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三角形的面積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數學人教版五年級上冊三角形的面積-遼寧省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學數學人教版五年級上冊三角形的面積-遼寧省優課
《三角形的面積》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積公式,能正確計算三角形的面積,并能應用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經歷操作、觀察、討論、歸納等數學活動,進一步體會轉化思想的價值,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讓學生在探索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學情分析
1.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各種平面圖形的特征,掌握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
2. 在前面的圖形教學中,學生學會了運用折、剪、拼、量、算等方法探究有關圖形的知識,在學習方法上也有一定的基礎。
三、教學重難點:
1. 教學重點: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積公式,能正確計算三角形的面積。 2.教學難點:理解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引入新知】 1.你能求出下面圖形的面積嗎?
2.出示:(紅領巾)這個圖形的面積你會計算嗎? 3.揭示課題:這節課學習《三角形的面積》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平面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讓學生自己找到新舊知識間的聯系,使舊知識成為新知識的鋪墊。)
(二)【探索交流 歸納新知】 1.動手操作 體驗轉化
(1) 猜想:三角形的面積可能與它的什么有關?
(2) 小結:看來同學們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其實任何猜想都需要經過驗
證,才能得到正確的結論,你們有你信心嗎?
(3) 操作要求(課件):
①獨立思考:把三角形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 ②小組探究:找聯系,試著推導出計算公式。
(4) 操作驗證:請同學們利用手中的學具先獨立思考,利用手中的學具,
拼一拼,擺一擺,看看將三角形可以轉化成我們學過的哪些平面圖形。再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學習。
(5) 學生匯報
(設計意圖:激起了學生想知道怎樣去求三角形面積的欲望,從而將“教”的目標轉化為學生“學”的目標。) 2. 觀察對比 發現關系
(1)在拼擺的過程中,你發現三角形與轉化后圖形之間有怎樣的關系呢? (2)提煉方法:旋轉平移、割補法
(3)小結:看來只要是2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就可以拼成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或正方形,從而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 3. 歸納概括 建立公式
(1)你能說出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嗎?
(2)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的面積,a表示三角形的底,h三角形的高,你會用字母表示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嗎? (3)解決紅領巾的面積:
同學們要求三角形的面積需要知道幾個條件?
老師給出這幾個條件,你能求出紅領巾的面積嗎?(生獨立計算,一名板演) (4)質疑問難(P91看書):對這節課的內容,你認為重要的地方動筆畫一畫,還有什么問題提出來?
(5)愛國主義教育:《你知道嗎?》
(設計意圖:根據學生“學”的需要,使學生經歷操作、觀察、討論、歸納等數學活動,進一步體會轉化思想的價值。) (三)【深化理解 應用拓展】
1. 基本練習:(1)計算三角形的面積。(2)判斷(3)P93.1
2. 變式練習:標志牌的面積(含有多余條件,目的培養學生會找相應的底和高。) 3. 拓展練習:P94.8(滲透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積相等。)
(設計意圖:通過實際問題的解決,讓學生感知生活化的數學,增強學生用數學的意識,并通過變式練習,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逆向思維能力。) (四)【回顧總結 深化提高】‘ 1. 暢談本節課學習收獲。
2. 學法延伸。今后在學習其它平面圖形時,我們還可以用這種轉化思想學習。
(設計意圖:歸納提煉學習方法,讓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能應用這些方法去探究問題,自己解決更多的數學問題。)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