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分數除法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分數除法整理與復習》福建省 - 龍巖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分數除法整理與復習》福建省 - 龍巖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分數除法整理與復習》教學設計
一、教學內容: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分數除法整理與復習。
二、教材分析:本單元教材編排說明分數除法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分數乘法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它和前面學習的很多知識具有比較直接的聯系。如分數除法,除了與分數乘法的意義、計算及其應用有聯系外,還與整數除法的意義,以及解方程的技能有關。而比的初步知識,則要用到分數和除法的一些基礎知識。 課本中整理和復習安排了兩個部分內容:一是對倒數的概念分數除法的意義、計算的方法和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等內客進行回顧與梳理,在交流、討論中幫助學生很好地對原有的知識體系進行擴展。例如,把整數看成分數,整數除法只是分數除法的一種特殊形式。二是教材著重使學生通過溝通分數除法與分數乘法的聯系,提高分數除法的計算能力,加深對涉及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中數量關系的理解找準數量關系中的單位“1”,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計算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三、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經歷對 “分數除法”單元知識的整理過程,形成較為系統的知識結構。 2. 再進一步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和算理的前提下提高運算能力,能靈活選擇解決問題的方法。
3.學會總結分數除法解決問題的特點,熟練掌握分析解決問題數量關系以及解題方法。
4.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歸納數學知識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現與舊知識的聯系,將知識融會貫通。
【教學重點】整理分數除法的知識,形成體系。
【教學難點】培養綜合解答分數應用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ppt課件。
【學具】知識點、錯題本。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 談話引入
(1)談話:同學們,我們已經學完分數除法這個單元了,讓我們一起回憶一下,這個單元學了哪些知識。 (2)指名3個學生說。
師:請你來說。 課件展示→縮放。
2.過渡語:除了剛才三位同學說的知識點,其實這個單元我們還學習了非常多的知識。(全展示)
提問:這么多知識點我們應該用什么方法來整理呢? 指名生說。
師生小結:我們可以用大括號、知識樹、表格等等,我們還有很多的方法。 3.揭題:這節課我們就繼續用這些方法來整理,從而達到復習這些知識的目的。(板貼課題)
(二)合作交流,分類整理。
1過渡語:接下來請小組合作,合作時請注意:(出示合作要求) 2.出示合作要求:
(1)理一理:用小組喜歡的一種方法梳理本單元知識; (2)議一議:我們組是怎樣整理的?
師:小組內先交流本單元學了哪些知識,再理一理用喜歡的一種方法梳理本單元知識,最后議一議:我們組是怎樣整理的?請開始。
3.小組操作整理。
教師巡視,適時輔導。 (拍合作照片、作品照片,同屏傳送) (1)小組匯報。
師:老師發現剛才很多同學合作得很認真,我們一起來看看。(展示他們合作過程的照片)。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他們合作的成果。這張是哪個小組做的?請小組派代表上臺匯報。(四幅展示)
(2)教師評價:
師:讓我們用掌聲送給剛才的幾組同學。
4.小結:最初的時候,我們關注的是知識點,通過剛才的梳理,我們發現知識與知識之間是有聯系的。像這樣的大括號形式、知識樹形式和表格等形式,是我們經常要用到的整理知識的方法,希望你們以后用得越來越棒!
(三)回顧學習, 1.建立知識網絡。
師:(指著表格作品)我們想一想這單元的知識和我們以前所學過的哪些知識有聯系?(預設:分數除法轉化為分數乘法來計算,四則混合運算順序和整數、小數的一樣,整數、小數的運算定律適用于分數除法,工程問題與之前學的公式一樣。)
小結:是的,許多知識之間是有聯系的,像分數除法除了與分數乘法有聯系外,還與整數除法有關。
2.查漏補缺。
(1)提問:那你們覺得這個單元中哪部分知識最容易錯?指名生說。 過渡語:昨天老師請大家在錯題本上推薦一道你認為特別容易錯的題目。 ①誰愿意上來展示?一起來看一下這組同學都推薦了什么題目?你會改正嗎?(投影)誰來糾錯?這題錯在哪里?
②師:誰還愿意上臺展示?看看這位同學錯在哪里?請同學們把正確答案寫在本子上。巡視。誰愿意上來說說你是如何糾錯的?
③師:最后再請一個同學來展示錯題。也先在本子上寫出正確答案。巡視。誰愿意上來說說做這題時要提醒同學們注意什么? (四)綜合練習,溝通方法 1.對比提升。
過渡語:我們已經梳理完這個單元的的知識了,現在我們就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1)直接寫出得數。
98-29
8
÷ (
98-29
8
÷)師:直接寫出得數,你們會嗎?(會)
師:誰來說說你是怎么做的?第2題誰來?指名匯報。
小結:是的,我們在做計算題時,一定要認真審題,注意運算順序。 過渡語:接下來的題目就需要同學們很認真地審題。 (2)
指名回答。
問:做這5道題時你有什么發現呢?同桌之間討論。
小結:是的,這都是有關繩子的問題,但有的時候給的條件一樣,問題哪怕只差一個字,結果也就不同了。
2.多題一解,融會貫通。
過渡語:更有挑戰性的題目來了,請注意只列式不計算。請拿出學習單1,先獨立完成上面的題目,完成后在小組內交流你發現了什么。(出示)
只列式不計算。
(1)一條道路,甲隊單獨修12天才能修完,乙隊單獨修18天才能修完。 如果兩隊合修,多少天完成?
(2)小明和爺爺一起去操場散步。小明走一圈需要8分鐘,爺爺走一圈需 要10分鐘。如果兩人同時同地出發,相背而行,多少分鐘后相遇?
(3)張老師帶一些錢去買桌子和椅子,這些錢全部買桌子可買20張,全部買 椅子可買30張,這些錢能買幾套課桌?
①指名上臺匯報。(拍照,同屏傳送)
②你發現了什么?
一條長3米的繩子, 平均分成5段
每段長( )米。 每段是全長的( )。
三段是全長的( )。
第三段是全長的( )。 第三段長( )米。
小結:是的,許多題目看著不一樣,但我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往往會發現它們的解題思路是一樣的。
3.靈活應用。
過渡語:請同學們拿出作業單2,在小組內交流完成。 根據問題寫出算式或者根據算式寫出解決的是什么問題。
好又快工程隊修一條公路,4個星期修了全長的53
,正好是24km。
這條公路的全長是多少千米? 列式:( 24÷ 53
)
24÷4 問題:(平均每個星期修多少千米? )
修完這條公路要多少個星期? 列式:( 4÷53
) 24÷53
-24 問題:( 還剩下多少千米沒有修 ?)
學生匯報。
小結:看來呀,通過整理和復習后,你們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設計意圖:復習課中的練習不僅僅是針對復習內容單純低層次的重復練習,更重要的是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升。通過設計對比練習,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觀察、分析、比較,能靈活地選擇計算方法,加深對分數除法的理解,溝通方法之間的聯系,從而真正發生有意義的學習。】 (四)課堂總結,形成策略
師:靜靜地回顧一下,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生說)
課堂小結:是的,我們通過回顧知識、梳理知識和運用知識對這個單元進行了整理與復習。通過梳理, 我們將倒數的認識、分數除法的計算和解決問題很好地聯系起來。老師希望你們在以后的單元復習中能經常用大括號、知識樹、表格這樣的結構圖來整理知識。
【設計意圖:通過對本課的梳理與回顧,幫助學生整理學習方法,讓學生在復習中有新的認識、新的收獲、新的教學感悟。】
(五)板書設計
整理與復習
大括號 知識樹 表格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