能自覺在生活中減少對大氣造成污染的行為。
3.知識與技能:了解造成大氣污染的主要原因,體會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的關系。知道國家有關防治大氣污染的法律法規,樹立初步的法治意識。 4. 過程與方法:收集資料、觀察分析、自主探究。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上海空氣質量,學習應對大氣污染的保健常識,樹立關心空氣質量的環保意識。
難點:探究造成空氣污染的常見原因及對健康和生活造成的影響,體會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的關系。
3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準備】
課件、調查記錄表等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 觀察生活、交流分享,知道清新空氣對人們生活的意義,初步樹立關心空氣質量的環保意識。
2. 討論分析、合作設計,學習記錄一周空氣質量的方式,關心了解上海空氣質量。
【教學過程】
活動一: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活動二:交流討論,了解益處。 活動三:激發興趣,設計表格。 活動四:指導記錄,布置作業。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 調查反饋,了解上海空氣質量情況,學習應對空氣污染的保健常識。 2. 閱讀繪本,探究造成空氣污染的常見原因,進一步體會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的關系。
3. 學習法規,喚起自覺保護環境的責任意識,樹立初步的法治意識。
4. 完善計劃,提出保護清新空氣的切實舉措,自覺養成在生活中減少對空氣造成污染的行為。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探究造成空氣污染的常見原因,體會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的關系。 難點:提出保護清新空氣的切實舉措,自覺養成在生活中減少對空氣造成污染的習慣。 【教學過程】
4
活動一:交流記錄,應對空氣污染
1. 導入:同學們,上節課后,老師給你們布置了作業,請你們選擇喜歡的方式來記錄一周的空氣質量。老師選擇其中的幾張,大家一起來評一評? 2. 展示成果,教師點撥。 3.交流作業,小組評價。 4.學生質疑,引發思考。
【說明】簡單分析學生記錄情況,使學生明晰調查的目的、方法和途徑,從而深對上海空氣質量的了解,開展應對空氣污染情況下的生活指導,喚起他們關注生活的意識與環保意識。
活動二:閱讀繪本,初步了解污染源 1. 閱讀繪本,尋找根源。
(1)讀一讀 (2)說一說 (3)寫一寫
2.學生交流,了解工業生產、農業生產、日常生活中不同的污染源。 3. 師重點講解汽車尾氣污染。
(1)閱讀資料,了解汽車尾氣的危害。 (2)小辯論:到底要不要開車? (3)學生交流改進措施。
【說明】通過閱讀繪本,引導學生從不同方面了解人們的生產、生活與空氣質量之間的關系。針對汽車尾氣排放問題,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提出可行的方法和舉措。
活動三:了解法規,做知法護法小公民
1. 解讀我國頒布的法律法規。(出示《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
2. 討論交流,說說感受。
3. 小結:在我們的生活中,只有充分了解相關的法律法規才能做個知法、懂護法的小公民。
【說明】將相關法律呈現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使之與現實生活之間建立緊密的聯系,使學生理解法律頒布的意義,給學生指明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學習因此才有了生活的價值和意義。
5
活動四:完善計劃,形成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 1. 出示清新空氣計劃,布置課后作業。
2. 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了解了造成大氣污染的原因,知曉了國家的 法律法規,初步樹立了法治意識,希望大家能從自我做起保護清新空氣。 【說明】學生環保意識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通過課后作業的延伸讓學生對空氣質量保持密切的關注,提出可行的方法切實改善環境,深化環保意識和責任意識。
板書: 清新空氣是個寶
污染源 汽車尾氣排放
改進措施 步行(圖標) 軌道交通(圖標) 自行車(圖標)
綠色能源車(圖標) P+R(圖標)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