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平均分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數學人教版二年級下冊表內除法(一)平均分_貴州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小學數學人教版二年級下冊表內除法(一)平均分_貴州省優課
1
《平均分》課堂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除法的初步認識·平均分)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有了分東西的生活經驗和數的分成及相同加數相加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除法是數學知識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理解平均分的含義則是認識除法的重要前提。引導學生感知平均分,使學生在有趣有意義的情境中主動地展開學習,體驗學習的快樂,并為后續學習除法的初步認識打下基礎。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操作經歷從“任意分”到“平均分”的過程,了解平均分的含義,初步構建平均分的語言模型。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在喜歡的操作活動中,通過擺一擺、分一分、說一說等形式,能根據要求把一些具體物品“平均分”,并知道每一份是多少。
3.情感、態度、價值觀: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活動,在用平均分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主動與他人交流分的方法,初步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及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平均分的含義,并會運用平均分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理解平均分的含義,建構平均分的語言模型。 教具學具準備: 課本、課件、學生每人10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供素材
師:上課前老師了解一下,同學們在家幫爸爸媽媽干過家務嗎?都干那些家務?
生:干過,如:掃地,洗碗,洗衣服......
師:你們真能干啊.今天大兔和小兔也在幫媽媽干了家務,咱們一起瞧瞧去吧?(課件出示情境圖)
2
師:仔細觀察,小兔們都幫媽媽干了些什么?生觀察圖后自由回答(種蘿卜)。 二、學習新知 1.分蘿卜
師:兔媽媽為了獎勵小兔們,要把10個蘿卜分給大兔和小兔,該怎樣分呢? 這就需要大家幫兔媽媽想想辦法。(課件出示問題。)
師:這兒有10個蘿卜,要分給兩只兔子,這是大兔(貼大兔),這是小兔(貼小兔),該怎樣分呢?
師:老師想這樣分,哥哥1個,弟弟9個,并把這種分法記錄起來。(在黑板上舉例作出示范)還有其他的分法嗎?
師:現在,每組同學就以小棒代替竹筍,把10個竹筍任意分成兩份,看一看有多少種分法?注意:別忘了在白紙上記錄,我們比一比,哪一組合作默契,哪一組分法最多?
(設計意圖:利用簡單的物品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自然引出“任意分”。)
生:同桌合作,探究分法:分成2份,每一份有多少根小棒。 師:教師深入各小組,參與指導。
師:老師發現大家有許多種分法,誰先來交流一下你們是怎樣分的? 學生:我把10根小棒分成2份,大兔( )個,小兔( )個„„ 師:教師根據學生發言,板書數字作記錄。
熊貓哥哥 1 2 3 4 5 6 7 8 9 熊貓弟弟 9 8 7 6 5 4 3 2 1
(設計意圖: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利用自己的知識同桌合作將10根小棒任意分成2份,學生們很多種分法。這樣的操作有一定的思維容量,問題的探究空間大,有利于學生智力水平與相應的學習能力的發展和提高。)
師:我們有這么多分法,大家可真聰明,下面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些分法,先自己想一想,你有什么發現?然后在小組交流討論自己的發現。 學生獨立思考后討論交流。 師:請學生匯報自己的發現。
生: 有的每一份是同樣多的,有的每一份不是一樣多的; „„
師:那你們認為哪種分法公平呢?
3
生:同樣多„„
師:在數學中把這種每份分得同樣多的我們叫“平均分”。 然后教師板書課題:
師:誰能說一說什么是平均分?
生:把一些東西分成幾份,每份同樣多。(找幾個學生多說幾遍什么是平均分,然后師生一起說。教師板書出每份分得同樣多 平均分)
師:小兔們最喜歡平均分這種分法,現在,同學們能把這10個蘿卜平均分給兩只小兔嗎?
學生:動手分10根小棒。
師:現在,每只兔子分到了幾個蘿卜? 預設生:每只兔子5個。
師:我們把10個蘿卜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5個。誰能像老師這樣把這句話再說一遍?
(設計意圖:這是平均分語言模型的初步訓練) 2.練習
師:學了平均分,咱們就來看看哪種分法是平均分?(課件出示。)
同學們:判斷一下,哪組是平均分?
√
x
x
4
學生回答以后教師要追問:為什么蘋果是平均分的,而葡萄和西瓜不是平均分的。
師生共同總結:也就是要每份分得同樣多,就叫做平均分。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在分竹筍及展示交流的過程中感受分東西方法的多樣化,并初步認識平均分是其中的一種分法;通過判斷,促進了學生對平均分的理解。】
三、鞏固拓展,應用概念 1.分蘋果,應用中理解平均分 (1)梳理信息,提出問題
師:這兒有10個蘋果,可以怎樣平均分 師:你能根據這個信息,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預設生:怎么分蘋果?
師:也就是說,每份分得幾個蘋果? 板書問題:每份分得幾個蘋果? (2)動手操作,體驗平均分的過程
師:有幾個蘋果?但是咱們手中只有10根小棒?該怎么辦? 生:兩人合作。
師:這個辦法真好,兩人合起來正好20個。下面拿出練習紙,同桌合作完成。比比誰和同位合作得最默契。
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了解指導,關注學生不同的分法。 (3)展示分法,理解平均分
師:誰想來展示一下你怎樣分的蘋果? 拿出磁性小棒,請兩名學生上去分。 師:下面的同學仔細觀察他們是怎樣分的? 師:誰看出來了他們是怎樣分的?
預設:1個1個的分的;2個2個的分的;5個5個分, 師:分完了,同學們滿意嗎?為什么? 學生能說出:每份分的一樣多即可。
師小結:這么多的分法,雖然分的過程不一樣,但是每份分得同樣多,這些分法都是平均分
5
2.分蘿卜,應用中深化“平均分” (1)梳理信息,提出問題
師:我們有()個蘋果,該怎樣分?你們來分一分吧.
把()個蘋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個;平均分成4份,每份()個;平均分成8份,每份(
)個。
168
42
師:16個蘋果,平均分成2份。你能根據這個信息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生:怎樣分?
師:可以再請小棒來幫忙分一分,這次要拿出多少根小棒? 生:16根
師:同桌合作完成。
(2)動手操作,體驗另一種平均分
學生動手分小棒,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分法,個別指導。 (3)展示交流,梳理分法
師:誰來展示一下你的分法?怎樣分的?請一生上來分。(使用卡片學具分一分)
學生邊說邊分: 生:„„
3.練習中提升思維 均分。
4.自主練習,構建語言模型
6
(1)初步認識平均分語言模型
師:咱們用平均分的方法幫小兔們們分了食物,也用這種方法分一分 課件出示練習題好嗎?
試一試:
先用12根小棒分一分,再填空。
(1)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份。(2)每3根一份,可以分成()份。(3)每4根一份,可以分成()份。
643,
師:請同學們獨立完成。
(2)同學們: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哪有平均分的例子?學生根據自己的發現暢所欲言。
(3)師:同學們今天表現太棒了。
(讓學生在有層次的鞏固練習中,動手操作,合作交流,加強學生對平均分含義的理解和運用。同時,可以適度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學生可以在開放的問題和充分的空間下自主學習,體驗感受學習的快樂)
四、回顧總結,梳理提升
師: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師:在分東西的過程中學會了平均分,還學會了同桌合作,這是個學習的辦法。你說對嗎?老師對你們的表現很滿意,請你們繼續努力,爭取有更大的進步。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